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马致远
☆☆/☆☆/☆☆,☆☆/☆☆/☆☆,☆☆/☆☆/☆☆。☆☆/☆☆,☆☆☆/☆/☆☆。
马致远(约1251—1321以后),号东篱,大都(今北京)人,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年轻时热衷于求取功名,但仕途不顺利,晚年退隐山林。代表作品有杂剧《汉宫秋》、小令《天净沙·秋思》等。
①枯藤:枯老的藤蔓。②昏鸦:黄昏时归巢的乌鸦。③古道:年代久远或废弃不用的道路。④西风:秋风。⑤瘦马:骨瘦如柴的马。⑥断肠人:极度伤心悲痛的人。⑦天涯:比喻距离很远,这里指远离家乡的地方。
枯藤缠绕的老树上栖息着黄昏归巢的乌鸦,小桥下溪水潺潺流淌,桥边居住着几户人家。荒凉的古道上,一匹瘦弱的马在萧瑟的秋风里缓慢行走。夕阳缓缓落山,漂泊未归的游子孤身浪迹他乡。
这首小令将九种景物并置,描绘了一幅萧瑟凄凉的秋郊夕照图。作品寓情于景,“枯”“老”“昏”“瘦”等字词蕴含着凄凉悲苦的情感,抒发了词人远离家乡、漂泊天涯的苦楚。全曲共五句二十八字,语言凝练,意蕴深远,结构精巧,顿挫有致。《天净沙·秋思》被公认为是小令中出类拔萃的杰作,享有“秋思之祖”的美誉。
1.写出三首与秋天有关的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三句带“家”字的诗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www.daowen.com)
3.将下列对应的诗(词)句连起来。
枯藤老树昏鸦 上有黄鹂深树鸣
头上红冠不用裁 小桥流水人家
湖光秋月两相和 满身雪白走将来
独怜幽草涧边生 潭面无风镜未磨
“自古逢秋悲寂寥”,悲秋是中国文学的传统之一。自古以来,很多文人墨客的诗文都蕴含着浓浓的悲秋情结。秋天的到来预示着严冬的临近,秋风萧瑟、万物凋零的场景常常使人情不自禁地感伤忧虑。很多诗人将萧条肃杀的秋景与自己的不幸身世联系在一起,抒发或怀才不遇,或漂泊孤独,或思乡怀亲的情绪。战国时楚国诗人宋玉在《九辩》中以万物逢秋而衰败,寄寓怀才不遇的哀叹,成为悲秋之始。杜甫的《登高》、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都是悲秋的代表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