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拥抱课本剧与戏剧:提升语文教学质量

拥抱课本剧与戏剧:提升语文教学质量

时间:2023-07-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课本剧是指把课文中叙事性的文章改编为剧本,以戏剧的形式进行表演的一种教学活动。在语文教学中,要大力倡导课本剧进课堂,提倡以课本剧为载体,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整个戏剧演出以剧本为基础,剧本必须适应戏剧演出的特点和需要。戏剧冲突是形成戏剧性的一个重要因素。主要人物就是党支部书记和他儿子,场面是洪水中摇摇欲坠的大桥。在表演过程中,大桥可以由学生用肢体来搭建,狂风、洪水可以用薄布、薄纸片来搭建。

拥抱课本剧与戏剧:提升语文教学质量

课本剧是指把课文中叙事性的文章改编为剧本,以戏剧的形式进行表演的一种教学活动。在语文教学中,要大力倡导课本剧进课堂,提倡以课本剧为载体,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课本剧作为语文教学改革在课堂中的表现形式之一,通过音乐、舞蹈、美术、表演等多门学科的有机配合来表现课文内容,体现课文主题,刻画人物形象。

近年来,语文教学中越来越多地运用到了课本剧的形式,改变了语文课堂的传统风格,让学生通过编排、表演课本剧完成语文教学的任务,或是让学生依据课文编写剧本在文艺汇演中演出。教师要想引导学生把课文中叙事性的文章改编为课本剧,必须要了解剧本的特点,根据其特点编排出符合要求的课本剧。

1.戏剧的特点和课本剧的演出设计

戏剧是一种综合艺术,是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各种艺术的综合体。它通过演员装扮角色,在舞台上表演故事情节,塑造生动的舞台艺术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直接感染观众,发挥社会作用。具体特点如下:

第一,舞台性。舞台是戏剧的演出场所。古今中外的戏剧演出,一般都有供演员表演的舞台,既可以是露天剧场,又可以是室内剧场。舞台为戏剧表演提供场所,但舞台的空间是有限的,因此,戏剧中的生活场景与演员的表演都必须与舞台的空间和设备条件相适应。教师需要了解课本剧的舞台演出是在课堂上完成还是在课外完成。假如课本剧的舞台是教室,那么情节相对简单、人物较少的剧本可以让学生在讲台上表演,而情节相对复杂、人物众多的剧本可以把教室桌椅挪到墙边,空出教室。假如条件允许,教师可以在校园内开辟一块场地来带领学生开展表演活动。

第二,直观性。戏剧演出通过生动具体的舞台形象,直接感染观众而发生社会作用。它先是以演员的姿态、动作、对话、独白等表演,直接作用于观众的视觉和听觉;然后用化妆、服饰等手段进行人物塑造,使观众能直接观赏到剧中人物形象的外貌特征。同时,戏剧演出还常用布景、道具、灯光、音响等手段,在舞台上创造出具体的景物,直接展现出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营造氛围。课本剧的舞台布置相对简单,根据剧情设计一些道具、头饰、服饰即可,主要依靠学生个性化的口语表达和肢体语言的配合运用。

第三,综合性。戏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其特点是与舞台上塑造具体艺术形象、向观众直接展现社会生活情景的需要相适应的。人物的化妆、服饰,以及舞台的布景,需要绘画、雕塑和其他工艺美术;人物的对话、独白、歌唱,按照语言音乐美的要求,应具有节奏感,某些表情、气氛也需要音乐来烘托;演员的姿态、动作,按照形体美的要求,应具有一定的表演性。特别是歌舞剧,需要以音乐、舞蹈为主,并与其他艺术相配合。我国的传统戏曲具有更大的综合性,它包含着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等多种因素。

进入21世纪后,学校的现代化教学设施不断更新,教室里的多媒体设施基本可以为课本剧营造表演的氛围,音乐、画面、背景等元素都可以在网络上搜集。学生也可以运用生活中的废品,诸如纸皮、纸箱等,自己制作课本剧的背景。

2.戏剧文学的特点和课本剧的改编(www.daowen.com)

戏剧文学是供戏剧演出用的剧本。它是戏剧艺术的首要因素,也是舞台演出的依据。整个戏剧演出以剧本为基础,剧本必须适应戏剧演出的特点和需要。小学语文课本内容比较浅显,在改编过程中以保留课文原汁原味为主,突出主题,内容可以适当增添。

第一,高度集中地反映生活。戏剧受舞台时间、空间的限制,一出戏的演出时间一般为2小时左右,戏剧表演的空间有大有小。这种时空性决定了剧作家在创作剧本时,必须高度浓缩地反映生活,突出刻画主要人物,揭示现实生活的矛盾和冲突。因此,剧作家在考虑篇幅、人物、故事、场景时应尽可能做到集中、凝练,篇幅不宜过长,人物不宜过多,故事应单纯、生动,场景不宜变换频繁。

课本剧大多是改写,应选择适合话剧表演的课本,诸如叙事类课文中的童话、寓言、故事、叙事散文小说,以刻画人物为主,着重语言刻画、动作刻画。考虑到演出时间和空间的要求,改编的剧本故事要情节相对简单,人物较少,场景方便设置。例如,《两小儿辩日》(部编版六年级下册)一文,通过两小儿争辩太阳早晨和中午距离人们远近的问题,孔子不能判断谁是谁非的事情,体现了两小儿善于观察、说话有理有据和孔子实事求是的态度。这篇课文中人物角色有三个,场景有一个,非常适合做课本剧。

第二,强烈而富于表现力的戏剧冲突。“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戏剧冲突是形成戏剧性的一个重要因素。戏剧文学必须把人物放在激烈的内心冲突和尖锐的社会冲突中进行表现,而戏剧冲突主要表现为人物的性格冲突。性格冲突既包括人物与人物之间的性格冲突,又包括人物各自的内心冲突。曹禺的《雷雨》(部编版二年级下册)既注意了人物之间的性格冲突(外部冲突),诸如周朴园与鲁侍萍、繁漪、鲁大海之间的矛盾冲突,又写出了人物内心的矛盾冲突(内部冲突),并将这二者有机结合起来,人物个性十分鲜明。

小学语文课文篇幅比较短小,故事情节相对简单,在改编过程中,需要注意处理矛盾和冲突。例如,《桥》(部编版六年级上册)是当代作家谈歌写的小小说,讲述了一位普通的老共产党员面对狂奔而来的洪水,以自己的威信和沉稳,果断地指挥,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为村民们筑起了一座不朽的生命之桥的故事,表现了他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精神。这篇课文的矛盾和冲突都非常强烈,既有人跟自然(洪水)的矛盾,又有人(党支部书记)与人(儿子和求生的村民)的矛盾。主要人物就是党支部书记和他儿子,场面是洪水中摇摇欲坠的大桥。在表演过程中,大桥可以由学生用肢体来搭建,狂风、洪水可以用薄布、薄纸片来搭建。

第三,台词有动作性、个性化。剧本语言包括台词和舞台说明两个方面。剧本语言主要是台词。台词就是剧中人物所说的话,包括对话、独白、旁白。独白是剧中人物独自抒发个人情感和愿望时说的话,旁白是剧中某个角色背着台上其他剧中人物从旁侧对观众说的话。剧本主要是通过台词推动情节发展,表现人物性格的。台词是体现人物内心活动的主要手段。戏剧语言要有动作性,反映人物的意图,并影响其他人物做出相应的反馈;还要反映出人物的个性,充分地表现人物的性格、身份和思想感情,要通俗自然、简练明确,既要口语化,又要适合舞台表演。

一出戏的关键是台词,所以在编写剧本时需要注意人物的对话、独白、旁白的个性化,要考虑人物的语言在年龄、性别、性格、审美情趣上的差异,最终学会理解文学作品中的语言对人物形象刻画的重要性。例如,寓言故事陶罐和铁罐》说的是国王的宫里有陶罐和铁罐两个罐子,自视甚高的铁罐总是看不起陶罐,经常奚落陶罐,陶罐却总是谦卑地礼让。时光飞逝,王朝不复存在,宫殿也成了废墟,一天人们发现了成为古董的陶罐,而那个铁罐却找不到了,它已经氧化成锈蚀不堪的铁片了。这则寓言故事告诉人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课文重在语言和神态描写,既可以将全篇课文设计成课本剧,又可以挑选个别片段来表演。在台词编写上,无须做太多更改,陶罐和铁罐的对话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个谦虚,一个骄傲。台词简短明了,且富有个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