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多层线索揭示《背影》中的动人故事

多层线索揭示《背影》中的动人故事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当父亲年老,来信谈及“大去之期不远”时,由于“隔阂”而造成的父子疏远、不相见的痛苦,让朱自清忍不住流泪,想起父亲的“背影”,最终“心结”释然,写下了这篇《背影》。

福建厦门市第六中学 蔡鸿菲

师:刚才,我们通过“背影”这一线索,熟悉和梳理了文章内容。那这篇文章还有其他线索吗?

生:“父亲对我的爱”也应该是线索。

师:嗯,能说一下理由吗?

生:老师,你说过在散文情感是很重要的。

师:很好,你关注到了这篇文章的体裁是回忆性抒情散文。结合文章内容,你能再解释一下吗?

生:“父爱”也是贯串全文的,只不过不如“背影”明显。在文中父亲很忙,但还是要送行;他和脚夫讲价,帮“我”选椅子,用紫毛大衣铺好座位,叮嘱“我”小心,嘱托茶房照应;肥胖的父亲努力爬月台买橘子……这些都体现了父亲对作者的爱。

师:好,其他同学同意吗?

生:我认为“我对父亲的情感”才是文章的线索。

师:你关注到了“作者情感”在文章里的地位。

生:体现在作者的几次流泪中。比如,在徐州见到父亲时,看到父亲爬月台时,父亲背影混入人群找不着时,甚至看到父亲的来信时,我都流下了眼泪。所以线索应该是“我对父亲的情感”。

师:有道理,并且你很敏锐地找到了作者对父亲情感的“载体”——眼泪。那这“眼泪”中蕴含了什么“情感”?仅仅是儿子的感动吗?

生:应该更是对父亲的理解吧。

师:很好,你的认识向前推进了一步。文章里“现在”的“我”对父亲的理解是怎么贯串全文的呢?

生:在第2、第3段中:面对不幸,“我”没有给父亲什么安慰,却得到了他的安慰——“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生:在第4、第5段中:我对父亲的行为不以为然,“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www.daowen.com)

生:第6段中令“我”最不能忘记的是“背影”;第7段中,理解他“少年出外谋生,独立支持……老境却如此颓唐……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等,这些都是“我”对父亲的理解。

师:这样看来,“对父亲的理解”的确可以视为贯串全文的线索。同时,我在大家的阐释中,听到“他待我不同往日”等,似乎可以感受到父子之间存在隔阂。大家还能发现其他“蛛丝马迹”吗?

生:作者在第1段中写到“不相见已两年余了”。“不相见”,感觉是故意的;而“已”字有“无奈”的味道——想见又不能见的感觉。

生:父爱可以体现在很多方面,难道只有一个买橘子的“背影”最不能忘记吗?

师:看来,好像是在特定的父子关系下,才“最不能忘记”。具体说说看。

生:明明“我”已经二十岁了,北京也去过两三次,父亲却还是要送;并且关心备至……这也太把“我”当小孩了。

生:作者对于父亲买橘子的确是应感动,但这么容易流泪,好像也有其他原因。

……

师:大家找的这些的确显得不合常理,好像父子之间存在隔阂,而父亲想要努力消解隔阂。这些文字给我们留下了隐约可循的线索。为了解决这些不合理之处,我们再回到第7段,看有无新的发现。例如,“父亲和我东奔西走”,父子二人之间,可能沟通——

生:他们相互沟通的机会可能比较少。

生:书上写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这种情况下两人的心情也应该不会太好,容易产生矛盾。

生:“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看出父子之间矛盾很深。所以,父亲送我时的“过分”关心,应该是在试图消除父子间的隔阂。后来,可能由于种种原因,矛盾继续加深了。

师:解释得好!朱自清与父亲之间的确是因为父亲的娶妾、工资、家庭负担等,隔阂愈发加深。当父亲年老,来信谈及“大去之期不远”时,由于“隔阂”而造成的父子疏远、不相见的痛苦,让朱自清忍不住流泪,想起父亲的“背影”,最终“心结”释然,写下了这篇《背影》。所以,就文章的线索而言——

生:“父子之间情感的隔阂”也是文章的线索了。

师:嗯,通过刚才围绕“线索”进行的探讨,我们发现《背影》这篇文章,最表层的线索是“背影”,深层的线索是“作者对父爱的理解”,更深层的线索是“父子间情感隔阂的消解”。这也启发我们今后读类似的散文时,可以通过寻找线索,尽量还原作者的本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