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丹柿小院:北京人心灵的寄托之所

丹柿小院:北京人心灵的寄托之所

时间:2023-07-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直到两年前听到老舍研究会史宁的讲解,我才知道原来丹柿小院不是四合院而是个三合院,用北京话说是:三合房。丹柿小院是老舍先生在1950年用自己的版税购置的,按照国家规定是应该给老舍先生分配房子的,可他坚持托朋友帮忙用500美元置换100匹布买下来。8月24日丹柿小院举行了一场平民纪念先生的活动,没有华丽的场面、没有艺术界的名人大咖。演员和观众都是平民,人民自发来祭奠自己的艺术家应该是送给老舍先生最高的荣誉。

丹柿小院:北京人心灵的寄托之所

纪红

人们有个误区,以为胡同里面都是四合院,其实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的胡同里都是大杂院,十多年前我和同学为了寻找一个真正的四合院跑了半个北京城,前提必须是平民居住的四合院,郭沫若、宋庆龄故居那种王府的不算。无意中第一次踏入丹柿小院,记得当时还收门票呢!5元一张。之后只要有人提到四合院我就不假思索地推荐丹柿小院,当了多年老舍纪念馆宣传员居然没注意到这不是四合院。直到两年前听到老舍研究会史宁的讲解,我才知道原来丹柿小院不是四合院而是个三合院,用北京话说是:三合房。和老舍先生理想中的家还是有一定距离的。

丹柿小院是老舍先生在1950年用自己的版税购置的,按照国家规定是应该给老舍先生分配房子的,可他坚持托朋友帮忙用500美元置换100匹布买下来。连美元这样的硬通货都不能保值,当时的国情可想而知,然而在那个年代就是有这样一群人放弃国外的优越条件,积极回到贫穷落后的祖国投身到新中国的建设中。起初我很难理解为什么?因为他们中大部分都在“文革”中受到了冲击。我常想如果他们选择杨振宁、李政道的道路会怎么样呢?世界上会不会多几个华人获诺奖呢?当然历史是没有如果的。

8月24日丹柿小院举行了一场平民纪念先生的活动,没有华丽的场面、没有艺术界的名人大咖。演员和观众都是平民,人民自发来祭奠自己的艺术家应该是送给老舍先生最高的荣誉。

这个季节的平房院落,只要有花草的地方必然是蚊子的乐园,在小院里举行活动恐怕会变成一场蚊子的盛宴,我特意带了一瓶虫药水准备随时贡献给大家,节目过半了还没被咬一个包,蚊子都跑哪儿去了?只要有我在的地方,蚊子从来都会跑来聚餐的,基本上是十个起步啊!

滋——一个熟悉的背影(王馆长)出现在朗诵演员的背后,默默地对每一个花盆喷着,她把舞台让给了热爱老舍先生的读者和观众。(www.daowen.com)

老舍先生的精神和文化既在他的作品和生活里,也在朋友们缅怀的文章里,更在李滨老师指导大家编排的《茶馆》《龙须沟》里,李老师90岁高龄冒着严寒酷暑为弘扬老舍的文化而努力着。耄耋、古稀、花甲的老人们在李老师“严苛”的指导下排出了只有人艺敢排的《茶馆》,最重要的是有些地方的表演居然不输专业的演员,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老舍纪念馆全体人员和人民群众都在用自己的方式继承着老舍先生的精神和文化,向世界展示北京文化,中国文化 。

最后我必须再次重申,京味文化不是京骂、不是老炮,不信请您抽空看看老舍先生的文章。

老舍纪念馆供图

老舍纪念馆供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