很多时候,人们都把休闲娱乐和勤奋学习对立起来,尽管“劳逸结合”的口号已经喊了好几年,然而在真正的教学中,我们看到的是被长期拘束在一方课桌前的孩子,我们听到的是“今天体育老师请假”和孩子们不甘心的叹息声,仿佛只有制止了玩乐,孩子们才能认真学。但是在六(1)班,情况可大不相同。
(赵璐)
六(1)班就是那个“一班两制”的班级。在好不容易恢复“统一”,回归到正常的班委的领导下后,新的问题又出现了。班上的男生喜欢打篮球,还有几个“假小子”,一下课就抱着球往球场跑,上课铃响了,才大汗淋漓气喘吁吁地跑回教室,上课根本静不下心来。马上要毕业了,这可怎么办?各科的老师都着急。可是,运动本身不是坏事,但“玩物丧志”就不是好事了。这事儿,得想办法治治。
班会课上,我把这问题抛了出来。那几个“熊孩子”满脸无所谓的样子看着让人哭笑不得。也有爱学习的孩子“义愤填膺”,建议老师“没收篮球,禁止打球”。这一下,可把矛盾挑起来了。
“这样吧,我们来个约法三章。”我不能眼看着来之不易的大好的“班级统一”局面再遭破坏,想出了一个“折中”的办法,“我知道大家喜欢打篮球,老师也喜欢。可打球不能影响学习。鉴于目前的情况,有些同学打篮球已经影响到了学习,这种情形我必须严厉禁止,禁球一周。你们如果能保证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发言,课后好好完成作业,我就专门安排时间和你们一起打篮球,如果表现得好,我们还可以组织一次毕业班篮球联赛。”
看得出,我在说这些话的时候,孩子们的心里一定像过山车一样。但鉴于老师的威严,最后的“约法”还算是可以接受,他们也就慢慢平静下来了。
接下来的一个星期,孩子们的确“憋”得很苦,但从老师们的反馈以及我的课堂观察来看,因为期待着“解禁”,他们还是忍住了。“解禁”是一步一步放开的。我安排了班会上主张“禁球”的学生做观察员,把课堂纪律、学习态度有好转的“球员”的情况向我汇报。得到“解禁”的孩子,在每天放学后可以非常得意地抱着球冲向球场,尽情享受一节课的“篮球”时间。
这样的状态总归是显得压抑,作为班主任,我得给孩子们在这最后半年的小学生活中留下难忘的、快乐的回忆。于是,我提出,由上课的老师做观察员,我要在课堂表现和作业情况都良好的同学中做出选择,组建一支班级篮球队,由班委会出面向兄弟班级发起篮球挑战赛。这个消息一公布,教室里沸腾了。
没几天,篮球队组建完成。没想到的是,女生也自发组织了一支啦啦队。为了争取更多的课后训练时间,孩子们“痛改前非”,课堂上的学习状态好到让人难以相信。
当一封“挑战书”在各班流传时,兄弟班的班主任们不乐意了:(www.daowen.com)
“校长,你们班的孩子在给我们下挑战书,说搞篮球赛,你知道吗?”
“校长,孩子们马上毕业了,还搞篮球赛,这心都野了,怎么办?”
“问问你们的孩子,他们愿不愿意?”我把“球”踢了回去。
“孩子们当然愿意,一个个心痒痒的,说不能被(1)班瞧不起。”
“那就是了。借此机会,把这些快毕业的孩子鼓动起来,野蛮其体魄,文明其精神。”我把在六(1)班使用的“连打带哄”的办法和盘托出。
接下来的一个月,四个班的孩子学习竞赛、篮球比赛开展得不亦乐乎。六(1)班,似乎重新找到了“一班”的感觉。
著名教育家福禄贝尔曾说过:“游戏、玩积木、造型等活动是儿童最初的生产活动,这最初的生产活动就像可爱的花朵正准备结成果实,而日后勤奋劳动的工作便是果实。”劳逸结合从来不只是一句响亮的口号,游戏是儿童的天性,游戏使孩子们快乐,而孩子们在快乐的时候,学习任何东西都比较容易。“玩”和“学”不应该相对立,要以“玩”促“学”,以“玩”带“学”,六(1)班做到了。
(赵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