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教学楼二楼走道:二十四节气的故事

教学楼二楼走道:二十四节气的故事

时间:2023-07-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雨水,每年的2月19日前后,太阳黄经达330度时,是二十四节气的雨水。清明,公历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为清明节,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二十四个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节气,是秋季开始的节气。秋分,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时间一般为每年的9月23日或24日。寒露,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7个节气,每年阳历的10月8日或9日,太阳到达黄经195度时,即为寒露节气。

教学楼二楼走道:二十四节气的故事

立春,为公历每年2月3至5日之间,指太阳到达黄经315度时,表示着春天的开始,也是新一年来到。从这一天一直到立夏这段时间,都称为春季。立春是汉族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立”是开始的意思,自秦代以来,中国就一直以立春作为春季的开始。立春是从天文上来划分的,春是温暖,鸟语花香;春是生长,耕耘播种。

雨水,每年的2月19日前后,太阳黄经达330度时,是二十四节气的雨水。此时,气温回升、冰雪融化、降水增多,故取名为雨水。雨水和谷雨、小雪、大雪一样,都是反映降水现象的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意思是说,雨水节气前后,万物开始萌动,春天就要到了。

惊蛰,一般在每年的3月5日或6日,太阳运行至黄经345度时即为惊蛰,这时气温回升较快,渐有春雷萌动,惊蛰是指钻到泥土里越冬的小动物被雷震苏醒出来活动。按照一般气候规律,惊蛰前后各地天气已开始转暖,雨水渐多,大部分地区都已进入了春耕。惊蛰雷鸣最引人注意,从中国各地自然物候进程看,由于南北跨度大,春雷始鸣的时间迟早不一。

春分,是春季90天的中分点,太阳位于黄经0°(春分点) 的日子。春分这一天太阳直射地球赤道,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北半球是春分,在南半球来说就是秋分。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中,分者半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秋同义。”《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说:“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清明,公历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为清明节,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历书》:“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在二十四个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在春分之后,谷雨之前。“清明时节雨纷纷”,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牧江南春雨的写照。

谷雨,每年4月19日至21日,太阳到达黄经30°时为谷雨,源自古人“雨生百谷”之说。同时也是埯瓜点豆、播种移苗的最佳时节。谷雨时气温偏高,阴雨频繁。“清明断雪,谷雨断霜”,气象专家表示,谷雨是春季最后一个节气,谷雨节气的到来意味着寒潮天气基本结束,气温回升加快,大大有利于谷类农作物的生长。

立夏,每年5月5日或6日,此时,太阳到达黄经45°。“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我国自古习惯以立夏作为夏季开始的日子,是温度明显升高,炎暑将临,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立夏前后,我国只有福州到南岭一线以南地区真正进入夏季,而东北和西北的部分地区这时则刚刚进入春季,正是“百般红紫斗芳菲”的仲春和暮春季节。

小满,夏季的第二个节气。每年5月20日到22日之间视太阳到达黄经60°时为小满。其含义是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但还未成熟,只是小满,还未大满。这时中国北方早稻开始结穗,在禾稻上始见小粒的谷实,满满的,南方进入夏收夏种季节。

芒种,是农作物成熟的意思,一般在6月6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75°的时候。芒种字面的意思是“有芒的麦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种”。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此时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将进入多雨的黄梅时节。

夏至,每年公历6月21日或22日,太阳运行至黄经90度(夏至点,目前处在双子座),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各地的白昼时间达到全年最长。夏至时值麦收,自古以来有在此时庆祝丰收、祭祀祖先之俗,以祈求消灾年丰。因此夏至作为节日,纳入了古代祭神礼典。夏至前后天气变幻无常,唐代诗人刘禹锡在四川,曾巧妙地借喻这种天气,写出“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的著名诗句。

小暑,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一节气,每年7月7日或8日视太阳到达黄经105°时为小暑。暑,表示炎热的意思,小暑为小热,还不十分热。意指天气开始炎热,但还没到最热,全国大部分地区基本符合。全国的农作物都进入了茁壮成长阶段,需加强田间管理。

大暑,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干支历未月的下半月,到达时间在公历每年的7月22日至24日之间,太阳到达黄经120°时。这时正值“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气温最高,农作物生长最快,大部分地区的旱、涝、风灾也最为频繁,抢收抢种、抗旱排涝防台和田间管理等任务很重。民间有饮伏茶,晒伏姜,烧伏香等习俗。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之一。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节气,是秋季开始的节气。立秋一般预示着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秋天即将来临。立秋以后,秋后下一次雨凉快一次,因而有“一场秋雨一场寒”的说法。(www.daowen.com)

处暑,在每年的8月23日或24日,此时太阳到达黄经150°。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处,去也,暑气至此而止矣。”意思是炎热的夏天将过去,到此为止了。处暑以后,除华南和西南地区外,我国大部分地区雨季将结束,降水逐渐减少。尤其是华北、东北和西北地区必须抓紧蓄水、保墒,以防秋种期间出现干旱而延误冬作物的播种期。

白露,每年农历八月中(阳历9月7日或8日),太阳到达黄经165度时为白露。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中说:“八月节……阴气渐重,露凝而白也。” 天气渐转凉,会在清晨时分发现地面和叶子上有许多露珠,这是因夜晚水汽凝结在上面,故名。俗语云:“处暑十八盆,白露勿露身。”

秋分,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时间一般为每年的9月23日或24日。太阳在这一天到达黄经180度,直射地球赤道,因此这一天24小时昼夜均分,各12小时,全球无极昼极夜现象。秋分之后,太阳直射点继续南移,故秋分也称降分。

寒露,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7个节气,每年阳历的10月8日或9日,太阳到达黄经195度时,即为寒露节气。寒露以后,北方冷空气已有一定势力,我国大部分地区在冷高压控制之下,雨季结束,天气干燥。为防“燥气”,这个时节的饮食应不吃或少吃辛辣烧烤食品,宜多吃润肺润燥的新鲜瓜果蔬菜、豆类及豆制品

霜降,每年的10月23日是中国传统节气——霜降,霜降节气含有天气渐冷、初霜初现的意思,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也意味着冬天的开始,霜降时节,养生保健尤为重要,民间有谚语“一年补透透,不如补霜降”,足见这个节气对人们的影响。

立冬,在每年的11月7日或8日,即太阳位于黄经225°时。立,建始也,表示冬季自此开始。冬是终了的意思,有农作物收割后要收藏起来的含义,中国又把立冬作为冬季的开始。我国幅员广大,除全年无冬的华南沿海和长冬无夏的青藏高原地区外,各地的冬季并不都是于立冬日同时开始的。立冬与立春、立夏、立秋合称四立,在古代社会中是个重要的节日,这一天皇帝会率领文武百官到京城的北郊设坛祭祀。

小雪,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在11月21-23日之间,太阳位于黄经240°。小雪开始时气温会下降,北方温度逐渐降到0℃以下,开始降雪,但雪量不大,并且夜冻昼化。

大雪,二十四节气之一,通常在每年的12月7日或8日,太阳位于黄经255°,北方地区会受冷空气影响,常出现较大的降雪,引起地面积雪,黄河流域一带也渐有积雪。《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十一月节,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矣。”大雪的意思是天气更冷,降雪的可能性比小雪时更大了,并不指降雪量一定很大。

冬至,又称为“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重要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定出的一个,起源于春秋时期;中国古代使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冬至,时间在每年公历的12月21日至23日之间。冬至日这天,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短的一天。冬至以后,随着地球在绕日轨道上运行,阳光直射地带便逐渐北移,使北半球白天渐增长,夜晚逐渐缩短。

小寒,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3个节气,也是干支历子月的结束以及丑月的起始,时间为每年1月5-7日之间。中国气象资料显示,小寒是二十四节气中气温最低的节气,标志着开始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

大寒,是二十四节气的最后一个节气,每年1月19日至21日之间太阳到达黄经300°时为大寒。这时寒潮南下频繁,是中国大部分地区一年中的最冷时期,风大,低温,地面积雪不化,呈现出冰天雪地、天寒地冻的严寒景象。大寒的风俗食物是腊八粥,风俗活动是尾牙祭,其后一节气是立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