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走进丹柿小院,追寻北京文化名人之足迹

走进丹柿小院,追寻北京文化名人之足迹

时间:2023-07-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富诚凯清明前夕,我们在陈老师的带领下参观了老舍故居——丹柿小院。院内有两棵柿子树,从书上我知道这是老舍夫妇亲手种下的,每到秋天,火红的柿子挂满枝头,老舍夫人胡絜青先生称这里为“丹柿小院”。看到这里,我被老舍先生这种认真、细心的工作态度感动了。因1951年创作了话剧《龙须沟》,北京市政府授予他“人民艺术家”的称号。

走进丹柿小院,追寻北京文化名人之足迹

富诚凯

清明前夕,我们在陈老师的带领下参观了老舍故居——丹柿小院。我之前读过一些老舍先生的作品,仰慕先生的文学成就,那这么一位伟大的作家,他生活的地方会是什么样的呢?老舍故居位于北京市东城区灯市西口的丰富胡同,紧邻王府井大街,那可是市中心的繁华地带,我觉得肯定是又大又气派。

可是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走进了一个普普通通的小胡同,四周冷冷清清的,太平常不过了。跨进四合院的大门,先是一个五彩小木影壁,中间写着一个红色的大“福”字。接着是一个门房,再往里是四合院的正房和东西厢房。清静幽雅,仿佛这里的一切一下子与闹市隔绝。院内有两棵柿子树,从书上我知道这是老舍夫妇亲手种下的,每到秋天,火红的柿子挂满枝头,老舍夫人胡絜青先生称这里为“丹柿小院”。忽然“喵”的一声猫叫,我们抬头一望,发现一只大花猫在房顶上向我们张望,我们都兴奋地叫起来:“老舍先生家的猫来了。”它一副不以为然的样子,看看我们就走了。(www.daowen.com)

活动开始了,我们首先在清明时节祭奠先人,大家向老舍先生鞠躬默哀,敬献了鲜花,表达对这位伟大文学家的崇敬和怀念。接着,工作人员向我们介绍了小院的情况。讲解之后,我们按事先分好的小组开始自行参观。我们走进展室,里面有老舍先生生前用过的写字台、床、沙发、电扇等,还有一个大书柜,里面摆满了发黄的书,我想老舍先生一定是读了很多书才写出那么多好的作品。另一间展室有名家书画作品,也有他的一些手稿,上面有密密麻麻的修改痕迹,妈妈走过来,对我们说:“老舍写每篇文章,都要认认真真、反反复复地修改好几遍。”我一看,真的是啊!看到这里,我被老舍先生这种认真、细心的工作态度感动了。妈妈又说:“老舍先生在这个美丽的小院里度过了他生命的最后16年,他在这里写了话剧《方珍珠》《龙须沟》《茶馆》以及未完成的自传体小说《正红旗下》等24部著作。”他朴实、诙谐、幽默的写作风格,为大家呈献了一部部精彩的作品,至今深受人们的喜爱。因1951年创作了话剧《龙须沟》,北京市政府授予他“人民艺术家”的称号。可是,在1966年8月24日,在“四人帮”的迫害下,老舍先生在太平湖投湖自尽,一位伟大的文学家就这样遗憾地离开了。

这个宁静的小院饱经沧桑风雨,依旧傲然、威严地挺立在此,至今我们还可以依稀找到先生的影子。房顶上的鸟叽叽喳喳,似乎只有它们才读得懂这里的故事。真不想打破这朴实小院的寂静啊。相信先生的精神与微笑永远与我们同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