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中学中午开饭时,李同学端着一盘子刚买到手的菜来找司务长反映:菜不熟。司务长经过鉴定,证实了李同学的话,于是就和李同学带着那盘没熟的菜去找炒菜的杨师傅。
杨师傅没等司务长把话说完就来了大气:“学校提供的煤不给力,火力不足,一次炒这么多菜,这样的情况,我能怎么办?”作为司务长明明知道学校烧的煤是没有问题的,平常这位杨师傅炒的菜也是没有问题的,这次完全是因为他的责任心不强造成的。但司务长没有急于接着他的话反驳他,而是问站在一旁的炒菜的章师傅:“老章啊,你今天炒菜烧的什么煤?”“院子里的那堆煤。”“噢,那你今天炒了多少菜啊?”“和老杨的一样多。”“好,你盛出一点儿你做的菜给我看看。”司务长尝了后又交给那个李同学尝,都说熟了。这时司务长才转过头来问杨师傅:“老杨,你看看吧,到底是因为煤炭的问题还是因为你的问题,你想想看,是重新实验一下,还是怎样?”杨师傅开头的那种神气已经没有了,连忙答应把那没卖完的不熟的菜端去重炒,连司务长宣布按规定扣他的奖金,他都没吭一声。
一味地采取口头“压服”式的方法,不仅会让人无法接受你的说法,还会使他人更加坚持自己的意见。所以,我们要想赢得他人的尊重,让他人从心底接受自己的观点,就一定要耐心地说服他人,而不是利用身份、权力乃至话语去“压服”他人。
蜀建兴三年(225年),诸葛亮亲自率兵南征。诸葛亮好友马良的弟弟、参军马谡送诸葛亮出城,一直送了几十里地。临别的时候,马谡说:“南中的人依仗地形险要,离开都城又远,早就不服管了。即使我们用大军把他们征服了,以后还是要闹事的。我听说用兵的办法,主要在于攻心,攻城是次要的。丞相这次南征,一定要叫南人心服,才能够一劳永逸呢。”马谡的话,正合诸葛亮的心意。
双方首战,诸葛亮就大获全胜,擒住了南蛮首领孟获。但孟获却不服气,说什么胜败乃兵家常事,诸葛亮说:“既然这样,您就回去好好准备一下再打吧!”孟获被释放以后,逃回自己的部落,重整旗鼓,又一次进攻蜀军。但孟获本是一个有勇无谋的人,根本不是诸葛亮的对手,第二次又乖乖地被活捉。诸葛亮下令放了孟获,像这样又放又捉,一次又一次,一直把孟获捉了七次。到了孟获第七次被捉的时候,诸葛亮还要再放。孟获却不愿意走了。他流着眼泪说:“丞相七擒七纵,待我可说是仁至义尽了。我打心底里敬服。从今以后,不敢再反了。”
打败一个人很容易,但打败一个人的心很难!打赢一个人,得到的是一时胜利者的名号;而打赢一个人的心,得到的却是永久的胜利。
朋友们,如果你想征服一个人,一味地凭借“压服”式的劝说是徒劳的,有时候还可能激发对方的叛逆心理,如果你巧妙地用智慧说服对方,让对方心甘情愿、心悦诚服地与你达成共识,那一切问题将会迎刃而解。那么,如何才能避免自己的“压服”心理,让说服工作顺利进行呢?
1. 友善比强硬更有说服力(www.daowen.com)
作为说服方,要想让对方接受自己的主张,就必须要让他们认为你对他们是非常友善的,是全心为他们着想,你不能强迫他们同意你的意见,但却可以用引导的方式,温和而友善地使他们认同。可以说,选择友善往往比选择强硬更有效果,更有力量。
2. 不要强词夺理,借助声势压人
向来强词夺理都是不能服人的。好比两个人吵架,往往理亏的人叫声最高,希望借声势压人。比如,父母在说服不了孩子的时候,以权威身份来压服孩子,实际就表明自己已经到了“理屈词穷”的境地。稍微懂事一点儿的孩子都能体会到这一点,可不要把他们当傻瓜。
3. 巧妙地诱导对方的心理或感情
说服别人要巧妙诱导对方的心理或感情,以使他人就范。如果说服方特别强调自己的优点,企图使自己占上风,对方反而会加强防范心。所以,应该注意先点破自己的缺点或错误,暂时使对方产生优越感,而且注意不要以一本正经的态度表达,才不会让对方乘虚而入。
说话小启示
一个人想要说服他人,没有足够的耐心是完全不行的。当你的观点不被他人赞同时,一定不要过于心急。说服高手一定要在说服的过程中慢慢寻找足以让人信服的观点,不能让他人在你的强压下“屈服”。记住,只有你倾注足够的耐心,才能最终得到他人的赞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