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与案例展示中的寓言优化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与案例展示中的寓言优化

时间:2023-07-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三)设计要点1.通过朗读把握好文言文,了解故事内容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里的文言文数量不多,对于小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小学阶段的文言文大多篇幅简短、内容简单,以初步积累文言语感、初识文言常用字和大致了解一些古代文化常识为主要任务。这则寓言告诫人们不要把偶然的事情当作必然,只有踏踏实实地劳动,才能有收获。(五)教学流程展示1.第一课时单元导入,揭示课题。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与案例展示中的寓言优化

(一)课文呈现

《守株待兔》(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课文略)。

(二)课文解读

“守株待兔”是一则成语,原比喻企图不经过努力而得到成功的侥幸心理,现也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课文中这则寓言出自《韩非子·五蠹》,文章以文言文的形式出现,全文一共39个字,说战国时宋国有一个农民,看见一只兔子撞在树桩上死了,便放下锄头在树桩旁等待,希望再得到撞死的兔子。这则寓言启发人们不能死守狭隘经验、墨守成规,批判了狭隘的经验主义思想。

(三)设计要点

1.通过朗读把握好文言文,了解故事内容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里的文言文数量不多,对于小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小学阶段的文言文大多篇幅简短、内容简单,以初步积累文言语感、初识文言常用字和大致了解一些古代文化常识为主要任务。教师在教这篇课文时,要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字词句的大概意思,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明白文中所讲的道理,并受到一些启发。学生可以先通过多读来感受整篇文言文的四言、五言句式特点,再结合注释慢慢读通,读出节奏感。

2.把握故事的因果关系,分析课文,理解寓意

故事中的人物,为什么捡到了一只撞死的兔子,就傻到天天坐在树桩边等其他兔子再来撞死呢?追溯内因,这应该是一个好吃懒做、好逸恶劳的家伙。炎炎热日下的劳动太辛苦,偶然获得一只撞死的兔子让他心花怒放,接着他异想天开,天天守在树桩边,希望天天有兔子来撞树桩,幻想不劳而获。这则寓言告诫人们不要把偶然的事情当作必然,只有踏踏实实地劳动,才能有收获

3.多种方法开展课堂教学,随文识字

教师可以借助图文了解文言文大意,可以通过课本剧体会文言文语言,可以给人物设计漫画,可以改写故事,可以与人物对话,还可以把关键字列出来。在这些过程中,教师相机指导学生识字,学生在情境中学习生字,把握古文翻译成现代文的方法。

(四)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认识“宋、耕”等四个生字,会写“守、株、待、兔”等九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背诵课文。能借助注释读懂课文,说出农夫被宋国人笑话的原因。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引导学生借助注释、插图,读懂寓言内容,并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联系生活实际等,感悟寓言的寓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让学生懂得只有付出劳动,才会有收获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让学生把课文读通顺,并借助注释理解课文的基本意思。

2.难点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并明白这则寓言的寓意。

(五)教学流程展示

1.第一课时

(1)单元导入,揭示课题。

①引导学生看单元导读,让其谈谈自己的发现。(单元章节页由两个部分构成,上部分提示本单元的人文主题,下部分的文字提示本单元语文学习要素)

②指导看图,文图结合,把文学和其他艺术结合起来理解寓言这种体裁。接着,出示图片,让学生看图猜故事,所给出的故事是学生在一、二年级学过的《画蛇添足》《坐井观天》《亡羊补牢》等。这样既可以复习旧知,又可以导入新课。

③揭示课题,解释课题。

[设计思路]本课是这单元的第一课,引导学生学会关注单元导读,可以帮助学生明确阅读目标。课题的介绍也很重要,本篇课文既是寓言,也是成语故事,需要跟学生交代清楚,避免其产生困惑。

(2)借助注释,随文识字,研读课文。

①借助拼音,通读全文。

自由轻声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词,读通课文,读准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次。

②结合注释,理解全文。

师:“请同学们结合课文中的注释,说一说课文的意思,并在课文中找一找,画一画,能不能用图来解释文中的词语。”(株:图中的树桩;释:放下;耒:图中的农具)

③研读品味,体会文言特点。

a.宋人有耕者。

第一,学习“耕”字。结合上下文,想一想“耕”是什么意思?(左边“耒”旁,是耕的工具,右边是“井”,指古代的井田,合起来表示用耒这种工具翻松田里的泥土,本义是犁田。“耕者”是指种田的人)

第二,“宋人有耕者”是什么意思?(宋国有一位种田的人,“者”就是“……的人”的意思)(www.daowen.com)

第三,模仿练习:楚国有猎者,齐国有渔者。

b.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第一,自由读,读出节奏。

第二,义理识字:“颈”字。(看图说一说“颈”字的来源。教师引导:“颈”指头颈,它是个形声字,左边为声,右边属部首。“页”本义是指头。《说文解字》:“页,头也。”甲骨文是一个人形,突出了人的大脑袋和眼睛。金文以后就变得“面目全非”了。凡属页部的字都与人的头部有关,如:颜——脸上的神色,额——人的额头,颊——人的脸颊,颔——人的下巴)

c.因释其耒而守株。

第一,读一读,自由说一说句子的意思。(于是,放下农具去守住树桩)

第二,想一想,这句话里还要补充一些什么内容?[(谁)因释其耒而(去什么地方)守株(干什么)]

第三,再读一读,把握好停顿。

第四,总结:同学们,文言文常常会省略某些内容,不写出来,我们也能读懂,这样会使句子更简洁。

[设计思路]本环节从字到词到段,安排了三个步骤,先解决字,再借助注释解决句子,落实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识字的要求。文言文的“言”之美,在于它的精练,在于它的节奏感,采用读一读、说一说、仿一仿的方法让学生整体品味文言文之美。

(3)指导书写,巩固练习。

①学生书写“株、耕、释、颈、守、待、宋、触、其”。先观察,寻找规律,再下笔。

②填空,巩固练习。

③再朗读。

[设计思路]引导学生在下笔之时先观察字形特点。本课需要书写9个生字,其中有6个字是左右结构,有4个字需要左右穿插,教师的引导非常重要。

2.第二课时

(1)旧知导入,有感情地朗读。

①教师导入,带读课文。

②教师指导朗读,把握节奏;接着范读,学生练习诵读。

③师生合作,配乐朗读。

④背课文。

[设计思路]文言文的音韵美、节奏美,需要大声朗诵将之表现出来。而熟读能成诵,成诵能积累。学生不必把熟读成诵当成课后作业,可以在课上有层次地朗诵,读着读着就背诵下来了,而且朗读的质量也很高。

(2)课堂活动,理解寓意。

①小组活动。

讨论:“农夫为什么会被宋人笑话?请小组讨论,并找出理由。”

②教师引导,深入农夫内心世界

师:“农夫看到兔子‘折颈而死’会怎么想?农夫为什么会‘释其耒而守株’?”

③演一演。

④写话练习。

⑤交流反馈,总结寓意。

生活中的偶然不代表必然,幸福的生活需要艰苦劳动得来。

[设计思路]本环节三个步骤,先讨论再明确,再演一演亲自感受,这样才能自然体会这则寓言的寓意,而不是教师包办。最后的练习配合了习作要求,也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3)阅读链接,拓展学习。

①阅读链接:《南辕北辙》。

学生自由阅读,同桌讨论交流。

教师引导: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首先看准方向,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有利条件;如果方向错了,那么有利条件只会起到相反的效果。

②总结归纳。

师:“两则寓言是通过什么方式来讲道理呢?”(借助一个虚构故事来讲道理,这就是寓言的特点,即篇幅短小、语言精练,具有鲜明的讽喻性,有时比较夸张)

[设计思路]寓言这种文体的特点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不易理解。但通过两篇课文的学习,只要把握共同点,学生就容易理解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