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小学语文散文的教学策略介绍

小学语文散文的教学策略介绍

时间:2023-07-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四)关注散文的类别与特征在散文教学中,要形成与“散文”文类相匹配的解读方式,把握重点。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散文大多篇幅短小,以叙事、记人、写景、状物为主,教师需要积极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把握不同类别的重心,完成每一课的教学任务。

小学语文散文的教学策略介绍

散文是我国中小学阅读教学中的主导文类,一直是小学第三学段语文阅读教学的重难点所在,其优美的语句和精巧的结构能够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语文素养。小学阶段,我们不提倡在教学中讲文体特征,但是面对不同文体的课文,显然要有不同的教法,要有清晰的文体意识。因此,教师必须对散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进行深入研究,进而提高自己的散文阅读教学的质量。

(一)依据散文内容特点,使用合适的教学策略

1.朗读策略

朗读是一种出声的阅读方式,它是小学生完成阅读教学任务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功。朗读是阅读的起点,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课程标准对朗读一直非常重视,三个学段都把“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放在第一位。跟韵文不同,散文总是从作者主观视角来观察世界万物,从中有所感悟,于是有感而发,抒发自己的感想。读散文需要跟着作者去看去想,最终和作者的思绪合为一体。所以散文朗诵的基调是平缓的,没有太大的起伏,即使是在作品的高潮中,也不会像演讲那样异峰突起,慷慨激昂。在朗诵时,要用中等的速度、柔和的音色,一般用拉长而不用加重的方法来处理、强调重音。例如,《落花生》一课,文中陈述种花生、收花生、品花生的过程,用轻缓的语气朗读;父亲和孩子们的语言可以让学生模拟,那是一种对待生活很认真的态度,语气要自然而轻柔。

2.咬文嚼字

散文语言优美、凝练,富于文采,要想深入了解、体会其所要表达的内容、内涵,就必须要从语言、文字分析入手。教师要引导学生将散文内容中的人、事、物、景等与生活内容、生活体验联系起来,以生活内容、生活经验为基础,体会散文所要表达的情感。例如,郭沫若的状物散文《白鹭》开篇就写“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紧扣“精巧”一词描写白鹭的外形:“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从整体写到细节,用了三种颜色,还运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真是精细无比。“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站着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玻璃框里的画面。田的大小好像是有心人为白鹭设计的镜匣。”一个“嵌”字把画面的美感勾画了出来,富有空间想象力。

3.抓线索

抓线索是对散文内容进行整体把握并深入领会作者情思的一条好途径。线索包括文本的思路、结构和文脉,时间、地点、物体、作者思想感情都可以是文本的线索。例如,《桂花雨》一课中,香飘十里的桂花就是在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关注的线索。我们可以通过朗读想象、结合经验、感受体味、移情入境等各种方式引导学生直面桂花本身,与作者实现心灵的共振,触摸桂花雨独特的意境

(二)掌握有效阅读技巧

散文虽然在形式、题材、情感表达等方面有极大的灵活性,但依然有规律可循。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通过把握散文的特点,引导学生掌握其规律,能够使学生在具体的学习实践中,通过有效的阅读方法,获得良好的阅读体验效果。“书读百遍,其意自见”,散文的阅读也离不开多读,可以将浏览、快读、精读相结合。散文的阅读技巧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抓关键句子(www.daowen.com)

例如,《搭石》一课,围绕着“搭石,构成家乡一道风景”,描绘了摆搭石、有序过搭石、谦让过搭石等几幅画面,把搭石和对乡亲们的赞美联系在一起。

2.看篇章结构

虽说散文形散,但依然是一篇有序安排篇章的文章。文章的结构安排不外乎时间、空间、逻辑三种方式。小学阶段的散文篇幅相对比较短,叙事类散文大多按时间先后和事件发生前后的顺序来进行描写,例如,《珍珠鸟》从朋友送“我”一只鸟开始写。

3.看线索

散文的线索常见的有:以情为线索;以理为线索;以物为线索;以时间、空间为线索;以行为为线索;以文眼为线索。仔细阅读,通过段落安排的思路,就能找到那条线索。例如,《月迹》这篇课文的题目就告诉读者它的线索是月亮的足迹;又如,《父爱之舟》要沿着父爱的“爱”去找线索;再如,《鸟的天堂》要关注事件的变化,第一天所见所闻,第二天所见所闻,所以以时间为线索。

教师要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

(三)体会作者个性化的抒写

散文跟小说的区别就是它的真实性。散文的真实是指它的写实性,题材来自生活本身,而不是虚构的,这跟小说有着本质的区别。但是,散文依然要对生活进行加工选择和提炼,是“语言所营造的世界”,散文叙写作者的所见所闻,呈现的是“这一位”作者极具个人特性的感官所过滤的人、事、景、物,散文中谈论的所思、表达的所感,是“这一位”作者依其独特的境遇所生发的极具个人色彩的感触、思量。作者之所以写散文,是要表现眼里的景和物、心中的人和事,是要与人分享一己之感、一己之思。我们阅读散文,是感受作者所见所闻,体会作者所感所思。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去感受、体会作者独特的观察角度,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

(四)关注散文的类别与特征

在散文教学中,要形成与“散文”文类相匹配的解读方式,把握重点。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散文大多篇幅短小,以叙事、记人、写景、状物为主,教师需要积极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把握不同类别的重心,完成每一课的教学任务。散文的题材变化万千,但万变不离其宗,究其根本不过是对景、事、人的叙述、描写、抒情和议论。例如,《鸟的天堂》一课,以写景为主,文中运用了叙述、描写、抒情相结合的方法,在阅读中可以非常明显地感受作者三种表现手法的娴熟运用:“榕树正在茂盛的时期,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