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百变香袋:花布制作的美丽药物饰品

百变香袋:花布制作的美丽药物饰品

时间:2023-07-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无论世事如何变迁,关于香袋这个词语的记忆,将永远留在人们脑海中。采用各色花布做成的香袋,不仅漂亮诱人,而且具有药物疗效。图4—1为粽子香袋。信息库香袋又称荷包、香囊、香桶等,是古代汉族劳动妇女创造的一种民间刺绣工艺品,是一种盛有香料的饰物。在汉族民间,端午节有佩戴香袋的习俗。每逢夏历五月初五端午节,儿童将香袋挂在胸前,用来驱除邪恶。

百变香袋:花布制作的美丽药物饰品

走进布艺

小时候,在端午节前夕,大人们总会买一些艾叶、蒲草,于端午那天的拂晓时分,扎成一束,高高悬在大门的两边,用以辟邪驱虫,再把亲自做的各种款式的香囊挂在我们的身上。然而,如今这种代代相传的风俗却几近消弭,即便在边远的农村,也很难再寻觅那种延续千年的民俗风情了。传统文化的流失让人神伤,正如世风不古,淳朴沦丧一样,让人惋惜不已,痛心疾首。

无论世事如何变迁,关于香袋这个词语的记忆,将永远留在人们脑海中。采用各色花布做成的香袋,不仅漂亮诱人,而且具有药物疗效。它内含的雄黄,总是有种让人一闻就永远不能忘却的味道,那种味道从四面八方扑来,浸入身体的每个角落,使你通体透畅,把玩不已。

展示厅

图4—1

绣有福字的红色织锦缎配上大红如意结,营造出华丽、吉祥的气氛。把作品悬挂在客厅橱窗里,让人心旷神怡。图4—1为粽子香袋。

信息库

香袋又称荷包、香囊、香桶等,是古代汉族劳动妇女创造的一种民间刺绣工艺品,是一种盛有香料的饰物。它是以男耕女织为标志的农耕文化的产物,是越千年而余绪未泯的汉族传统文化的遗存和再生。在汉族民间,端午节有佩戴香袋的习俗。香袋与琼瑶、玉环、香帕等,为古代人重要的佩饰之一,用以辟秽恶之气,也作装饰品。每逢夏历五月初五端午节,儿童将香袋挂在胸前,用来驱除邪恶。

先在彩绸上绣制出各种古老神奇的图案纹饰,并缝制成形状各异、大小不等的小绣囊,然后装上多种由具有浓烈芳香气味的中草药研制而成的细末,一个香袋便产生了。早先的香袋是一个长方形的纸包,外面印制关公或者钟馗的彩色神像,后来渐渐演变成用各种彩绸和彩布缝制的金锁、桃子、生肖动物等。还有一些地区用硬质马粪纸裹成各色小粽子,外面编织各种彩色丝线,内置多种香料或独瓣大蒜和葱头,以达到驱邪避毒的功效。从清朝开始,人们制作的香袋其形状逐渐趋小,内置的香料品种也越来越多,但放置最多的是雄黄,被称为雄黄香袋。

实例介绍

1.图4—2:裁剪一块8厘米×16厘米的写有福字的长方形织锦缎布片。

2.图4—3:将布料对折并正面相叠,用回针缝合两边。

3.图4—4:翻转布袋。

4.图4—5:用镊子整理四角。

5.图4—6:装上腈纶棉和香粉。

6.图4—7:将其中未缝合的一条边撑开再对折。

7.图4—8:折边对齐。

8.图4—9:使用暗藏针缝合,如意结放在角上。

9.图4—10:最后用金色的丝线将粽子香袋的腰捆绑两圈,一个漂亮的织锦缎粽子香袋就完成了。

工作室

一、心形香袋的制作探究(可用多种方法)

1.工具

剪刀、手缝针、镊子。

2.材料

织锦缎布料、不织布、棉布。

3.活动步骤

1.图4—11:裁剪一块8厘米×16厘米的布片。

2.图4—12:对折画出缝头,缝合一条边。

3.图4—13:翻转过来,折合成三角形,缝合线在中央。

4.图4—14:线由里面穿出,缝上珠子和流苏。

5.图4—15:将中国结放置中央缝合,中国结的两根线头一根在缝合线的左边,一根在右边。

6.图4—16:填塞粘有香粉的棉花,不能太满。

7.图4—17:将毛边向内翻,用缝针缝合一边的口。注意不要缝得太稀,否则抽紧后不会有褶子。

8.图4—18:缝到尖角处抽拉与中央缝合,半个心便成形了。

9.图4—19:继续缝合另一半,方法同上。

二、金鱼香袋的制作探究(年年有余)

1.工具

7号手缝针、胶枪。

2.材料

黄色织锦缎、棉线、绳带、玩偶眼睛、流苏、腈纶棉、香料。

3.活动步骤

1.图4—20:将边长为15厘米的正方形裁剪成两个等腰三角形。

2.图4—21:对折并画出0.8厘米缝头。

3.图4—22:对折并缝合等腰三角形一边和挂绳,并固定流苏。

4.图4—23:翻转布袋,填充腈纶棉和香料,距离底边5厘米处画条平行线并用缝针缝合。

5.图4—24:抽紧线,调整头部形状,使之成形。

6.图4—25:制作动物的眼睛。

7.图4—26:用胶枪装上眼睛。

8.图4—27:制作完成的金鱼香袋。

三、蝴蝶香袋的制作探究

1.工具

7号手缝针。

2.材料

不织布、棉线、丝线、挂绳、腈纶棉。

3.活动步骤

1.图4—28:画出蝴蝶的纸样

2.图4—29:在不织布上裁剪蝴蝶的前片和后片。

3.图4—30:用缲针固定蝴蝶的身体和翅膀,再用轮廓绣在前片绣出蝴蝶身体的花纹。

4.图4—31:用锁针缝合一周,并填充腈纶棉。

5.图4—32:收口,装上挂绳,作品完成。

四、万代盘长香袋的制作探究

1.工具

7号手缝针、气消笔。

2.材料

不织布、棉线、丝线、挂绳、腈纶棉。

3.活动步骤

1.图4—33:根据万代盘长香袋的纸型剪下不织布料。(www.daowen.com)

2.图4—34:用缲针将绿色布片固定在前片上,再用气消笔画出装饰花纹。

3.图4—35:用轮廓秀绣出花纹图案,填充腈纶棉,锁针缝合一圈。

4.图4—36:装上挂绳,作品完成。

五、福袋的制作探究

1.工具

绣花针、7号手缝针、绷架。

2.材料

真丝布(色丁布)、棉线、丝线、中国结、流苏、腈纶棉。

3.活动步骤

1.图4—37:使用绣花绷架在色丁布上绣图案。

2.图4—38:根据福袋的纸样剪下前片和后片。

3.图4—39:准备好粉红色中国结和流苏

4.图4—40:用木夹固定布片,用锁针缝合福袋。

5.图4—41:将中国结和流苏置于福袋下方位置,绳结线穿在流苏中并打结固定。

6.图4—42:福袋完成。

留言板

请你从造型设计、选用针法以及配饰搭配等方面谈谈自己制作香袋的经过。

知识拓展

一、心形香袋的制作探究

请说出这些不同款式心形香袋的制作方法。

二、香囊的材料

1.香囊的材料

主要有苍术、山柰、白芷菖蒲藿香、佩兰、川芎、香附、薄荷、香橼、辛夷、艾叶、冰片等,还可以适当加入苏合香、益智仁、高良姜、陈皮、零陵香等药材。

2.香囊囊体

可采用单面绒布等布面材料,囊体可根据需要做成多种造型,如吉祥物、生肖动物、卡通人物等。

“传统香袋的制作”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1.知道香袋制作(反面缝制)中常见针法的特点和作用。

2.根据不同造型作品,能选择不同针法与材料。

3.知道根据袋身颜色,选择合适配饰的一般方法。

4.知道袋身返口的缝制方法。

说明:依据课程标准和创智课堂的教学理念确定学习目标。根据课程内容、学生情况、学校情况确定学习目标。

二、教材的作用与地位

劳技学科的课程标准提出学习要求:“通过制作多种布艺小作品,学会手工缝纫基本针法,培养创新意识和审美情趣。”由于传统的教学观念根深蒂固,不少教师在教学中能够较好落实手缝针法的教学目标,而对创新意识和审美情趣的培养往往忽视,出现了重技术轻情感,重结果轻过程的现象。显然,这种现象不符合创智课堂的精神,不适应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改形式。

“传统香袋的制作”是自编校本教材《中华布艺手工篇》中第四单元内容,其中包括“香袋的由来”“实例介绍”“香囊材料”三部分,试图运用鉴赏、比较、分析、讨论、体验等教学方法,将单一传授手缝技术技能的课程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融合,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感悟,强化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艺术素养和创新精神。

三、学生情况

“创智课堂”的核心要素中指出:创智课堂是一种学习环境的创新,是一种促进学与教革新的生态环境。它通过构建教与学的新时空,从而超越了传统上视教学为发生于教室这一有限时空中的事件。“传统香袋的制作”一课,我打破了学段和地域的框架,将控江高中生与我校学生合并起来上课,这种独特的授课对象模式是我从未尝试过的挑战。高中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属于理论型,已能在头脑中进行完全属于抽象符号的推导,能以理论作为指导去分析、解决各种问题。而初中生的逻辑思维发展还是经验型的,在思维过程中,具体形象成分仍然起主要作用,他们在进行抽象逻辑思维的时候,常常还需要具体的、直观的、形象的感性经验的支持,否则就会出现理解、判断、推理上的困难。基于两种不同特点的思维发展状况,我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发扬各自的优势,取长补短,达到互补的学习效果。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多参与创造性学习活动的机会和实践,为了大家交流方便,我建立了微信交流平台,学生可以畅所欲言。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了提升。

四、学习重点

香袋的制作方法。

五、学习难点

选择合适的针法与返口缝制。

说明:“香袋的制作”是通过对缝针、回针、缲针的复习,引出香袋的制作技术。通过交流、分析、体验等活动,学会从布料、形状、针法、装饰等多角度设计香袋作品,为学生形成设计思路作铺垫。为突破难点“选择合适的针法与返口缝制”,设计了学生作品交流的教学环节,为学生能设计与制作香袋提供了思维的方法。学生通过亲自制作与体验,尝试将三种手缝针法,迁移至各种香袋的缝制中,通过交流与评价,引导学生探究三种针法的特点,有利于学生形成技术思维。

六、学习过程

(续表)

七、教学片断实录

【活动三教学片断】关键词:探究

(屏幕展示同色相拼心形香袋制作全过程)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心形香袋的制作方法吗?

生:心形香袋的品种有很多。老师您指的是哪种心形香袋?

师:同色相拼心形香袋的制作过程。请看图片:首先裁剪一块8厘米×16厘米的布片,对折布片,缝合其中一条边。翻转过来,折合成三角形,缝合线在中央。线由里面穿出,缝上珠子和流苏。

师:同学们想一想,线为什么一定要由里面穿出?

生:如果由外面穿到里面,正面就会露出线头。

师:回答非常正确,我们所有的布艺作品正面都不能露出线头。

师:接下来将中国结放置中央缝合,中国结的两根线头,一根在缝合线的左边,一根在右边。动动脑筋,为什么要这样摆放呢?

生:这样缝制可以将中国结固定在中央位置。

师:对的。填塞粘有香粉的棉花,不能太满。将毛边向内翻,用缝针缝合一边的口,注意不要缝得太稀,否则抽紧后不会有褶子。缝到头上与中央缝合,半个心便成型了。继续缝合另一半,方法同上。

师:同学们,在进行返口缝制的时候,我们采用的是什么针法?为什么会采用这样的针法?

生1:缲针?

生2:回针?

生3:缝针?

师:正确,是缝针。为什么心形香袋返口处使用的是缝针而菱形香袋返口处用的是缲针?

生:因为袋身返口缝制中,一般使用缲针缝制,但心形香袋要进行收褶抽紧处理,所以要使用缝针。

师:你们说的都很有道理,现在你们学会制作了吗?

生:会了。

师:此外老师还收集了家长制作的三种不同的心形香袋,我们在此香袋的基础上继续进行制作探究。

(PPT展示① 双色相拼 ② 单心心形 ③ 双心心形三种类型的心形香袋)

师:你们发现三种香袋有什么不同?又有什么规律可循?高中的大哥哥和大姐姐们可以从立体几何的角度,与学弟学妹们互相讨论。

(小组进行讨论)

生1:老师,我发现了布料的颜色有单色和双色之分。

生2:老师,我们发现香袋的心形的数量有不同,由1个变成了2个。

生3:我们发现香袋有相拼和不相拼两种款式。

师:你们的观察非常仔细,小组讨论也很激烈。看来要使用立体几何的思维方式来探究心形香袋的制作方法。

生1:双色相拼的方法很简单,裁剪两块大小相同、颜色不同的正方形布片,缝合互相垂直的两条边。其他制作方法同上。

生2:单心有两种制作方法。同色相拼的反面就是单心香袋,也可裁剪一块正方形布片,对折成三角形,其他方法同上。

生3:双心香袋制作起来比较困难,裁剪一块长方形布片,对折,使用缝针缝合中间并进行抽拉。然后同样采用缝针抽拉的方式缝合两边,向中间位置分别进行抽拉。

师:看来同学们已经研究出了同色相拼心形香袋的衍生作品的制作方法。其实心形香袋的品种还有很多,等着你们去继续思索和探究。老师只是给予你们一种思维方法,希望在下面的制作中为你们所用。

八、教学点评

1.突破学段限制,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时空

日本著名教育家佐藤学所著的《学校的挑战——创建学习共同体》一书中,有这样一段描述:学习是同新的世界的“相遇”与“对话”,是师生基于对话的“冲刺”与“挑战”……因此,我们一直在思考,什么样的课堂是“创智课堂”?师生之间如何“相遇”或“对话”?是师生之间的交融,抑或教师富有智慧的引导,还是学生智慧火花的绽放,或者应兼而有之。其中,宽松和谐的学习时空的创设是基础,也是创智课堂实践的应然之道。

在2015杨浦区创智季展示活动暨“创智手工沙龙”启动仪式中,我们做了一次尝试。控江中学的高中生和二十五中的初中生集聚同一个学习时空,学习制作传统香袋。不同学段,学生知识水平、理解能力各不相同,能够产生我们想要的化学反应吗?课堂现场的生成让我们松了一口气,傅老师提出的问题“你们发现三种香袋有什么不同?又有什么规律可循?高中的学哥学姐们是否可以从立体几何的角度,与学弟学妹们一起讨论呢?”引发了同伴间的沟通和交流,学生和谐共处、各展所长。我们追寻的宽松、愉悦、和谐的学习环境淋漓尽致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2.采用问题导入,引导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

新的课程理念一直在强调“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在其中扮演何种角色?此中,如佐藤学先生所描述的,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应是这样一种师生关系。“教师应虚怀若谷地倾听并细致入微地接纳每一个学生的疑问与困惑,串联每一个学生的发现和创意,尊重每一个学生的思考。”因此,课上,教师应采用多种手段使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学会与同伴的合作,以有趣多变的手段来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不仅仅是“授之以鱼”,更为重要的是“授之以渔”,使学生“会学”。要让学生不仅学会知识和方法,更重要的是能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本节课上,傅老师始终以问题导入,强调在动脑中学习,通过“同学们知道心形香袋的制作方法吗?”“想一想,线为什么一定要由里面穿出?”“中国结两根线头一根在缝合线的左边,一根在右边,为什么要这样摆放呢?”等问题,引导学生交流、讨论、共同分析,使学生不仅能发现问题,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还能在相互合作的过程中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整堂课教师有意识地进行创意铺垫,引导学生在学习时不断思考“怎样做?”“为什么?”从而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分享智慧,尝试变化,探索“创智课堂”。

3.巧选内容主题,渗透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

课堂教学是师生交互活动的过程,这些活动包括情感交流、教学语言、教学行为等。其中,教学内容主题的选择尤为重要,特别是拓展性课程,教师在编制教材内容时应该有中华传统文化传承的思考。从本课来看,教师将手工香袋制作作为教学内容主题,有利于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感悟,强化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最终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艺术素养和创新精神。

学习是学生对意义的内省建构,而不是把教师呈现的意义进行处理和内化。因而教师的责任并不在于“上好课”,而在于实现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权,最大限度地提升每一个学生的学习。今天我们迈出了“第一步”,在这里,学生之间的“对话”得以苏醒;在这里,拥有了相互尊重、相互倾听的师生关系;在这里,形成了包容差异、尊重差异的“和而不同”的教育世界。于此,“创智课堂”的美好愿景指日可待。

杨浦区教师进修学院 李 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