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里,少年闹,快乐在。农村的孩子最不缺小玩意,爱动脑、善思考的他们靠自己的巧手创造出一件件有趣的小玩意儿,各色的纸鸢就是他们的劳动成果。纸鸢是童年游戏的主角之一,纸鸢乘着风儿,手中的线一紧一松,少年们在广阔的田野里肆无忌惮地奔跑,这是一幅多么令人心神向往的画面呀!那片田野既是庄稼的孕育地,也是孩子们童年美好记忆的储存仓。不知记忆中的那片田野安在否?
(林敏欣)
老师说,我们是祖国的花朵,可我们都觉得自己更像是地里的各种庄稼、蔬菜和野草花。我们在稻田中央的校园里读书写字,我们在校园外的田野里风一样地快乐奔跑着。想起童年的风,还有这群风一样的少年,就像歌里唱的:那天的云是否都已料到,所以脚步才轻巧,以免打扰到我们的时光,因为注定那么少。风吹着白云飘……
和风儿一起在蓝天下飘的,不只是童年的白云,还有用试卷糊的纸鸢。农村的孩子野,喜欢在田野里撒丫子跑,尤其是那两个无忧无虑的假期。寒暑假不用上课了,也正好是田里空荡荡的时候,刚好可以肆无忌惮地追着风儿跑。瞎跑当然没劲,能让心儿和白云做伴的就是放纸鸢。
纸鸢,顾名思义就是纸做的。书本、作业本的纸太小,何况耕读人家是很爱惜的,不会随意拿来玩;报纸是那个图书贫乏的年代要反复读的,也不会拿来糊纸鸢。积累了一个学期的试卷、练习卷,这些承载着少年“皮肉之苦”和“得意扬扬”的大纸头,是糊纸鸢的绝佳材料。
从房前屋后的小竹林里伐一株小竹子,用柴刀劈开,裂成条,片成篾,用缝衣线扎成瓦片形、水滴形、蝴蝶形……用饭粒将试卷糊上,拿上学期没用完的颜料刷上各种图案,再根据纸鸢的大小,坠上一节、两节或三节稻草做尾巴,最后,拴上编渔网用的尼龙绳,一只风筝就做好了。(www.daowen.com)
花了一天的时间,纸鸢做好了,便挂在了墙角。那一夜,一定是“望着墙角糊好的风筝,不觉亮了天”。第二天醒来,“叫醒村里的小伙伴,一同到村边,怀抱画着小鸟的风筝,人人笑开眼”。乡下孩子放风筝,可不挑季节,田野里一年四季有风,风往哪儿吹,风筝就往哪儿放。“抓把泥土试试风,放开长长的线,风筝带着天真的笑声,和白云去做伴”。在快乐的田野上,童年的风筝满天飞。
天上的风筝在飞,地里的娃娃在追。男孩儿们在收割后的地里用泥土垒起碉堡,两军对阵打“泥仗”;女孩儿们用泥巴捏泥塑玩“过家家”。“有钱人家”的孩子用自己攒的零花钱买了个排球,带着一群小伙伴,在被风吹干了的稻田里,踩稻茬子打排球。风一样的少年,在坑坑洼洼的地上呼啸地跑着比赛滚铁环。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高鼎的《村居》对农村孩童放风筝的描写是如此真实且美好。纸鸢承载了一代代孩子的童年美好回忆,精心制作的纸鸢在孩子的眼中是宝,自由翱翔的纸鸢在天空中的姿态更是梦启航的模样,孩子们在一望无际的田野里肆意奔跑的样子像极了勇往直前的追梦人。孩子们不仅要学得认真,还要玩得开心,在无忧无虑的年纪里,尽情释放少年气息,做最真实的孩子,燃少年之梦。
(林敏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