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复习记忆型
这一类提问方法比较简单,只要求学生用自己记忆的知识照原样来回答,而不需要其更深入的思考。经常运用这种方法提问,有利于巩固学生的旧知识。从信息论的角度来看,记忆的过程就是信息的输入、加工、编码、贮存、检索、提取的过程。每一个儿童都是记忆天才,恰当的提问可以让他们学会提取记忆中储存的信息。研究发现,对大多数5岁或6岁的儿童来说,熟悉的项目要比不熟悉的项目更容易记住。教师应该通过反复循环的方式帮助他们熟悉已经保存在其记忆中的信息。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里的内容依据儿童记忆的特点,在单元学习时都会集中一个训练项目,单元和单元之间也会有连续性,便于学生反复接触,形成较为固定的知识项。现在以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为例。单元导读中直接提示这是童话单元,由两篇教读课《去年的树》《在牛肚子里旅行》和两篇自读课《那一定会很好》《一块奶酪》构成。教师在使用教材时会感到困惑,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从一年级上册开始就安排很多童话了,为什么到了三年级上册才正式提到这种体裁?主要原因是低学段淡化了文体,把重点放在字、词、句上。因此,在研究完教材发现这个问题后,教师授课时一定要有意无意围绕童话要素来设计问题:故事内容是什么?主人公是谁?为什么主人公明明是动植物却会说话做事,还具有人的情感?引导学生建立关于童话这种体裁的认识,以后学生再碰到同样的课文难题就能将文体知识联系起来,并尝试自己解决问题了。例如,《在牛肚子里旅行》一课,童话里包含了一个关于牛是反刍动物的科学知识。教师可以这样设问:像这样讲解科学知识的课文我们都学过哪些?学生由此就会打开记忆的闸门,回想起小学一年级、二年级学习的科学类童话课文,诸如《小蝌蚪找妈妈》《我是什么》《植物妈妈有办法》等。这种方法可以将记忆串起来,实现知识的复现,并产生很好的效果。
2.铺垫型
铺垫型是指解决某一颇有难度的问题时,教师在提出问题之前,先将与这个问题相关的知识、背景加以概括或提示,让学生沿着已知与未知的联系去思考答案的方法。这种提问既强化了已知知识,又降低了未知的难度,加强了新感知材料同原有材料的内在联系,使学生的思维产生明显的倾向性。
宋代著名爱国诗人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描绘了恬静、安逸的乡村田园生活画面。对城市里的学生来说,大部分没有完整的乡村生活体验,甚至有些学生没去过乡村;对农村里的学生来说,大部分认识不到田园生活的好处。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在课前导入问题:看到“村居”二字,我们就会想到农村,你印象中的农村是怎样的呢?你有什么有趣的经历吗?这两个问题的设计联系到学生的生活经历,激发了他们的兴趣,活跃了课堂氛围,为理解这首词的境界做了铺垫。
3.理解型
理解型是指达到对文章更进一层的认识,这类问题设计的目的主要在于让学生利用自己所学知识理解文本。
《慈母情深》(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节选自梁晓声的小说《母亲》片段。课文讲述的是“我”在少年时代渴望得到一本心爱的长篇小说,想得整天失魂落魄,贫穷、辛劳的母亲不顾同事的劝阻,用龟裂的手指掏出了一大把毛票,毫不犹豫地给钱让“我”买书。“我”深感不安,用这一元五角钱给母亲买回来了一瓶水果罐头,结果遭到了母亲的一顿数落。尔后,母亲又凑齐了一元五角钱,“我”自此拥有了平生第一本小说。小说通过这件日常生活的小事,表达了深沉的母爱。小说教学要紧扣三要素进行,围绕这三要素设计的问题会比较有针对性,可以引导学生掌握读懂小说的方法。例如,教师可以问:“作者把母亲放到什么环境下刻画?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还可以问:“作者刻画母亲形象时用了什么特殊的句式?为什么?”
4.演示型
演示型是指教师在设计问题的时候,根据课文内容用实物展示的方式来激发学生思维的一种提问方法。
寓言故事《揠苗助长》相对来说是极具生活气息的,但是学生可能对于农作物不是特别了解。这该如何解决呢?教师可以一边借助多媒体展示稻苗、麦苗的图片,播放农民插秧的视频,一边提问:“你们认识图片上的事物吗?农民伯伯在田里忙什么呢?”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学生会发现稻苗、麦苗的成长过程离不开泥土,并能深刻地理解寓言故事的寓意。
5.递进型
递进型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设计问题的时候,将问题设计成不同层次,思考由浅入深、步步引导、层层推进的方法。我们可以欣赏窦桂梅老师在执教《圆明园的毁灭》(部编版五年级上册)时的精彩提问。
师:我看到你们的表情很复杂,正如刚才一位同学所说的:“心中的滋味复杂极了。”学习一篇课文,最重要的是要打开思路、学会思考。现在我们就要离开圆明园了。那么,请闭上眼睛,课前你们眼前出现的是废墟,是火焰,现在你们的心中,圆明园还仅仅是废墟,是火焰吗?圆明园在你心中是什么形象?
生1:圆明园是我们的耻辱。(www.daowen.com)
师:圆明园的大火早已熄灭,可是我们思考的脚步不能停止。有着五千年文明的中国为什么会被1万多名外国侵略者掠夺?圆明园烧掉的究竟是什么?毁灭的究竟是什么?永远也毁灭不了的是什么?也许今天的学习只是给你们打开了一扇小小的门,希望大家从这扇门出发,怀着更多的思考走向未来的人生。这才是这两节课学习的真正目的。
窦桂梅老师通过“圆明园在你心中是什么形象”及结尾处的一连串的问题,让学生从民族仇恨中走出来,并保持着理性的反思。教师对教材的深度挖掘和准确把握,使得本课教学的目标明确,对教材循序渐进的提问使学生的思想得到了升华。
6.追问型
追问型是指在某个问题得到学生的回答之后,教师再顺着其思路对问题紧追不舍,刨根究底地继续发问的方法。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后,不能仅仅追求或满足于一个正确答案,还要灵活地抓住学生回答过程中的“有利因素”,相机进行启发、引导,使学生的思维更加开阔,并获取更多的信息和知识。
《搭船的鸟》(部编版三年级上册)是一篇状物类散文,画面很干净,从动态和静态两个角度来描绘一只站立在船尾的小鸟。“我看见一只彩色的小鸟站在船头,多么美丽啊!它的羽毛是翠绿的,翅膀带着一些蓝色,比鹦鹉还漂亮。它还有一张红色的长嘴。”针对这段文字设计的问题为:作者描写小鸟抓住了它的什么特征?(颜色)还用了什么方法?(对比)产生了什么效果?教师连续提了三个问题,从词语的运用到方法的使用,学生可以从中领悟状物类散文应该从哪个角度去写。
7.评析型
评析型问题是在学生理解文本的基础之上设计的问题,这种问题的解答,在文本中是无法直接找到答案的,需要学生在字里行间乃至从相关的知识补充材料中去判断、推理、求证解决的方法。这是提问技能中的最高层次,因为它要求学生对课文进行欣赏、鉴别、评论。而这种类型的提问方法,无论是对培养学生的语感、创造性思维,还是对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写作能力,都极为有益。教师在提问过程中,要有意识地设计这一类型的提问。
以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为例。该单元导读中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揭示了单元的主题。《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讲的是周恩来读书时候的故事,教师读完故事可以让学生展开讨论:少年周恩来是一个怎样的人?怎样理解“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深刻含义?深入理解课文,激发爱国情感。《梅兰芳蓄须》讲的是艺术大师梅兰芳拒绝跟日本人合作的故事,教师可以紧扣单元主题设问:怎样看待艺术大师的这种行为?目的是让学生理解,作为一个艺术大师,拒绝日本侵略者的行为是他出于爱国目的的选择,这是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的底线。
8.梳理总结型
在课堂上,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对本节课所学知识(包括与之相关的之前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和总结,可以帮助学生理清思路,系统地掌握知识,为运用做准备。这种梳理可以是层次结构梳理,也可以是全文梳理,还可以是单元梳理和总结。
以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为例。这个单元的主题是“一花一鸟总关情”,围绕这个主题安排有写“一花”的《桂花雨》,有写“二鸟”的《白鹭》《珍珠鸟》,还有写植物种子的《落花生》。
(1)段落层次梳理:针对一个段落。例如,《珍珠鸟》第九自然段:“渐渐它胆子大了,就落在我的书桌上。它先是离我较远,见我不去伤害它,便一点点挨近,然后蹦到我的杯子上,俯下头来喝茶,再偏过脸瞧瞧我的反应。我只是微微一笑,依旧写东西。它就放开胆子跑到稿纸上,绕着我的笔尖蹦来蹦去,跳动的小红爪子在纸上发出嚓嚓的响声。”这是作者和珍珠鸟互动最精彩的段落。学生可以先朗读,随文识字,之后分析段落的层次:作者跟珍珠鸟有几次互动?(三次)这三次互动之间有什么关系?(时间推进)抓住珍珠鸟什么特征来写?(动作)用了哪些动词?(落、蹦、俯、偏、跑、绕等)教师汇总式的梳理可以放到段落学习结束后:“这个段落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来写‘我’和珍珠鸟的关系?”教师也可以将其放到段落讲解前:“这个段落从哪几个方面来写?请同学们阅读并梳理一下。”
(2)课文内容梳理:针对一篇课文。例如,《落花生》一课,教师提问:“这篇课文按时间顺序写了种花生、收花生、品花生三个环节,重点写了哪一个环节?从哪里看出来的?为什么突出这个环节写?”教师梳理课文层次后,接着进入新问题,引导学生学会看课文,提高其阅读能力。
(3)单元梳理:针对整个单元的课文,做一个汇总。教师提问:“本单元以动植物为题材,或是围绕这些动植物叙述,或是描绘它们的外形,真实地展示了一幅一幅美丽的画面。请同学们梳理汇总,作者是从什么角度写动植物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