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小学语文文言文教学策略优化方案

小学语文文言文教学策略优化方案

时间:2023-07-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教师教法在小学阶段,学生学习文言文相对来说比较困难,因此,文言文的教学,应紧扣“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的原则。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文言文不仅兼顾文学作品的质与美,同时也是新时代文学作品的代表,对于小学生文化的培养具有重要影响。用这种方式使学生习惯文言文的表达方式,消除对学习文言文的恐惧心理,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小学语文文言文教学策略优化方案

文言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特殊内容,有自身的特点。在教学中,教师应该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实际,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选取精当的教学策略,创设轻松愉快的教学情境,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使其能学、善学、乐学。

(一)教师教法

在小学阶段,学生学习文言文相对来说比较困难,因此,文言文的教学,应紧扣“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的原则。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学生刚接触文言文时,兴致非常高,可能是因为对文言文感到新鲜、好奇,也可能是因为文言文简洁、典雅。这时可以适当讲一些与文言文有关的寓言、典故、轶闻趣事、背景资料、文言名句以激发他们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例如,《两小儿辩日》可以引入孔子的逸闻趣事,告诉学生大教育家孔子居然也会有一天被两个小孩子的问题难倒,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另外,由于文言文所选的篇目都是一些经典的小故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联系学生已经学过的现代文的内容,让学生较快适应文言文的学习。例如,《学弈》与学生熟悉的童话故事《小猫钓鱼》所阐述的道理差不多,《伯牙鼓琴》与民间传说《俞伯牙摔琴谢知音》有异曲同工之妙,而《两小儿辩日》中的孔子更是家喻户晓的古代圣贤,这些都是学生已经具备的认知基础。另外,五年级学生已经学习了几十首古诗词,熟读了很多文言文形式的名言警句,这些诗词格言的学习方法与文言文的学习有相通之处。教师一定要充分利用学生的感性经历和原先具备的知识来引导他们进入文言文这一新的学习天地,给予他们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以降低学生的陌生感,消除他们的畏难情绪,树立他们学习文言文的信心。

2.朗读先行,引导学生感受古汉语的丰富内涵

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指出,学生要具有独立的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形成良好的语感。语文的教学重在诵读,特别是古诗文。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教材主编温儒敏也提出,对于古诗文应当反复诵读,读得滚瓜烂熟,不用有过多的阐释,也不要太多活动,宁可多读几遍。因此,在文言文的教学中,应多引导学生诵读,引导学生注意诵读的停顿、重音、语调及情感把握。例如,《杨氏之子》的诵读如下:

梁国/杨氏之子/九岁,甚/聪慧。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在《学羿》这篇课文中,教师可先有声有色、抑扬顿挫地范读,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接着让学生小声跟着教师读,边读边标注停顿、重音和语调;再让学生自由练读,读通为止;最后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大意,进而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全文。例如,《学弈》一文的初读环节设计如下:

①准备:同学互读,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正音、纠错)

②指名读。(不同水平的学生3名,自评、生评、师评)

③教师配乐范读。(教师随机指导朗读的节奏和速度等,学生标注)

④学生自由练读三分钟。(教师进行个别指导)

⑤全班齐读(学生自评、教师点评),结合注释说说课文大意。

⑥小组比赛,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学生互评)

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学生就有充分的时间读通、读顺、读懂文言文,并且在老师的指导下尝试读出韵味,读出文言文的韵律美。值得一提的是,教学文言文,教师的范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有利于学生较好地把握文言文的音韵、节奏、语气、停顿,诱发学生的情感,指导学生个性化朗读,培养学生的语感。

3.挖掘文言文中的中华优秀传统元素,培养学生语文素养

课程标准要求“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语言文字是文化的载体和体现,是了解古代文化的有效途径。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文言文不仅兼顾文学作品的质与美,同时也是新时代文学作品的代表,对于小学生文化的培养具有重要影响。在对小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培育过程中,应充分利用教育教学素材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在文言文教学时,教师可以从文章背景和历史事件的角度,引导学生对文章的文化特质、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之间关联性进行分析,从而获取审美情感,为后期民族精神的培养打下了坚实基础。(www.daowen.com)

例如,《学弈》一文通过描述两人在学弈过程中的不同表现,讲述了不同学习状态所起到的学习效果也不尽相同的道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将自己代入授弈者的角色,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从而充满感情地讲述这篇文言文,以此来加深学生对文章的记忆和理解,同时,使其深刻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意思,为其良好品质的培养奠定基础。

4.联系生活实际,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小学生年龄尚小,思维能力还不成熟,看待问题时以形象思维为主,而文言文的内容看似简单,实则复杂,学生学起来可能会感到吃力。如果运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将文言文与学生身边的事物联系起来,能够加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有效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例如,将课文中一些难懂的字或词加入我们日常的口语中,先为学生出示一些耳熟能详的或之前学过的句子,教师说上句,学生接下一句,之后问学生在生活中是否看到过类似的句子,学生会说在学校的墙上看见过“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走廊里看见过“微笑最美”等,之后在学习课文时,可以边教学边提问:“日”在我们的生活中是什么意思?“汝”是什么意思?如果教师想用文言文问问你吃饭了吗,应该怎么说?用这种方式使学生习惯文言文的表达方式,消除对学习文言文的恐惧心理,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5.适度拓展,培养自主自觉学习文言文的习惯

小学文言文教学要重视拓展性的训练。教师要鼓励学生课外多阅读一些文言故事、文言名句等,以拓宽阅读面,增加阅读量,让他们运用已经掌握的学习方法读懂更多的文言文。

(1)在学完教材中的内容后,结合课文,推荐学生阅读更多的文言文。例如,学了《杨氏之子》后推荐学生阅读《世说新语》中的其他小故事,学了《伯牙鼓琴》后推荐学生阅读文言文成语故事《响遏行云》《入木三分》,学了《学弈》后推荐学生阅读文言文励志故事《薛潭学歌》《墨池记》,学了《两小儿辩日》后推荐学生阅读文言文寓言故事《揠苗助长》《掩耳盗铃》等。通过拓展阅读,扩大学生文言文的阅读面,增加阅读量,熟练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2)鼓励学生改编课本剧,创设文言文综合实践活动。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巩固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培养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运用文言文知识的能力,教师上完《两小儿辩日》后,可以安排学生表演课本剧《两小儿辩日新编》。活动前,教师提供活动构想:一个现代少年穿越时空来到遥远的古代,巧遇两个小儿正在辩日,两小儿请少年裁决。活动中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创编表演,然后在班上交流。

(二)学生学法

学生学习文言文,不仅要理解文言文的文体内容,还要深刻领会文章蕴含的民族精神内涵,融入情感,形成自己的民族文化精神。

1.多读多背,培养语文语感

大多数的古诗文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目,因此,学生在学习文言文时,要多朗读、多背诵。在诵读的过程中领会故事的内容,加深对传统文化价值的理解,实现自己的学习目标。在诵读时,要注意划分朗读的节奏。例如,《学羿》一课中,“思援弓缴而射之”一句的意思是拉着弓箭去射它(天鹅),要注意停顿:“思/援弓缴/而/射之”。同时也要注意语调、重音及情感运用等。

2.借助注释,理解并积累重点词句

文言文不同于白话文,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也会出现不理解字义、词义和句段的意思。这需要学生善于借助文中的注解,通过注释理解每一句话的意思,从而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对于一些比较常见的古字,要加强理解和记忆。诸如文言文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字、一词多义字、词类活用字等。

3.联系已学知识,借助生活实际,理解故事内涵

文言文大多是中华经典的历史故事,一篇优秀的文言文,往往蕴涵着一个深刻的道理。小学阶段的几则文言小故事浅显易懂,含义深刻。学生在读熟课文、读懂故事内容之后,要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学习实际,谈一谈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并与同学进行交流,求同存异,完善自身的人格修养。要把读书与个人的成长紧密联系起来,培养自己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拓展思维空间,提升文言文学习的能力。

4.走出课内,拓展知识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共有14篇文言文,篇目比较有限,为了更好地提高自己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学生应拓展自己的课外文言文阅读篇目,如多阅读一些文言故事、文言名句等,从而增加自己的阅读量,将课内学到的学习方法应用到课外文言文的阅读中,这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