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火车背影与别人目光:父爱的无言呵护

火车背影与别人目光:父爱的无言呵护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上海市松江一中王志成师:课前很多同学都有一个困惑:父亲和我告别时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火车车厢里怎么可能没人呢?“怕他看见”是因为怕他又要和我唠叨没完;“也怕别人看见”是会让别人觉得父亲对自己这么好,自己太不懂事了。自然从“背影”说起。

上海市松江一中 王志成

师:课前很多同学都有一个困惑:父亲和我告别时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火车车厢里怎么可能没人呢?他为何要这么说?这节课,我们就来尝试解决这个问题。

生:可能真的没什么人吧,冷清。

生:我倒是觉得他应该是想说“里边没人看见”吧。

师:你有什么依据吗?

生:我觉得父亲这样说,是说“没人看见,孩子,你就不要有顾忌了”。

师:“我”为什么有点嫌父亲呢?

生:“我望着他走出去”,用的是“望”而不是“送”,是因为“我”觉得父亲灰头土脸的样子让我脸上有些挂不住。

生:是呀,你看父亲把橘子放在我的皮大衣上,“扑扑身上的泥土”,他的样子让“我”觉得与“穿皮大衣”的“我”是多么不协调呀。

生:“我”赶紧去“搀”他,而不是把他手里的橘子接过来,是不想让别人觉得自己不孝顺,也可能是怕橘子会洒落一地,但似乎又有点儿嫌脏的意思。

生:即使我自己本来要去买橘子,也是出于认为父亲“是一个胖子”的缘故,嫌他买东西太费事,而并非真的心疼他。

生:我还找到,前面父亲买橘子时的吃力让我流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怕他看见”是因为怕他又要和我唠叨没完;“也怕别人看见”是会让别人觉得父亲对自己这么好,自己太不懂事了。

师:还从哪里看出“我”觉得父亲很烦?

生:“我”觉得父亲为了小费的多少和脚夫讨价还价,还有反复嘱托“我”要照顾好自己。

师:觉得不够大气,太啰唆了,是吧?

生:是的。

师:那从哪里看出父亲对我无私的爱呢?

生:比如买橘子时,他连买一个袋子的钱都不舍得花,却舍得给我去买“朱红”的橘子。

生:还比如他蹒跚地去买橘子,回来时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皮大衣上,能想象出他累得已经有些气喘吁吁了。

生:还有父亲忍受着失去母亲的痛苦,却鼓励、安慰“我”不要难过,要充满信心。

生:父亲送“我”时总是放心不下,一再要求送我去。

师:父亲对“我”的无私付出,并没有得到“我”的理解与回馈,反而以不经意间的行为让他察觉到儿子的“冷淡”,父亲心里肯定很难受,接下来的“流泪”和之前有何不同?

生:之前看见父亲为“我”买橘子而流泪,是心疼、不忍。当父亲消失在茫茫人海时,“我”意识到自己之前的表现让父亲很失落,这时的眼泪充满了深深的愧疚与自责。(www.daowen.com)

生:当读到父亲寄来的那封信时,再次想到父亲是因为自己才“膀子疼痛厉害”,而自己当时却是那么不懂事、那么不理解父亲,内心那么虚荣,以至于他晚年时,受了那么多的苦。

生:即使这样,“我身体平安”,父亲还是要“我”不要挂念,但“我”听来,却如一根根针刺入身体,满心的内疚之情油然而生。

生:如果“再能与他相见”,我一定好好孝顺、回报父亲,弥补曾经留下的诸多遗憾。

师:如果再次重现“买橘子”的场景,“我”会怎样做呢?

生:“我”一定会认真听父亲说的每一句“唠叨”。

生:“我”一定会为父亲做一件大衣,帮他抵御寒风的侵袭。

生:“我”一定不让他再替自己买橘子,而是将买好的橘子剥好给他吃。

生:“我”一定会把他搀送出车厢,关切地说一声:“爸爸,你要多当心身体!”

生:“我”一定不会再让父亲为自己操劳,要让他安享晚年。

师:父爱如山,尤需珍视;亲情无价,懂得感恩。

主持人语

欲说当年好困惑

肖培东

少时读《背影》,总有层层疑惑,写的无非就是送别买个橘子,怎么就会成了中国写父爱的典范之作,甚至被称为“天地间第一等至情文学”?而当岁月流转,慢慢经历了人世沧桑,渐能明白林语堂先生说的“无字之书”了,才知道这淡淡的笔墨中竟蕴含着如此动人心弦的力量。那悲凉的基调,那对父亲深切的怀念和记忆,那笔端流露出的至情,都会让你很容易地想起龙应台《目送》中的最后一句:“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真情,真感,真文!

可是,我们必须追,追住这样的背影,用我们的语文课堂,和孩子们一起!

《背影》从何说?自然从“背影”说起。“我与父亲不相见已有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作者选择了“背影”这个最佳表现角度,以简练、精粹的语言把它转化为深具艺术美的一篇佳作。“背影”里写出了“可贵的性格”(朱自清语),父亲的慈爱和迂执,艰难和努力,困顿和挣扎,都凝聚在背影上;父子之间分离时深沉的爱也倾注在这一点上。

教学此课,教师应该也必须去挖掘“背影”中蕴藏的浓烈而又复杂的感情。除了从父亲穿过铁道,爬上月台买橘子的细节描写中体味出慈父深情,教学中,“背影”还有很多可品之处。蔡鸿菲老师通过“背影”这一线索,引导学生熟悉并梳理了文章的内容,这是看出了“背影”在全文中的结构作用。但这篇文章的线索,只有“背影”吗?蔡老师这轻轻一转,转至“背影”里潜隐着的情感,让学生从“背影”外走进“背影”里,从“背影”的相关描写走向“背影”里包裹的故事和深情。既能读出父亲对“我”的爱,又能感悟到“我”对父亲的感情,更能真切地感动于父子间情感隔阂的消解。在祸不单行、阴霾笼罩的日子里,父亲用无微不至的关怀让远行的儿子几番落泪,而这用“背影”架构散文也让读者动容,但如果细细品味,我们才知道文章的线索其实有多条,而我们熟悉的“背影”竟然是其中最表层的线索。对线索的寻找,也要关注“草蛇灰线”,这样才能真正读懂属于作者本人的文章。孙绍振先生认为,这“背影”是“不平衡的父子之情转化为平衡的关键,忽略了这个词语的内在含量,就无从把握《背影》的情感特点”。

《背影》从何说?就必须从承载着“背影”的词语或句子中寻到情感变化的密码来。曹雪芹老师教的是最朴素的《背影》,他从语言中读出情感的变化,通过对语言的品析理解走进作品的情感世界。触摸文本,咀嚼语言,悉心体会,发掘内蕴,尤其是要唤醒那些潜伏在文章深处的文字语言。不是教师一味去讲,而是教会学生去读、去挖掘,这样,语文的生命才能融入主体参与下不断生成的语境和流动的语流之中。“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读“唉”,读“现在”“那时”,读“真是”“太”,曹雪芹老师引着学生读懂语言艺术的内蕴,也走进了作者的内心。这样的阅读教学,最终带来的才是“朱红”一片。

《背影》从何说?一封家书情难忘。朱自清曾说:“我写《背影》,就因为文中所引的父亲的来信里的那句话。当时读了父亲的信,真的泪如泉涌。我父亲待我的许多好处,特别是《背影》里所叙的那一回,想起来跟在眼前一般无二。我这篇文只是写实……”这段话道出了《背影》的写作缘由、描写重点和写作特点等,自然可以作为理解文章的钥匙。陈涛老师就是用这封家书激活了他的课。先是读出书信中的“父亲”形象以及流淌在书信中的父子故事,接着去猜想儿子收到父亲那无法说清却又感怀于心的家信时的感受,而当“背影”浮现在课堂上时又顺“影”至情,丝丝入扣,环环相连。父亲单向发出的家书,最终成了引发父子情感双向互动的触媒。

《背影》从何说?父亲写在信笺上的话要关注,父亲送行时几句叮嘱的话同样不能忽视。孙绍振先生说:“《背影》的动人之处,不仅是父子之情,还在父子之情的动态转化。”情感和情感的动态转化,我们是可以从父亲的话里感知的。“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这句话里有父亲的隐忍、父亲对我的劝慰,更有父亲面对困境时的气度与力量。杨增强老师就是这样抓住文中父亲送儿子上车过程中说的几句话,通过细细的品析,带领学生走进父亲的内心。镜头里学生去想象父亲没有说出来的话这一环节最是精彩。为了叙述简明和文字简约,《背影》轻易不使用对话,有些地方是把对话用叙述的方式表现出来的。这样一想象,父亲的砍价,父亲的叮嘱,父亲的悲苦,原来自成曲调。王志成老师的镜头,是紧扣父亲说的一句“进去吧,里边没人”而有层次地展开。火车车厢里怎么可能没人呢?他为何要这么说?理解经典文本,就是回到历史的语境中去。“里边没人”,最初真是“我”心里没“父亲”这个人啊!对这一句话的细读,我们就能读到父亲深沉的爱,也能读出作者的愧疚与自责,《背影》里蕴含着的“不可言说的复杂的矛盾”也渐渐浮出水面。

悠悠岁月,欲说当年好困惑,亦真亦幻难取舍。《背影》中的感情是这样的,我们读《背影》又何尝不是这样?《背影》从何说?途径自然还有很多。但这篇我国现代散文的经典之作,它感人的力量从何而来,一堂课,一个镜头,自是无法说尽那背影中的困惑。陈日亮先生说:“《背影》所传达出来的‘沧桑感’是沉重的,它潜隐在作品的字里行间。”那么,我们能不能说,它还潜隐在我们成长的岁月里,我们历经的风雨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