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预防性保护技术的优化方法

预防性保护技术的优化方法

时间:2023-07-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世纪70年代,国际文化财产保护与修复研究中心在11个国家的26个博物馆推广了预防性保护理念。[18]因此,预防性保护是施加于可移动文化遗产保管环境的整体性、综合性行为,以减缓藏品的恶化和损毁。因此,为了保持可移动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需要重点加强对其外部环境的控制。因此,预防性保护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可移动文化遗产保存环境的了解与控制。1)人为因素战争、盗窃、损毁、非法盗卖是可移动文化遗产保护的大敌。

预防性保护技术的优化方法

(1)预防性保护的界定

“Preventive Conservation”(英语)或“Conservation Préventive”(法语)是近十年来国际文化遗产保护界使用频率非常高的专业词汇。邢素萍将其译为“预防性保护”[11],庄兴业则将其译为“预防性维护”[12]

预防性保护最早是在1930年罗马国际会议上提出的,当时仅限于对博物馆温湿度的控制。20世纪70年代,国际文化财产保护与修复研究中心(ICCROM)在11个国家的26个博物馆推广了预防性保护理念。到了90年代,这一理念逐渐成熟了起来。目前,预防性保护的代表性观点有:

国际图联(IFLA)认为,预防性保护是“采取措施防止藏书损坏或减缓其损坏速度,如:制定长期保护计划;建立并维护适于资料储存、使用与陈列的环境;开发适当的管理与入藏程序;采用文献批量处理(脱酸处理)及其他图书保护与处理的专门技术;装订易损资料;开展对工作人员、用户及图书保护人员的培训与教育工作;制定标准与非损坏处理程序;研制并使用‘永久性’材料等。”[13]

国际文化财产保护与修复研究中心(ICCROM)指导的“第二预防性保护合作小组”(Teamwork for Preventive Conservation 2)于1999年2月达成这样的共识:“预防性保护是在不危及物品真实性的前提下,延迟任何形式的、可以避免的损害所采取的必要的措施和行动。”[14]

加拿大文化财产保护协会和专业保护者协会职业准则提出,“预防性保护是所有的减缓文化遗产恶化和损毁的行为的总称,即通过一定范围内的策略和过程的确认与执行,包括照度、环境条件、空气质量、害虫综合管理、处理、包装、运输、展览、储存、维护、利用、安全、防火、突发事件的准备和应答。预防是一个正在进行的过程,该过程贯穿于文化财产的始终,即使是在人为的介入下,也不会终止。”[15]

美国历史和艺术作品保护研究所(AIC)认为,预防性保护是通过对下列政策和程序的明确表达和执行来减轻文化财产的恶化和损毁:适当的环境条件;藏品储存、展览、包装、运输和利用的处理和维护过程;综合的害虫管理;危机的准备和应答;重定格式/复制[16]

Eléonore Kissel认为,预防性保护是一门科学,其目标是减少物品降解的危险[17]。这一观点秉承了巴黎第一大学文化遗产保护—修复部(Section des Conservation-restauration,Universitéde Paris 1)的理论传统。

仔细研究欧美预防理论和欧洲国家预防性保护策略后可以发现,预防性保护的目的和核心是尊重遗产的真实性,它对于变化的物品的保护“至关重要”,“有助于确保所有的文化财产物品的安全。”[18]因此,预防性保护是施加于可移动文化遗产保管环境的整体性、综合性行为,以减缓藏品的恶化和损毁。

(2)预防性保护的因子

可移动文化遗产的预防性保护侧重于其外部的整体性、综合性。可移动文化遗产的损毁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外因是指外部环境,是可移动文化遗产损毁的主要条件,并通过内因而发生作用;内因是指可移动文化遗产损坏的根本动力,是由其自身老化变质的内在规律决定的。正如美国盖蒂保护研究所(GCI)的Jim Druzik所言,“由于内在的和外界的影响,藏品降解了。”[19]这反映了可移动文化遗产在内因和外因作用下的必然趋势。

然而,可移动文化遗产一旦形成,正常条件下,其内因(结构与成分)相对不变或者变化甚慢,而外因则对其保管具有相对重要的影响。因此,为了保持可移动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需要重点加强对其外部环境的控制。Jim Druzik认为,“(内因和外因)这两个因素中,外因的影响比遗产内在的不稳定性要大得多。已经流传了五百年的藏品,其内部结构颇为稳定。因此,当其发生降解时,完全是环境的作用。”[20]庄兴业也持有相同的观点,他认为,“环境是导致文物劣化的主要因素,它包括光线、温度、湿度和空气污染物等。”[21]这些研究一致表明,环境是造成可移动文化遗产劣化与毁灭的主要原因。因此,预防性保护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可移动文化遗产保存环境的了解与控制。

“环境”有两重含义:①周围的地方;②周围的情况和条件[22]。本书第3章第1节中详述了研究机构和学者对可移动文化遗产环境的不同认识。这些分析方法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如果进一步对其进行归纳,可以将其分为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两大部分,而后者可以进一步划分为物理因子、化学因子、机械因子、生物因子等。

1)人为因素

战争、盗窃、损毁、非法盗卖是可移动文化遗产保护的大敌。不恰当的处置或疏失,如搬运不慎、包装不当、持拿失衡、倒置、放置不稳等,都可能造成遗产的损毁。从古代遗产被掠夺、近代圆明园劫后被焚到2003年伊拉克国家博物馆被抢,战争对于可移动文化遗产的破坏罄竹难书。中外的“图书劫”“文物劫”不少是由战争带来的。近年来,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可移动文化遗产损失屡屡发生。2002年,俄罗斯圣彼得堡一家图书馆馆藏牛顿撰写的珍藏首印本《力学原理》被盗[23]。再如,2004年1月5日,一群人聚众闹事,闯入印度郊外的布汗达科东方研究所(BORI),破坏与盗窃了数以百计的书籍、手稿(包括棕榈叶手稿)和珍贵的工艺品[24]

2)自然灾害

由于洪水地震火灾(如雷电起火、电器火灾、吸烟引发火灾、易燃药品起火)等自然灾害引发的遗产破坏更是触目惊心。2001年6月的热带风暴中,美国休斯敦大学法律图书馆的17万5千册法律图书、120万张缩微胶片、4千立方英尺档案文件被毁[25]。2002年的捷克和德国洪灾中,大量的可移动文化遗产被水淹没。2004年年底的印度洋海啸对文化遗产的破坏更是无从统计。

·物理因子

物理因子主要指环境的温湿度和光线。

热带国家和地区常常面临温湿度的问题。温度对可移动文化遗产的破坏作用主要是通过促使可移动文化遗产制成材料“大分子相转变”和“改变化学反应活化能”两种途径实现的[26]。前者发生的是物理变化,后者导致化学反应速度的改变。温度与反应速度之间的这种关系可以表达为:

K=lgA+Ea/RT

式中,K为速度常数,Ea为反应活化能,A为特征常数,R为8.134J/mol·K,T为绝对温度。一般可将Ea看成常数。这样,K值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是显而易见的。

湿度对于遗产的破坏作用体现在直接和间接两个方面[27]。直接破坏作用表现在促使藏品含水量的增加或减少,使得藏品的正常的含水量不能维持,从而使得材料发生反复的皱缩或膨胀,长此以往会破坏其内部结构,例如,纸张脆化、装订散落、木质干枯等。间接的破坏作用是,水分参与了不同的化学反应,导致遗产载体材料的降解。例如,对于含有纤维素成分的遗产材料而言,水分通过水解反应,促使材料所含纤维素水解,生成水解纤维素甚至降解为葡萄糖,导致了材料结构的破坏。再如,水分可以与环境中的有害气体(二氧化硫、硫化氢等)相结合,产生对遗产载体材料有破坏作用的酸性成分亚硫酸、硫酸等。

不论是自然光线还是人工光线对可移动文化遗产都可以产生一定危害,“对含磨木浆的纸张(如新闻纸)和含微量铁、不很纯的纤维素,或大量树脂的纸张的影响最为显著”[28]。事实上,光辐射具有潜伏性、积累性和热效应,对各种遗产都有破坏,对有机质地的遗产(丝织品、竹简、纸张、磁带等)的破坏作用更甚。以磁性材料为例,光的热效应使磁记录档案的分子运动加快,磁分子的原有排列遭到破坏,必然会影响到它的耐久性。胶片感光层中明胶的熔点较低,受热效应的作用,明胶容易软化,胶片发生粘连,影像失真。这种破坏与光的种类、强度、曝光量等因素有关。各类光线中,紫外线的危害最大,是预防的重点。

·化学因子(www.daowen.com)

化学因子是危害遗产的化学物质,如空气污染、酸性成分、添加剂、外在物质的影响等。

“空气污染通常只是大城市和使用含硫燃料的工业区的问题。”[29]随着酸雨范围的扩大以及全球气候的恶化,空气污染越来越严重,也越来越普遍。据统计,空气中有害成分有一百多种,其中对可移动文化遗产危害最大的有二氧化硫、硫化氢、二氧化氮、氯气、臭氧等。尤其是二氧化硫,当纸张中含有微量的铁或铜时,即使是低浓度的二氧化硫也会转变为破坏性很强的硫酸。

早在20世纪初,科学家就发现酸是纸张变黄发脆的“种子”。事实上,除了纸张以外,其他类型的遗产(不论是有机的还是无机的)都不同程度地遭受到酸的危害。通常认为,酸可以加速多种化学反应,是化学反应的催化剂。研究表明,一旦纸张中产生了硫酸,它就会不断地积累,直到达到1%左右。此时,它会迅速地破坏纸张结构,使纸张脆化。

灰尘是飘浮在空气中的固体杂质的总称。它来源于自然界的变化变迁,也产生于人类的生产生活。灰尘(例如沙土、煤烟等的微粒)被风带入博物馆、图书馆或档案馆库内,污染可移动文化遗产,不仅影响藏品的外观,而且磨损藏品,影响某些记录性载体(纸质文件、磁带等)的阅读,对遗产的寿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有时候,灰尘本身往往带有一定的酸碱性,一旦落到遗产上,就给遗产本身带来了酸碱性,造成了酸性或碱性危害。

·机械因子

机械因子主要是在可移动文化遗产的动态保管过程中发生的,例如在包装和展览过程中造成的磨损,在开启包装的过程中不小心污染或划伤遗产,在剧烈震动等放置或存取过程中造成的机械性破坏等。

·生物因子

生物因子主要包括微生物、害虫和啮齿动物

全世界已知的微生物有30多万种。其中,能够降解可移动文化遗产的微生物就有100多种。微生物对可移动文化遗产的破坏在热带地区表现得特别严重。一般地,环境相对湿度越高,微生物越容易滋生和繁殖。危害遗产的微生物除了肉眼可见的污染外,还通过生命活动分泌出各种酶或产生各种分解物,催化生物化学反应,从而促使遗产载体发生降解。

昆虫约占动物种类的2/3,有“永不衰落的家族”之称。害虫是变温动物,这使得其适应能力强,呈世界性分布。害虫的最适生长发育温度一般为22℃~37℃,但可以在4℃~40℃的温度范围内生长,这给害虫控制带来了困难。

总之,以上各种人为的、自然的因素对可移动文化遗产都能够造成一定的破坏。这些破坏既有可见的破坏(Visible Destroying)(洪灾、火灾、盗窃等),也有看不见的破坏(Invisible Destroying)(温湿度、光线、灰尘的破坏等),而后者容易被忽视,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和警觉。

(3)预防性保护技术

从内容上看,可移动文化遗产的预防性保护技术主要包括防高温高湿技术、防光技术、防有害气体技术、防尘技术、防火技术、防盗技术等[30]

·防高温高湿技术

鉴于高温高湿对可移动文化遗产的破坏作用,温湿度控制已经成为各国可移动文化遗产保护的日常工作之一。简易的通风(机械通风和自然通风)即可以调节温湿度,专用的调湿剂可以调节环境的湿度。欧美国家以焓湿图为依据调控温湿度,热带国家往往结合国情设计了温湿度自动、半自动控制系统。盖蒂保护研究所(GCI)针对北美和欧洲设计的环境控制方法花费过高以及建筑不当的情况,设计了机械系统。目前,空调、除湿机或增湿机与计算机相结合的自动控制系统在大型图书馆、档案馆和博物馆得到了应用。瑞士等国家开发了楼层控制系统(Building Automation,BA),提供了解决包括温湿度在内的环境控制的良好途径。

·防光技术

不同国家对照度的要求并不相同。从保护遗产的角度看,光照度越低越好。为达此目的,一方面要控制库房建筑(包括地下洞库)的窗户数量和大小,同时,还可以采用紫外线吸收剂或薄膜处理照具,或者使用长寿命无紫外荧光灯白炽灯日本滤紫外薄膜、美国滤紫外有机玻璃、前西德滤紫外有机玻璃、中国研制的KH-1型滤紫薄膜材料等,均有较好的滤除紫外线的效果。当然,建设地下洞库或用箱柜保管、采用无害材料包装藏品也是防光的有效手段。

·防有害气体与灰尘技术

首先需要控制有害气体的发生源。对于可移动文化遗产收藏机构来说,需要从库内外两个方面着手:库房外围需要加强绿化,形成良性发展的外部微环境;库房内需要提高其密闭程度,这是防有害气体和灰尘的有效方法。从技术方面看,可以采用活性炭过滤器吸附空气中的有害气体,所采用的滤料主要包括玻璃纤维、石棉、金属丝、膨胀金属、金属箔片、成卷的滤网等,都可以达到预防的目的。此外,铁器、银器、铜器缓释剂对于保护金属遗产也有很好的作用。

·防微生物技术

微生物可以借助于空气传播,因此,通过净化空气可以达到预防微生物的目的。国外使用高效空气过滤器HEPA(内装孔径为0.3μm的醋酸纤维素),过滤后的空气无菌度达99.97%。科学地控制空气的温湿度、空气中氧气和氮气的浓度以及合理地使用药物(邻苯基苯酚、对硝基苯酚等)可以达到预防的目的。

·防虫技术

防虫首先需要加强对库房的管理,包括定期清洁、检查等。从技术上看,需要调控库房的温湿度,并辅以适当的药物。传统中药(植物药)的防虫驱虫功能仍然有着重要的开发价值。目前,天然和人工合成樟脑是国内外普遍使用的防虫药剂。

需要说明的是,可移动文化遗产预防性保护技术的内容非常丰富,限于篇幅,只能摘其部分进行简要说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