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煜
漫步于老北京的街道,不经意又来到了这个熟悉的地方——老舍先生的故居——丹柿小院。这里因老舍夫妇亲手种植的柿树而得名,如其人其文一样简素朴实,回味悠长。烈日炎炎的夏日,听得到京味浓厚的叫卖声与悠长的蝉鸣,有时也夹杂着回忆里那一番鸽哨声,这便是北京的夏日。
我不曾体会过父辈们口中的夏季,在树荫蝉鸣下追逐嬉笑,赤着脚爬上树去抢那小果,蹲守在草丛中捉那蝈蝈。但我记忆里最深刻的夏日,是丹柿小院那一日。明艳的阳光洒落院底,院中的柿树浓郁成荫,一砖一瓦砌起的院墙,铺满青苔的大水缸,挂着水露的草丛……那是北京文化与我的第一次碰撞,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
还记得那个穿蓝色裙子的女孩,她的主题朗诵是《茶馆》第二幕,尽管台词几乎倒背如流,她还是难以平静心中的紧张焦急。躲在院中的墙根儿下,一次一次地练习着表演。比赛前,她无数次观看话剧视频,从中汲取经验、揣摩细节。终于轮到她了,她紧张得牙齿打战,头皮冒汗。但她看见了舒济女士慈祥温暖的笑容与期待的目光,或许这就是她心中地道的北京味儿,她心中永远的记忆。
那个女孩儿一下子变得从容,她镇静地走上台,开始她的吟诵。丹柿小院的阳光映入她的心间,让她自信而投入。她出色的发挥,最终得到了评委们的赞扬。那就是一年前的自己。(www.daowen.com)
记得当我拿着珍藏许久、翻过多次却依旧完好的《茶馆》交给舒济老师签名时,她热情地询问我,是否喜爱表演,怎么把《茶馆》表演得这么精彩,我说是因为喜欢和崇拜老舍先生。舒济老师又问我为什么喜欢老舍先生,我却突然语塞了。这一刻,老舍先生的作品在我脑海中不断闪现、回放。我忽然坚定地回答:“是因为老舍先生带给我们的那一种光明。”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骆驼祥子,一千个人对于老舍先生的作品也有一千种解读。但唯一不变的是,老舍先生文字中传递的一种光明、希望与美好。
那一日,舒济女士对我们说,老舍先生的文化需要合适的人来传承,而你们这些新生力量,则是传承文化的火炬与明灯。纪念老舍先生吟诵会的目的,更多的是希望你们将这一份世代留存的光明继续传承,永不熄灭!
站在丹柿小院门前,回忆戛然而止,阳光映照在我的脸庞上,也镀出小院淡淡的光晕。我们徒步走到人艺剧院,等待《四世同堂》话剧大幕的拉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