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从背母亲到移植,透过文字感受生命之美

从背母亲到移植,透过文字感受生命之美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大家看,这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表现。作者曾经有过背母亲的经历,所以,这里只不过移植了一下而已,表现力更强,这是艺术。”一句三“听”,写出了处在生命之链的关节上的美好的感情与坚实的责任,也让我们看到了学生因品味语言而构建出的自由的审美经验世界。同样是课堂热词,夏玉桥老师则从“背”字出发,品文意、品文趣、品文理,让学生主动发现《散步》的妙处。

江苏苏州市立达中学 蒋祖霞

不足八百字的《散步》,我自认为准备得很充分,力图用孝、用爱、用责任去感染学生,但是学生总能出其不意,往往一句话就把我击倒。这不,有学生就认为本文构思新颖、表达巧妙,但“有点造作,不够自然”。

“一家三代散步这样的场景我们不仅见过,而且也亲身经历过。散步时,背小孩很正常,背老人似乎很滑稽。老人腿脚不好,可以坐轮椅啊,作者母亲身体是不好,但腿脚应该不错,小路再怎么不好走,也不至于要背?搀扶搀扶就可以了。你想,背着散步,对谁都是受罪。”学生补充自己的观点。

这个“怪论”一下子打破了教室的宁静,一些同学也开始点头赞同。

“是的,走不过去的地方,扶一把就行了。”

“‘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这里的‘一处’,当然就是不好走的地方,常理告诉我们,这个不好走的地方,背着小孩走可以,背着‘高大’的母亲走,危险更大,所以作者在春天的小路上背着母亲‘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难以想象。”

“而且为走大路还是走小路费那么大劲,还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有这么费劲吗?去时走小路,回来走大路不就得了。”

“不行,你们这样一理解,全文最美的语言描写就全乱了。”我说。

学生答:“全文最美的一句话是小孩说的,‘前面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活灵活现,其他的整齐对句几乎都是刻意而为。”

我赶紧搬出材料。

这是一次真实的散步。有真人真景及部分真事(细节),这样,想象加工的部分便有了依托,较之纯粹的虚构更有实感。

我底气足了,“看看,作者都说是‘真人真景真事’呢。”

学生乐了:“老师,真事前还有两个字‘部分’呢。”

继续看作者解释:

为了突出“责任感”,特意改造出歧路之争,由我裁决,不能两全这个重要细节。事实是有歧路,无争执——祖母宠孙子,一下子就依了他。但不加改造,无以产生表现力。

而且那次也只背了儿子,并未背母亲,但这之前是背过母亲的。譬如1981年我们陪母亲游都江堰,离堰蹚水,景象略险,我便背着母亲慢慢蹚。那时母亲尚不很老,似觉过意不去,我说你在我背上我还稳当些。这倒是实情,所以母亲说:“那么倒是我在保护你啰?”

所以说如果从未既背过小,也背过老,也难想到背负这一幕。

所以纵观此文之作,也不过暗合了一条文艺理论: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如是而已,也无甚特别的技法。(www.daowen.com)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大家看,这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表现。作者曾经有过背母亲的经历,所以,这里只不过移植了一下而已,表现力更强,这是艺术。”我得意起来。

“老师,写文章怎么说也要符合生活的逻辑。即使儿子强烈要求背,爱子的母亲也未必顺从。现在作者说得很清楚,那次散步只背了儿子,并未背母亲,可见,我的感觉是对的。正常情形下,是不会背着母亲散步的。”

“那你认为怎样的背才合理?”我尽可能保护着他的执着心。

“很简单啊,散步,母亲不会让儿子背着自己,过河就可以让儿子背着,这要看特定的场合。”

一位女生要求发言,我以为是帮我解围,急忙让她回答。

“外面下雨,我会向身边的一个陌生人递上雨伞,一起同行。然而,在阳光下,我肯定不会让一个陌生人与我共伞,特定的时间、场合给人的感觉和心理影响是不一样的。我也觉得作者这样构思很精美,但与生活的真实还是有距离。”全班一片掌声。

我总结:“我也只能同意大家的看法了。也许,莫怀戚先生可能太想达到画面的完美和语言的完美,‘移植’了一段过往生活,未曾想,却引发了大家的质疑。但是,瑕不掩瑜,本文的思想含量在同类作品中是最丰厚的,写作触角上承母亲下接儿女,让人产生丰富联想。所以如果只写背儿子,不写背母亲,一方面句式表达没有了现在的美感,另一方面主题也显得单薄。而这样处理,作品通过写一个家庭,让我们想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可谓言近旨远。他的情感是真的,故事也是真的,不是虚构。”

我承认,我对不起莫怀戚,也对不起《散步》。

主持人语

我们在语文田野散步

肖培东

喜欢散步,不疾不徐地,保持着一份平和与闲适,没有了奔跑的急躁和功利,眼光可以很敏锐地和平时易被忽略的瘦草野花近距离接触。喜欢《散步》,清新动人,秀美隽永,每一次阅读,都觉得是人的心灵在亲情人性、责任、生命等多点构成的轨迹上的一次愉悦而高尚的旅行。“我们在田野散步”,在这物欲浮躁的年代,文章的第一句话就有一种温暖和恬淡。那么,让我们在语文的田野散步。

是散步,所以你就不会匆匆而过,带上你的心,你会咀嚼出每一个精彩。《散步》一文在语言、构思与立意等方面都很有嚼头,尤其语言,平易朴实又耐人寻味。褚亚婷老师和夏玉桥老师都把教学目光投向一个字,让学生深入到文章质朴的语言中去感受浓浓的情意。品析语言,两位老师都不是快马加鞭地匆匆掠过,而是做足功夫盘活这局棋,层层挖掘,带领学生走在语言的蜿蜒的小径上,尽情地欣赏着《散步》的无限风光。“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一句三“听”,写出了处在生命之链的关节上的美好的感情与坚实的责任,也让我们看到了学生因品味语言而构建出的自由的审美经验世界。最为精彩的是,教师引导学生从无听处求“听”,在“摸摸”“信服”等动作神态中找到隐含的深层意义的“听”,如此咬文嚼字、推敲词语,都是为了帮助学生找到破解文意的钥匙。同样是课堂热词,夏玉桥老师则从“背”字出发,品文意、品文趣、品文理,让学生主动发现《散步》的妙处。“课文中有两个‘背’字,名词的‘背’和动词的‘背’,你选哪一个呢?”这整个镜头里教师最有灵感的一问,加上最后一句的读法比较等,都为学生于精微之处辨字句析义理打开了一扇思考的窗口。当然,《散步》一文还有很多韵味十足的动词、形容词副词等值得我们品味咀嚼。仔细想想,这一“听”一“背”,其实都是口语化的生活用词,却需要我们用敏锐的语感去沉浸、去体会。

是散步,所以你更会选择清静与幽深,不会只让自己的眼睛落在表面的喧闹与繁华上。作为一个比较“成熟的阅读者”,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散文时,更要提醒学生关注文章中那些平淡却有极富内涵的“曲径通幽处”,慢慢行进,细细品味。字词中有天地,标点中也有刻意雕琢的美丽。陈东生老师抓住了课堂上的一个意外,带领学生成功地沿着标点符号的思路走入《散步》,把文章语言“平易朴实又耐人寻味”的教条式概述,形象化为“散步节奏”,让学生理解文章形式与内容的高度统一。“散步节奏”一说切题又深刻,这既是教师的课堂智慧,又是教师的深厚功力。

是散步,所以你更愿意摆脱习惯的方向而另辟蹊径。罗伯特·弗罗斯特悠悠地说:“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玲珑剔透的《散步》蕴藉丰富,我们很容易地读出了尊老爱幼,读出了亲情与责任,二十年后莫怀戚却认真地告诉我们“其实我骨子里是想写生命”。所以,尽管魏传杰老师没有用镜头的形式来呈现他的精彩,我们还是愿意把他对《散步》中的“我的生命意识”的思考摆放出来。细心读读,我们可以预设出这样一个感动的镜头来。散步,源于谁的思考?和谁一起?为什么选在乍暖还寒的初春?为什么改造成歧路之争?一连串关于散步的思考最后都指向“生命”,置放在课堂,这就是一个隐含生命美丽的精彩镜头,它会让“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儿”,学生一定会更深地理解生命的内涵。这是人迹更少的一条路上的散步所得。但正如蒋祖霞老师所言,我们总是做了太多的教材分析、文本解读。我们忘记了,散步在文本上的是学生自己的脚步。“有点造作,不够自然”,蒋老师的学生不愿意走向老师指出的方向,很率性真诚地坚持自己的视角。我很喜欢蒋老师暂时的苍白,也为他最后的和谐式的总结忍俊不禁。“任何作者都无权规定读者对其作品的理解。”莫怀戚是作者,也是读者。蒋老师努力地撑着,很大度地给了学生咄咄逼人的空间和时间,“就这样被你征服”。这种击倒成就了一段精彩,对学生而言,这样的阅读散步,或许如弗罗斯特说的“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

“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散步》在大小的转换中为我们营造了丰富而美丽的世界。我们在语文的田野散步:我,我的学生,我们的课文,我们的思想。对语文教学而言,这就是整个世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