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古人也称故典,或称古事、故事、故实、古典、典实、旧典、往典等等。在诗文中运用典故,古书上也有不同的名称,一般称为用事,也有称为引事、隶事、使事、运典等的,我们今天一般就称用典了。
“事典”与“语典” 什么是典故呢?是指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出处的词语。由古代故事构成的典故,称为“事典”;有来历出处的词语构成的典故,就称为“语典”。
事典所用的古代故事中,最大量的是历史故事。如杜甫《寄李十二白二十韵》的“苏武先还汉,黄公岂事秦。楚筵辞醴日,梁狱上书辰”几句,就是连用苏琥不失节而还汉;黄公(商山四皓之一的夏黄公)避秦入商雒山中;穆生因楚王戊忘设醴酒而离去;邹阳狱中上书以自明四个历史故事(均见《汉书》),借以表明李白参加永王的幕府是出于对唐王朝的忠心,他决不跟随永王谋叛,因而他被流放夜郎完全是冤案。
事典也有用神话、传说、寓言、诗歌、小说、戏曲等故事的,如李白《把酒问月》诗:“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用的是神话故事。韩愈《感春四首》之四:“画蛇著足无处用,两鬓霜白趋埃尘。”就用了画蛇添足的寓言故事;汪元量《钱塘歌》:“南人堕泪北人笑,臣甫低头拜杜鹃。”用的是杜甫《杜鹃》诗:“杜鹃暮春至,哀哀叫其间。我见常再拜,重是古帝魂。”
语典所用的是古书中有来历出处的词语。如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感,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论语·为政》)。后代因称十五岁为“志学之年”,三十岁为“而立之年”,四十岁为“不惑之年”,五十岁为“知命之年”,六十岁为“耳顺之年”,七十岁为“从心之年”。这里所取的是有特殊意义的词语。这种情况,在语典中是随处可见的。此外,也有取专有名词的,包括人名、地名、宫殿名、篇名、典制名、官职名等等。如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轮台”为地名,在新疆,汉朝曾在那儿驻兵屯田。陆游诗中代指南宋边疆。(www.daowen.com)
词典也有取格言、警语、俗语、诗文句的,如杜甫《哭王彭州抡》诗:“翠石俄双表,寒松竟后调。”用《伦语·子罕》:“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无论事典或语典,特别是事典,同是一个典源,在不同的诗文中,可用许多不同的词语来概括。如《韩非子·和氏》篇讲和氏献璧的故事,后人作典故使用时用词可谓千变万化。因和氏所献的是未理的璞,经加工后才成为璧,璧也就是玉,成为著名的宝物。因之在诗文中使用时可用“和璞”、“和璧”、“和玉”、“和宝”。又因和氏姓卞,就可用“卞”代“和”,成了“卞璞”、“卞璧”、“卞玉”、“卞宝”。因和氏为楚人,又可用“楚璞”、“楚璧”、“楚玉”、“楚宝”。楚又称荆,也就可称“荆璞”、“荆璧”、“荆玉”、“荆宝”。又因璧得之于楚(荆)山中,故也可称“楚山璞”、“荆山璞”等。或者干脆称为“和氏”等。
事典如此,有些较长的语典也是如此。如曹植《名都篇》有“归来宴平乐,美酒斗十千”之句,后代常用作饮美酒的典故,如王维《少年行》:“新丰美酒斗十千。”辛弃疾《玉楼春·再和》:“十千一斗饮中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