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安宁堡小学的历史演进

安宁堡小学的历史演进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抗战胜利后将该校永留安宁堡并与原有的初级小学合并为六年制完全小学。——这便是流传在安宁堡地区教育史上“砸钟派工建学校”的历史佳话。在全体工作人员的不懈努力下,安宁堡小学教师、学生生活楼于2012年5月25日竣工。该楼的修建,切实解决了安宁堡小学发展中的实际困难,使得学校面貌焕然一新。由区教育局和安宁堡街道共同出资,安宁堡街道承建。2014年由教育局出资2800万,安宁堡街道代建的安宁堡新校区顺利开工。

巍巍仁寿山矗立于北面,滔滔黄河水从南边流过。坐落于黄河之滨、仁寿山脚下的安宁堡小学,最早是1934年(或1935年) 由柴若愚先生在安宁堡三官庙(现安宁堡小学) 里盖了4座教室(里院),所创办的一座平民识字学校

1937年改建为初级小学,学生来自附近孔家崖、吊场、刘家堡、安宁堡、沙井驿以及北山地区。当时,校舍非常简陋,将原三官大殿用一道墙把三神堵在墙后便成了一个礼堂。每天晨会全校师生就在这简陋的礼堂进行,晨会内容是宣读孙中山先生的遗著。学校教室都是土坯房,窗户用纸糊,取暖用火盆,条件异常艰苦。

那时学校学生不多,大约三四十人左右,到毕业时不足十人。因为社会积贫积弱,很多家庭都将孩子视为劳力,下地干活,拾柴背草屡见不鲜,再加上当时奉行棍棒教育念书即意味着挨打,家长心疼孩子,孩子怕挨打,所以在校能顺利升上高年级直至毕业的人少之又少。

安宁堡小学原名皋兰县木塔巷小学,田树楫任皋兰县木塔巷小学校长。皋兰县木塔巷小学校徽为三角形,上有“皋中中”三个字。

1939年,日本侵略军的飞机轰炸兰州,在这一年的2月12日、20日、23日,71架日本飞机趁春节之际,连续空袭兰州,害得百姓弃家疏散,机关学校也往外搬迁,为防日机空袭,市内木塔巷小学11位老师,连同设备和桌凳,一起搬到了安宁堡三官庙。抗战胜利后将该校永留安宁堡并与原有的初级小学合并为六年制完全小学。

到了1944年日本飞机不炸了,学生也多了,可是学校教室少,容纳不了多少学生,城里来的老师又没有住处,为此,就采取复式班形式上课(一个教室两个班)。

1943年,毕业于黄埔军校西安分校的朱思训先生,受邀到该校任教。这个人脾气怪,性子直,说一不二,他不但砸了三官庙里的所有泥神,脱了菩萨爷的神袍,而且谋算着再盖几座教室和老师宿舍,可光说没有钱咋办?于是,身为乡长的思训先生,发动乡民士绅,捐款捐物,把几十亩学校田地变卖掉,又把十几座庙里的大钟砸碎卖了钱,还把各街道的大榆树挖掉就地取材,做了4个班的课桌凳;自打土坯,拆除泥神;又派富户人家拉砖瓦、木料等建筑材料,修建校舍,扩建校园,增添设备,使学校面貌焕然一新。——这便是流传在安宁堡地区教育史上“砸钟派工建学校”的历史佳话。

在朱思训先生率领下,全乡齐手,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1945年,学校大门矗立起来,两座崭新的教室和12间宿舍呈现在大家眼前,乡亲们个个竖起大拇指夸赞:“思训本事好着呢,为地方教育办了件亮豁的好事。”

1949年兰州解放后,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安宁堡小学”校名从此诞生。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校舍不断翻新,规模不断扩大。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下,学校得到了一定的重视,无论是教学设施,还是师资生源都开始大力发展。

新中国成立初,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安宁堡成立了桃林社。为适应社会主义建设,全民办教育,大力扫除青壮年文盲,普及学龄儿童上学,桃林社将原有的一所因条件限制未能很好发展的公办小学改为社办小学,这是学校发展中的重要历程。

20世纪50年代办学条件极差,一无师资,二无教室,三无资金,学校师生自力更生,勤俭办学,师生们先后在东街罗家祠堂,前街路家祠堂、李家堂屋招生并上课。20世纪50年代末期,师生又在东门关帝庙、南门菩萨殿、祖师殿等处上课。1958年,教师搬至南门吴家祠堂改建的房屋中办公,1977年学校扩建教室6间,又扩建操场,至此,生源也扩大到400人左右,分为12个教学班,任课教师20人左右,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学校发展蒸蒸日上,为地方建设培养输送了多方面的人才,繁荣了地方文化,促进了社会文明。

1991年地方政府重建安宁堡小学,学校面貌焕然一新。占地面积4032平方米,建筑面积3907平方米,有教学楼2栋,砖木结构教工宿舍平房一排。教工宿舍位于校园东面,该宿舍外墙为清水墙,装有钢制门窗,普通水泥地面。

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原有校舍因当时建设标准低,使用年限长,加之受汶川大地震影响,受损严重,楼房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对教师和学生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威胁,实施拆迁重建已刻不容缓。2009年12月,教工宿舍平房被中国市政工程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鉴定为D级危房。

2010年安宁堡小学被甘肃省教育厅、甘肃省财政厅确定为全省中小学校舍安全建设第一批项目计划。随后,省财政厅、教育厅下达了《关于下达2010年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专项资金第一批的通知》,将安宁堡小学危房工程列为2010年中央专项资金项目。项目预计总投资127万元(全部为中央专项资金),设计在校园内修建建筑面积为697.8平方米的三层教工生活楼。(www.daowen.com)

时任校长杨清春全面负责该工程的设计与修建。有了中央专项资金的支持,学校改建进入了快车道。安宁堡小学委托兰州鑫和房屋拆迁有限公司于2010年10月8日对D级危房全部拆除,2010年11月完成地质勘探地形图测绘,2010年11月开始编制可研性报告和相关前期工作,工程力争在11月底开工建设。

在全体工作人员的不懈努力下,安宁堡小学教师、学生生活楼于2012年5月25日竣工。经参建单位组织验收,工程合格。但由于前期费用的支出不足以支付工程款,学校于2012年11月12日向安宁区教育局申请了缺额资金。资金很快到位,生活楼于2013年3月份正式投入使用。该楼的修建,切实解决了安宁堡小学发展中的实际困难,使得学校面貌焕然一新。

校容校貌的改变,吸引了安宁区安宁堡街道及周边辖区社区广大居民孩子争相来安宁堡小学上学,学校得到长足的发展,当时学校有18个教学班,639名学生,教职工58人,成为当时安宁区办学规模最大的学校。

2013年,安宁堡新校区规划整体搬迁至众邦大道。由区教育局和安宁堡街道共同出资,安宁堡街道承建。杨清春作为联系人全程参与,积极与教育局、街道、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协调,不断优化设计方案,严格施工进度,严把施工质量。

2014年由教育局出资2800万,安宁堡街道代建的安宁堡新校区顺利开工。经过多方共同努力,2017年9所学校整体搬迁至众邦大道。新校是一座现代化的学校,建筑面积为10419.71平方米,共有教学楼与综合楼两栋单体楼,并配有室外操场、风雨操场(地下篮球场) 等公共设施。

新校区设计24个教学班,可容纳1350名学生就学。建筑教学楼一幢,综合楼一幢,有实验室、仪器室、计算机室、图书室、阅览室、舞蹈室、电钢室、合唱室、书法室、陶艺室、录播室等,其中,拥有交互式一体机教室27个,网络接入数27个。各种功能教室齐全,每间教室接入电信互联网宽带100M,新式又便捷的电子配套设施一应俱全。

电钢室

舞蹈室

在设计施工阶段,为了使学校更加美观实用,杨清春对学校的设计方案做了很多细致的改变。如:原设计教学楼、综合楼均为4层,杨校长提出均为5层,增加使用面积。优化设计,对电路桥架重新设计单列施工,在主席台看台下方设计出7间房子,在教学楼与运动区之间增设隔离区,在操场附近增设厕所。将学校大门位置由原来的校区内改为独立大门,将设计中的墙面油漆改为贴瓷砖、楼道地面由水泥改为水磨石、操场跑道由塑胶改为跑道草坪、窗户由铝合金改为隔热断桥,提升了学校的硬件设施。并积极与天然气公司协调,办理了天然气管道加急入校园。

在新校设备安装调试、家具购置过程中,严格把关,对部分不符合要求的设备设施多次调换。在室内装修过程中,分区域逐一设计,并请专业项目经理进行指导。在学校搬迁前,请专业公司到校进行空气检测与治理,确保师生安全健康

学校在2017年6月底交付使用后,于2017年7月5日在新学校开展“古堡寻根展风采”的大型综合实践活动,并邀请了局领导和安宁堡街道领导来新学校参观指导,还让广大学生家长和周边住户参观,这极大地提高了学校的知名度。

安宁堡小学新校区在杨清春校长的带领下,秉承着“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学校教育氛围,让学生在一流的硬件设施中,既能遨游在知识的海洋里,又能成长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沐浴在教育均衡发展带来的无限暖阳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