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苏轼的内心和文章:寻找空明之道

苏轼的内心和文章:寻找空明之道

时间:2023-07-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苏轼内心是这样的“空明”,他的文章是不是也“空明”呢?

苏轼的内心和文章:寻找空明之道

生:老师,不是说“文如其人”吗?苏轼内心是这样的“空明”,他的文章是不是也“空明”呢?

师:你提了一个极好的问题,让我们再来品读课文。

生:本文虽然只有八十五个字,可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记叙要素俱全,简洁明了。

生:本文虽只一段,但是,先叙事,再写景,后议论,脉络清楚,层次分明。

生:写景一句虽不见“月”字,可处处突出月色澄澈,是既“空”又“明”。

生:全文直接写“乐”只两句,细读感觉“乐透纸背”,是“空明”吧。

师:好一个“乐透纸背”,具体说说看?

生:为“月色入户”而“欣然”,进而“寻张怀民”共享快乐,“相与步于中庭”其乐融融,因沉醉在“如积水空明”的月色中,竟然误把“竹柏”当“藻、荇”。我想象二人就像水中鱼一样快乐。

生:我读“盖”字,似乎听到苏轼在兴奋地大喊。

生:细细品读“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我仿佛看到苏轼自鸣得意与自豪的神情,甚至感觉他有点除我二人外无人能够欣赏“空明”月色的自负。(www.daowen.com)

生:我感觉苏轼的“乐”,就像“水中藻、荇”一样清晰,随处可见。

生:感觉本文好像浸泡在“空明”的月色中,读着读着不知不觉地身心融入月光,与作者一样快乐。

师:本文紧扣“月”字,突出“乐”字,的确“空明”。我们如何看待做人与做文的关系?

生:心胸如积水般空明,才能有闲情逸致,发现“空明”月色,进而写出“空明”的美文。

生:人闲文空明。

生:心“空明”则文“空明”。

生:心“空”文自“明”。

师:(板书“心‘空’文自‘明’”)让我们再次朗读,体味本文月“空明”、人“空明”、文“空明”的特点,以及人与文的关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