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小学语文自读课教学设计与案例展示方法优化

小学语文自读课教学设计与案例展示方法优化

时间:2023-07-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课文呈现《小岛》。(二)课文解读自读课文《小岛》是一篇基于真实生活创作的短篇小说。(三)设计要点1.紧扣单元主题和语文要素设计自读课教案“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作家陆颖墨在《小岛》一书中,还专门撰文《遥远的海,小小的岛》,介绍课文的创作背景。航行二十多个小时后,军舰终于靠上了西沙群岛的军港。

小学语文自读课教学设计与案例展示方法优化

(一)课文呈现

小岛》(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课文略)。

(二)课文解读

自读课文《小岛》是一篇基于真实生活创作的短篇小说。通过这一单元前面几篇课文的学习,学生已经体会了不同时期、不同身份的人对国家和民族真挚的感情,同时也了解了中国从古至今所经历的一些辉煌与创伤。到了这一单元的尾声,选择《小岛》这篇以海防战士的生活和精神为描写对象的文章,是为了让学生认识到,有一群远离故土的海防战士,在艰苦的条件下,正日日夜夜地守卫着祖国的海疆,守护着宝贵的和平。新教材投入使用后,全国的小学生将从这篇动人的故事里感受到当代军人的爱国情怀和奉献精神,增强维护国家统一国家主权安全的意识。

(三)设计要点

1.紧扣单元主题和语文要素设计自读课教案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是这个单元的主题。语文要素是“结合资料,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列提纲,分段叙述”。结合本课,主题是体会课文所表达的爱国情怀,从语文训练要素看,主要是划分课文层次,把握情节推进的节奏,并列出提纲。

2.查阅资料,走近作者

陆颖墨,江苏常州人,当代军旅作家。《小岛》讲述了鲜为人知的西南沙水兵故事,给学生带来一个全新的阅读视角,丰富了他们的精神生活。

这篇小说所描写的环境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陌生感,所以学生需要自主查阅我国海防战士的相关资料,结合南海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深入地了解海防战士的生活现状,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提到的战士在小岛上开垦的艰难,理解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中将军向小岛的方向行军礼的含义。

3.了解艺术创作的规律

了解作者如何深入生活积累素材,并在素材的基础上加工提炼生活素材创作作品。作家陆颖墨在《小岛》一书中,还专门撰文《遥远的海,小小的岛》,介绍课文的创作背景。原文如下:

1990年,海军正在西沙建机场。领导让我去体验生活,写一个话剧,准备参加第六届全军文艺汇演。那时我刚过26岁,创作经验不多,之所以派我去,现在想来,我大学本科是学工程建设的,毕业后又是干这一行,体验生活容易进入情境。到海军机关六年多了,下基层是常事,舰艇部队、航空兵部队还有院校都去过。去西沙群岛这样遥远的地方还是第一次,我热情很高。海军的一位老作家杨肇林对我说:“你太年轻,不知道搞一台戏有多难,一般人不敢轻易碰的。中国有句老话,十年磨一戏。”他见我有些气馁,又鼓励我,军人嘛,既然接受任务就要努力去完成。同时他又提醒我,这次西沙之行是一次非常难得的机会,体验生活不要仅限于工程建设,应该做个有心人,关注到岛礁部队的方方面面。也许话剧不一定能搞成,但他相信我肯定会写出一批好的小说。

杨肇林老师这些话我听进去了,现在想来受益匪浅。我到了湛江等着出海。连着两个星期,因为海上风浪很大,一直没船去西沙群岛。临近元旦了,岛上快没有补给了,我们军舰必须顶风出航,部队问我风浪很大能不能去,我那时候对南海的风浪没什么概念,就说:“去呀,晕船有什么不能克服的呢?”

等上了军舰,到了外海,我一下子被巨大的风浪震住了。那是什么感觉?浪高五米,在洗漱间浪能从圆圆的舷窗里打进来,像只巨手要把人拖出去似的,人上了甲板就会被打进海里。不久,浪就更大了,在海面上像一座座蓝灰色的大山。军舰航行就像在爬一座座摇晃的山。我晕船,吐得一塌糊涂,上级机关的同志、军内外的科技工作者,还有采访的记者,都和我一样晕得一塌糊涂。有一个陆军的同志说,苏小明唱的《军港之夜》都是骗人的,什么“海浪把战舰轻轻地摇”,是死命地摇,都快要把人摇死了。十几个小时,人就这样在舰上被抛来抛去。我从三楼的船舱去二楼的卫生间时,在楼梯口发现一只老鼠,它眼睁睁地看着我,没有任何想跑的意思。我正纳闷,老鼠突然发出声音,天哪,它也晕船晕得呕吐了。老鼠在舰上是挺讨嫌的,经常咬坏东西,有时还咬坏电器,造成安全隐患。按说我应该一脚把它踹到海里,但此时我有了同病相怜之感。它的呕吐又勾起了我的肠胃不适,我赶紧捂着嘴奔进卫生间又吐了起来。

第二天,风浪小了,我特地去舰桥(也就是指挥驾驶室),才发现水兵们一人一个桶,也是吐得一塌糊涂。和我们不一样的是,他们已经吐习惯了,吐出胃液,吐出胆汁,脸蜡黄的,还继续在战位上操作。我这才知道每一次顶风破浪的航行,水兵们的身体消耗是巨大的!离开舰桥的时候,我看到许多海鸥跟在军舰后面飞,就问水兵:“这些海鸥在湛江不就跟着吗?怎么现在还跟着我们呢?”水兵说:“几百公里的航程上看不到一个岛屿,如果海鸥飞不动了跌到海里,就被淹死了,在远海它们必须跟着船飞行。”我内心一下被触动了:在海鸥都无法生存的海面上,我们的水兵战士,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默默守望,无私奉献。航行二十多个小时后,军舰终于靠上了西沙群岛的军港。这时我看到许多探家回来的战士准备下船,除了各种行李以外,他们都带了一个大大的旅行包,里面装的好像是同一样东西。是大米?是面粉?都不太像。岸上有个来接站的水兵,喊着这边一个水兵的名字问:“咱老家的土带来没有?”舰上的战士双臂举起旅行包,大声说:“带来了!”一问才知道,这些都是其他小岛上守岛部队的水兵,他们从自己的老家带来了最好的土,有黑龙江的、山东的、四川的,还有宁夏的。他们告诉我,那些小岛上土很少,植物无法生长,大陆供应的蔬菜又很难保存,他们就自己建起了菜地。哦,我突然想起来,杨肇林老师特别嘱咐我,到基层要看两个地方,一个是厕所,一个是炊事班。厕所的卫生保持程度,很能看出这个部队的作风;而伙食的质量,直接关系到部队的战斗力,甚至有人说,一个炊事员顶半个指导员。他特别嘱咐我,在西沙群岛要关注战士们碗里的蔬菜。从自己的家乡往这背土,这让我大感意外。结束采访后,我本来计划坐军舰到海南再返回北京,突然接到通知,大概有十来天是台风期,航路断了。当知道走不了的时候,我感觉和大陆一下子隔断了,像被抛到了天边,孤零零地留在无边无际的大海中。这时,对祖国大陆的思念像潮水一样涌上心头。台风来的前夕,我坐在礁盘上,看着海面上的一道道白浪,思绪万千。这时我理解了,我们的战士为什么会把家乡的土带到遥远的小岛上去。也许此时他们也和我一样,坐在海边看着茫茫大海,但是那一片菜地,那泥土的芬芳能告诉他们,这是家乡的味道,这是祖国大陆的味道。

应该感谢那场台风,它把我暂时和祖国大陆隔断了,但是让我的情感和战士们紧紧连在一起了。

回到北京后,话剧写成了,也获了奖,话剧中也写了战士们吃菜困难的问题。同时,那段岛礁生活成就了我的许多作品,比如《潮声》《彼岸》,以及最近的《金钢》,当然还有《小岛》。

4.把握小说创作特征

小说以“将军”为叙述人,讲述了登上小岛后的所见所闻,向读者展示了海防战士的日常生活,表现了海防战士热爱祖国、艰苦奋斗的无私奉献精神。小说刻画了与战士同甘共苦的将军形象,描写了树少、草少、土也很少的小岛环境,情节安排一波三折,很巧妙地展示了守卫海岛的战士高贵的品质。

(四)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自读课文解决生字问题,引导学生了解课文的主要情节,了解作者从什么角度刻画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体会作品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提高阅读小说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在教师的引导下,掌握阅读小说的方法;通过课堂活动的开展,把握文中人物刻画的方法和环境描写对人物烘托和主题渲染所起的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对守卫海疆战士的崇敬之情。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把握小说在情节推进中揭示主题的方法;抓住语言特点,体会将军对待士兵一视同仁的高尚品质。

2.难点(www.daowen.com)

细节描写的作用。

(五)教学流程展示

1.展示南海,引出小岛

(1)分享课前学生所查的资料(作者、写作背景、相关文章、亲身经历等)。

(2)教师用图片和视频介绍中国南海。

(3)提示该作品的体裁为小说。结合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来阅读,思考作者怎样推进故事情节的,课文刻画了什么人物,描绘了什么环境。

[设计思路]自读课需要学生查阅相关资料,包括写作背景、作家生平、与课文有关的文章和资料等,为阅读做好准备。因此,课堂开始时先分享资料,再进入课题。涉及的小说体裁,需要教师引导,学生的阅读方向才能明确。

2.自由阅读,思维图列大纲

(1)自由阅读,查字典解决生字。

(2)画故事情节思维图,把握情节的推进。

开端:傍晚,将军上岛发现一片用礁石围成一圈,上面用油布遮挡着的菜地。

发展:将军改变行程——和战士们一起吃晚餐——发现菜地的秘密。

高潮:和战士们分享一碟小白菜。

结局:第二天清晨,将军离开小岛,向着那片绿色,也向着小岛,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3)分享阅读结果。由学生自己组织课堂分享会,谈这篇小说在情节结构安排上的好处,以及对按照时间顺序记叙对习作的借鉴意义。

[设计思路]本单元的训练任务是列大纲,针对这篇课文的特点,按照情节发展过程来列即可。

3.再阅读,深入探究

(1)教师提出探究问题。

①小说中的“将军”是怎样的一个人?文中怎样刻画他的?

②小说中有几处环境描写?

③文中的细节刻画在什么地方出现?有什么作用?

(2)再读课文。

(3)小组分享。

(4)课文预设。

①将军是一个爱护战士、与战士同甘共苦、关心军队建设的军人。小说将他放到环境背景中和情节推进中来刻画他的形象。从语言、动作、心理活动三个方面来展开细致的描写。

②环境描写出现在:开头“无边无际的大海上,有一座小岛,远远望去,像一片云在天边浮着。这里树少,草少,土也很少,却驻扎着一群海军士兵”;过程“才看清那儿用礁石围成一圈,上面用油布遮挡着。掀开油布一角,竟露出一片绿油油的菜地”“那一片油布已经翻开,露出了一大块菜地,那绿油油的一片,竟构成了一幅中国地图”和结尾“清晨,将军乘快艇离开了小岛。回望小岛,他看到那片绿色上面,一轮鲜红的太阳正在升起”。这些环境描写突出了海岛恶劣的自然条件,和人为制造的菜地构成形成鲜明的对比,表现了海防战士内心对祖国的热爱和自豪感。

③文中的细节描写有“将军觉得鼻子有些发酸,就别过脸去,刚好看见那盘小白菜”“将军弯腰细看:好家伙,小小一块菜地,菜的种类还挺多”“将军看到不少人的眼角有些晶亮,自己的鼻子又开始发酸,本来想说些什么,脑子乱了,只张了张嘴……”这些主要刻画了将军的神态和动作,增强了作品反映生活的真实性。

[设计思路]在这个环节中,精读课文,在设计上要求超越上一环节的略读,讨论分享题要围绕人物、情节、环境三方面开展。

4.探究作者思想感情,升华主题

全班齐读课文结尾:“清晨,将军乘快艇离开了小岛。回望小岛,他看到那片绿色上面,一轮鲜红的太阳正在升起。他向着太阳,向着那片绿色,也向着小岛,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结尾的语句有双重含义:“小岛”是将军去过的小岛,也是无数小岛的缩影;绿色既指代那片菜地,也象征着新的希望;太阳既指代实际的太阳,也象征着战士们心中对祖国的感情。通过学习本篇课文,学生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被激发了出来。

[设计思路]本文结尾处突出了主题,有双重含义,教师应当适当点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