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教育是立国之本。——陶行知
Education is the fundamental of statehood.
引导语: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名言: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
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韩愈
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孔子
不学礼,无以立。——孔子
展板:
《弟子规》
衣贵洁,不贵华,上循份,下称家。
译文:穿衣服需注重整洁,不必讲究昂贵、名牌、华丽。穿着应考量自己的身份及场合,更要衡量家中的经济状况,才是合体。
《弟子规》
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
译文:每一个人都应当重视自己的品德、学问和才能技艺的培养,如果感觉到有不如人的地方,应当自我警惕,勉励自己要奋发图强。
《弟子规》
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
译文:看到了别人的善行,就要想到自己也应该努力去做到。即使差距很大,只要肯努力,渐渐就会赶上的。
《弟子规》
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
译文:看见别人的缺点或不良的行为,要先反观自己有没有犯同样的错。假如有,要赶快修正,假如没有,要警惕自己将来不要犯。
《弟子规》
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
译文:读书的方法有三到:眼到、口到、心到,三者缺一不可。
《三字经》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译文:人生下来的时候本性都是善良的,善良的本性彼此都很接近,只是由于成长过程中,后天所处的环境和学习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
《三字经》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译文:生养孩子却不加教育,这是父亲的过错。教育学生不严格要求,这就是做老师的懒惰了。
《三字经》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译文:为人子女如果不用心学习,是不对的;年纪小的时候,不肯努力用功学习,等到年纪大了,还能有什么作为呢?
《三字经》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译文:玉不打磨雕刻,不会成为精美的器物;人若是不学习,就不懂得礼仪,不能成才。
《论语》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译文:士不可不志向远大,意志坚强,因为他肩负重任,路途遥远。
《论语》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学习而不思考,人会被知识的表象所蒙蔽;思考而不学习,则会因为疑惑而更加危险。
《论语》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译文:见到贤能的人就要努力向他看齐,见到不贤能的人就要以他为鉴自我反省。
《论语》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译文:要做好工作,先要使工具锋利。比喻要做好一件事,准备工作非常重要。
《论语》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文:知道的就说知道,不知道就承认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明智。
《论语》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温习旧的知识,进而懂得新的知识,这样的人可以做老师了。
《孟子》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www.daowen.com)
译文:不因金钱和地位的引诱而惑乱,不因家庭贫穷、地位低下而失节,不因武力权势的威胁而屈服。
《孟子》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译文:不得志时就洁身自好修养个人品德,得志时就用自己良好的德行去影响他人。
《中庸》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译文:要广泛地多方面学习,详细地问,慎重地思考,明确地分辨,踏踏实实地行。
仁
施仁布泽
仁,本指人与人之间友爱和谐,是儒家学说的核心,也是中国古代的最高道德标准,对中华文化和社会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现如今,已上升到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为人民服务的新时代高度。
义
深明大义
义,是中国古代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最早由孔子提出,本指公正、合理而应当做的。后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其含义不断得到丰富和延伸,又有正义、道义、信义等意思。
礼
彬彬有礼
礼,原本是指中国古代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而现在我们说的礼,则是人们为了维系社会良好的风气,在日常生活中所必需遵守的一种道德和行为规范。
智
智勇双全
智,即智慧,明智。它包含有感知、知识、记忆、理解、逻辑、分析、判断等多种能力,让人对事物能迅速、灵活、正确地进行理解和解决,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
信
言信行果
信,即诚信,信义,它是一个道德范畴,也是公民的第二个身份证,待人接物要做到诚信,言必信、行必果,一诺千金。因而,信是一种为人之道,更是我们的立身处事之本。
恭
谦恭仁厚
“恭”即谦恭,意指要有内心的谦逊和恭敬,只有保持一种谦恭的心境,才能尊敬他人,认真做事,产生向万事万物和他人学习的心向和动力。
宽
宽大为怀
宽,即宽容,意指以宽广的气度和博大的胸怀去谅解。宽容的基础是理解,而理解来源于认知。宽容的品性造就包罗万象的气魄,深厚的积累催生宽大的胸襟。
敏
敏而好学
敏,即敏捷,意指要见机行事并有所创新。心动不如行动,只有敏于行,不断地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去积极创造,才能有所收获并实现自身的进步,而成为卓越的人。
诚
精诚团结
诚,即诚实,守信,是儒家为人之道的中心思想。我们立身处世,当以诚信为本。“诚”是一种真实不欺的美德,它要求人们修德做事,做到真实可信。说真话,做实事,反对欺诈、虚伪。
惠
惠风和畅
“惠”即惠泽,意指要有惠爱、恩泽之心,仁者即爱人,惠人即惠己。只有心存仁爱,宽厚他人,才能调动大家的智慧,去共同创造美好生活和大同世界。这是一种高境界、大智慧。
善
善,本义吉祥,现常用于“美好、善良、友好、擅长”等意思,是自我行为高要求的标准。“善”在伦理学、哲学和佛学这些领域都有着极为丰富的内涵,并且在诸多的劝善言论中都有所体现。
德
厚德载物
德,即品德、道德,本意就是恪守道德规范者的操守、品行;指内心的情感或者信念,用于人伦,则指人的本性、品德。同时,它也是一个人或社会好的品格和价值观的综合体现。
孝
父慈子孝
孝,即孝顺、孝道,是子女对父母的一种善行和美德,是家庭中晚辈在处理与长辈的关系时应该具有的道德品质和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所谓“百行孝为先”,反映了中华民族极为重视孝这一观念。
慈
慈眉善目
慈,本义为仁爱、慈祥,比喻长辈对晚辈温和怜爱。孟子有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可以说是对慈爱的完美诠释。
敬
肃然起敬
敬,即尊敬、敬爱、敬仰、恭敬等,是一种人际交往中的态度和礼貌,比如尊师敬长,尊敬他人,对尊长贵宾谦恭有礼貌等。同时,也是个人修养的体现。
谦
谦恭下士
谦,即谦虚,谦让,不骄傲自大,不夸大自己的能力或价值;不鲁莽或不一意孤行。谦虚是一种虚怀若谷的品质,是礼貌的表现,也是中国传统美德之一。
贤
推贤举善
贤,即贤能、贤德、贤良等,意指品德和才能兼备,表现的是一种对自身修养高标准的追求。中国自古以来就有选贤举能、礼贤下士等优良传统。
和
和风细雨
和,即和气、和谐、相安,它代表着团结、幸福、美满、和平、圆满的意思,是人与人交往中的一种理想关系和状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