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小学语文诗歌教学策略探究

小学语文诗歌教学策略探究

时间:2023-07-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毕竟有限,体味诗歌的韵味还需要教师有针对性地引导。以诗歌为载体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的熏陶,感知人文情感、体会人文情怀是诗歌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教师要尽可能多地向小学生展示诗歌的语言美,让他们体验诗歌语言的美妙。

小学语文诗歌教学策略探究

(一)重视诗歌三美,多读多诵

经典古诗词需要我们用声音来表达。诵读分为很多种,有吟诵、朗读、朗诵等。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毕竟有限,体味诗歌的韵味还需要教师有针对性地引导。

1.诗歌的音韵美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里的诗歌有不同类型,但都有音韵美这一共同点。教师备课时需要了解每一首诗歌的特点,可以通过听录音、范读等方式,引导学生体会诗歌的音韵美。学生则可以开展各种朗读:个人读、集体读、同桌互读互评等。例如,李白的《望天门山》一诗,教师在示范朗读时请学生说说他在什么地方停顿了。这时,教师引入节奏划分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为什么要停顿,停顿都有什么规律。在古典诗歌教学中,教师可用音乐来配合诗歌的朗诵,在悠扬的音乐声中激发学生对诗歌的感悟。除此之外,教师在备课时,可以事先依据诗歌内容选择图片或者录制声音来制作视频课件。在课堂上,教师采用直观的方式播放课件,穿越古今,搭建文字和现实的桥梁,从而帮助学生领会诗歌凝练语言后的丰富内涵。

2.诗歌的画面美

诗歌篇幅短小,语言具有高度的概括性。短短的诗句里凝聚着丰富的内涵,大多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一首诗就是一幅画,画面中有景色有人物有事件。例如,古诗《泊船瓜洲》这首诗,空间感非常强,诗中的三个地名和岸边的诗人构成一幅画,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可借助多媒体展现一片新绿瞬间来到眼前的画面,让学生对江南春景的印象更为深刻,从而理解诗人“明月何时照我还”,希望尽快回到家乡的心情

3.诗歌的人文

诗歌抒情性最强,每一首诗歌都包含诗人内心深处浓郁的情怀,那是一种沉淀在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传统基础上的感情,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担当和道德至上的追求。以诗歌为载体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的熏陶,感知人文情感、体会人文情怀是诗歌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例如,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三首古诗《元日》《清明》《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分别写了三个传统节日:大年初一、清明节端午节,表现诗人们在这些节日里的感情流动,契合单元的主题提示“深厚的传统文化,中国人的根”。《元日》中过春节燃爆竹、饮屠苏酒、换新桃符,《清明》中人们扫墓踏青,《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重阳节独在异乡思念亲人,饱含着浓浓的文化情怀。学习中进行恰当的拓展,让学生感受这些传统节假日的特殊含义,激发他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并积淀文化底蕴。

4.学会品古诗

学会品古诗的要求比较高。古诗词的学习,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一年级放到学习园地“日积月累”板块中,先让学生读与背,慢慢积累,二年级开始放到阅读课文中教读细讲。对于小学生来说,古诗词的内容比较难懂,诗人蕴藏其中的思想感情比较含蓄,更增加了理解的难度。即使教材所选篇目大多简单易懂,但在教学设计上还是不能忽略对他们的引导。教师可以通过了解作者背景,联系现实生活引发思考、发挥想象力等途径,引导学生品读古诗。

5.了解作者背景

年代总会产生距离感。教学古代诗歌时,教师必须给学生介绍这些诗歌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人,是在什么背景下写出这些诗歌的。教学的方法方式很多,可以看图识诗人,也可以教师口头介绍,还可以让学生自己查阅相关信息。例如,《望天门山》是唐代大诗人李白于开元十三年(725)赴江东途中行至天门山时所创作的一首七绝。此诗描写了诗人舟行江中顺流而下远望天门山的情景。教师需要让学生了解唐代伟大诗人李白,了解诗人是乘舟从西边往东边走的,一旦将方位弄错了,学生对这首诗歌的理解就会有偏差。至于天门山,也需要借助多媒体让学生了解后才能理解诗人奇特的想象。

6.联系现实生活,引发思考

诗歌是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必然涉及当时的社会背景、诗人的人生境遇等方面。而对学生来说,由于生活经验较为不足,生活感悟便显得单薄。如何帮助学生感悟和体验诗中的内容和诗人情感呢?教师可以围绕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对他们进行引导。在众多的古典诗歌中,一些作品的题材类似,其表达的思想感情也有相通之处。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选入的古诗题材大多为自然之美、田园风光、思乡、传统风俗等,表达情感的方法大多是借景抒情、融情于景,以托物言志的方式来表达诗人自己的志向。教师需要对学生多加引导,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7.展开想象力,体会作者情感(www.daowen.com)

诗歌为了表达情感,在写法上大多虚实结合,在有限的文字里容纳无限的时间和空间,让情感跃动飞翔。例如,《望天门山》一诗中的“天门中断楚江开”,天门山位于安徽省和县与当涂县西南的长江两岸,在江北的叫西梁山,在江南的叫东梁山。两山隔江对峙,形同天设的门户,所以叫“天门”。天门并非由江水冲开,但诗人这样一写,既把天门山的特点给勾勒了出来,又对江流的水势做了交代,还把诗人的豪迈之情也渲染了出来,可谓一石三鸟。

8.感悟语言美,举一反三

诗歌是由语言组成的,简洁、准确、形象是诗歌的特点。教师要尽可能多地向小学生展示诗歌的语言美,让他们体验诗歌语言的美妙。“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更”字用得巧妙至极,含义深远,若换成其他的词,则表现不出作者想要看得更远的心情,这也正是诗歌语言美的体现。

(二)活泼多样的课堂形式

艺术各个门类是相通的,古诗教学时可以把跟诗歌相通的门类合并,以各种方法促进教学。电教媒体集声、色、画、乐于一体,色彩丰富的画面、生动可感的声音,有利于创设特定的意境,学生置身其中,其景、其物、其人仿佛触手可及,唤起学生强烈的探索欲望。

1.诵读指导

可以示范读、跟读、仿读、互读、点评等穿插进行。

2.巧妙背诵经典古诗文

可以配合适当的语气和动作,为学生的表演提供画面背景和音乐,也可以采取两人赛、小组赛等竞赛形式,还可以用限时背、接龙背、轮换背、听记背、问答背等多种灵活变化的形式。

3.古诗文充满了诗情画意,诗不离画,画可赋诗

诗与画之所以能够相通,是因为二者都具有色彩美、结构美、韵律美、意境美等。一首诗本身就是一幅画。根据诗的内容去绘画,帮助学生理解诗意,是古诗教学中常用的手段之一。

4.唱一唱

中央电视台的《经典咏流传》给我们很大的启发。诗歌本身就有“歌”的因素,教师和学生都可以依据诗歌的内容给它谱曲,并尝试唱一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