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天睿
跨过黑漆大门,迎面是一座砖砌的“一字影壁”。绕过影壁,我就进到了一个普普通通的北京四合院。院子不大,里面种着两棵柿子树,每逢深秋时节,柿树缀满红柿,别有一番诗情画意,因此这个小院又叫“丹柿小院”。这里就是老舍先生的故居。
老舍先生在这里生活了 16 年,创作了很多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其中最为著名的是《龙须沟》《茶馆》《正红旗下》。话剧《茶馆》被称为中国近代的史诗,成为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保留剧目。《龙须沟》则是新中国的赞歌,使他荣获了“人民艺术家”的光荣称号。
因为明天就是大年三十,所以小院被布置得格外有年味儿,红红的灯笼挂在屋檐下,十二块展板立在小院里,都是关于老北京的一些风俗习惯,还有老舍笔下的北京年节等。
老舍纪念馆供图
进到小院的西厢房,在这里我们可以了解老舍先生的一生,就如同墙上的前言中所写:“时间为经,地点为纬,老舍先生的一生是中国近现代史的一道缩影。这位现实主义作家用自己的笔忠实记录了一个国家的命运沉浮、普通大众的悲欢离合。”展览分为正红旗下——童年习冻饿、执教英伦——踏上文学路、山东岁月——悠居山水间、转战川鄂——男儿当请缨、游历美国——交流与抉择、丹柿小院——拥抱新中国六个部分,每个部分都配有大量中英文说明文字和图片。因为老舍先生出生的第二天正是“立春”,所以父亲给他取名为“舒庆春”。老舍先生曾幽默地说:“灶王爷上了天,我落了地。” 1899年2月3日老舍先生出生,1900 年八国联军侵华,老舍父亲作为北京城的护军死于这场战乱,“满城都是刀光剑影”的童年,老舍先生看尽了旧时北京的衰败和国家的贫弱。这样的经历为老舍先生后来的创作奠定了基调,他始终都保持着最贴近人民的姿态,作品大都将目光聚焦在底层老百姓的生活上。
在这个展厅里还能听到老舍先生年轻时的声音,这是老舍先生为英国灵格风语言中心编写的世界上最早一套汉语教材《言语声片》,古老的留声机里反复播放着老舍先生讲的第26 课上下,里面的对话很有意思,乙说:“葛先生,还抽水烟吗,有点太不时兴了。”甲说:“我只是在家里吃水烟,出门的时候总是抽烟卷儿,因为水烟袋拿着不方便。”乙说:“你简直的不吃叶子烟吗?”甲说:“不行,那个太辣,吕宋烟我也办不了。”一口的京片子,带着独有的老北京的腔调儿,现在真的很难听到了。(www.daowen.com)
因为老舍故居今年刚刚升级改造完毕,这个屋里还增加了很多可以互动的屏幕,有老舍先生的名著欣赏互动平台,我最感兴趣的就是“祥子快跑”的游戏,这个游戏共有六条祥子拉车路线,通过掷骰子可以看到祥子在不同拉车路线上的遭遇。比如第三条线路就是祥子从东城拉曹先生回曹宅,结果碰到了路边的石头,祥子栽了出去,把曹先生也摔伤了的场景。
老舍纪念馆供图
西屋是老舍先生曾经住过的房间。阳光透过玻璃静静地落在书桌上,钢笔墨瓶上,床上铺开的扑克上,唯独不见了老舍先生最爱的小猫和盛开的菊花,日历翻开的那一页是 1966年8月24日,那是老舍先生人生的最后一天,时光仿佛就此凝固,整个空间都停在了过去。
进小院的东厢房,这里陈列着老舍先生各个时期不同版本的作品,有先生的第一篇小说《小铃儿》,有《四世同堂》的中外文版本,有《骆驼祥子》的手稿,还有老舍先生用过的毛笔,砚台,北京市人民政府给他颁发的“人民艺术家”的奖状,等等。这大量的图片、照片、图书、手稿展示了老舍先生一生的成就。
在老舍先生故居院墙外,灰墙上白底黑字写着他为加入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所写的《入会誓词》:“我是文艺界中的一名小卒,十几年来日日操练在书桌与小凳之间,笔是枪,把热血洒在纸上。可以自傲的地方,只是我的勤苦;小卒心中没有大将的韬略,可是小卒该作的一切,我确是作到了。以前如是,现在如是,希望将来也如是。在我入墓的那一天,我愿有人赠给我一块短碑,刻上:文艺界尽责的小卒,睡在这里。”
走进这个小院的时候,我只是匆匆瞥过一眼这段誓词,从这个小院出来,我认真地读了一遍这段誓词,在老舍先生故居中的所闻所见让我开始了解老舍先生的这段话,开始走近老舍先生,这位以“舍予”为名,以“舍予”为则,以“舍予”为行,真正将自己奉献给了老北京文化,奉献给了文学创作,奉献给了人民大众的“小卒”。老舍先生是当之无愧的人民艺术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