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创设情境
授课时,教师要利用音乐或画面,渲染气氛,创设教学情境,营造宽松自由的课堂氛围,带领学生进入情境,理解课文。
教材里的童话大多放在第一学段,符合学生爱听故事的特点,在教学设计中可以多营造氛围,把学生带进故事情境中。例如,《蜘蛛开店》一课,教师可以猜谜语的形式导入新课,接着出示蜘蛛在网上织网的视频,使学生对蜘蛛的本领啧啧称赏。教师再借此提问:“可是蜘蛛却过腻了这样的生活,想换一种生活方式,于是决定开店,以他的身手,你觉得他会开什么店?”简短的几句话,激起了学生阅读的兴趣,为课堂的展开做了良好的铺垫。
《寒号鸟》一课,教师以讲故事的方式导入:很久很久以前,在一座高高的山上,有一道崖缝,一到冬天,寒风凛冽,离山脚很远都能听到哭叫的声音:“哆啰啰,哆啰啰……”人们给这种小动物取了名字,叫“寒号鸟”。“号”在这里读第二声,从它的名字中,你能猜出“号”的意思吗?(表示大声叫唤、大声哭)这个名字真不好听,听起来可怜兮兮的,寒号鸟为什么在寒冷的夜晚号哭呢?
2.多读多讲
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朗读,读那些语言优美、情感丰富的段落,读出各种角色的特点,诸如狐狸的狡猾、大灰狼的凶狠、小白兔的活泼、老牛的善良等。教师也可以将童话课文改编成课本剧,让学生进行表演,既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又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每一篇童话都有故事情节,引导学生按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来复述故事,既熟悉了课文又可以锻炼口语。例如,《风娃娃》这一课,课文第二、第三、第五自然段结构相似。在指导复述故事时,教师指导学生按照“风娃娃来到哪里,看到什么,他怎样做,结果怎样”的提示进行。有了主体框架,就降低了讲故事的难度,学生讲起故事来条理清晰。在讲故事时,还应注意防止学生照搬照抄地背诵课文,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尽量用自己的话来讲故事,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长此以往,相信学生的表达能力会更上一层楼。
3.角色表演(www.daowen.com)
童话作品一般具有较强的故事性,角色形象鲜明生动,符合学生好奇好动的特点,能激发学生的热情和兴趣。在教授童话作品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扮演其中的角色进行表演,有助于他们理解其中的形象;还可以在课内外阅读的基础上,有步骤地引导学生练习讲童话。教师可以先从复述入手,指导学生先学会合理地展开故事情节,进而融入情感,加入表情色彩,在此基础上,启发、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情节去续讲童话,引导学生发挥想象独立编(讲或写)童话。
《青蛙卖泥塘》课文在写青蛙前两次卖泥塘时结构是相同的:先写青蛙吆喝着卖泥塘,再写谁来了,指出泥塘不足之后离开了,最后写青蛙怎样改造泥塘。教学时重点指导青蛙与老牛、野鸭的角色语言,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模仿商贩的吆喝,帮青蛙吆喝着。学生要读出老牛的慢条斯理、野鸭的挑三拣四,读出每个角色的语气。
4.赏与评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课外阅读(或观看)过的童话作品进行初步的赏析与品评,并在此基础上指导他们去阅读一些优秀童话作品,通过讨论与正确的引导,使他们感受丰富多彩的生活美,进而逐步认识社会,认识生活的意义与生命的价值。
例如,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是世界著名童话单元,所选篇目都是节选,诸如安徒生的《海的女儿》、我国著名作家张天翼的《宝葫芦的秘密》。教师可以在课堂中给学生介绍安徒生童话,让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并听一堂专题欣赏课,让学生在交流和分享中体验生命和生活的真谛。
5.续编故事,展现童话的神奇
在童话类文本中,有不少故事是没有结果的,需要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来续编故事。如:《小猴子下山》中一无所获的小猴子后来怎样了?《巨人的花园》里后来是什么情景呀?都种上什么花了?等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