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在道德沙漠中闪现的人性之光

在道德沙漠中闪现的人性之光

时间:2023-07-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而杨绛恰恰忽视了“老王病重了”需要帮助这一事实。老李无疑是当时人性和道德沙漠中的一抹绿,是增添社会温暖的一把火。当然这是杨绛先生几年之后,通过不断思考,才明白的事理逻辑和情理逻辑,也成为她“愧怍”必然性链条上的重要一环。

在道德沙漠中闪现的人性之光

山东东营市实验中学 于保东

师:老李是一个容易被忽略的人物,请同学们再读课文,看看文中几处写到了老李,深入思考在这篇文章中老李扮演了什么角色?

生:一共有两处。一处是老王生病好几个月以后,托他同院的老李来代他传话。一处是老王死后十多天,杨绛碰见老李,询问老王的情况。

师:你认为老李是个什么人呢?

生:我认为是一个可有可无的人。

生:我认为是个传话人,是个普通人。

师:既然是可有可无的,就应该把写老李的内容删去,那把写老李的内容删去可不可以?

生:不可以。删去以后,杨绛就无从知道老王的死讯,故事情节就得不到发展,作者的“愧怍”之情就不会那么深刻。

师:老李的作用仅仅是老王和杨绛之间的传话人吗?离开与老王、与杨绛交际的场景,老李的话便不存在任何意义。正是由于老李的存在,老李与作者的对话,作者的思考才更多。从老李的角度,可以还原出更多的社会现实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真相。杨绛先生从老李身上思考到什么呢?请同学们再次进入文本深入思考。

生:老李与老王是同一类人,是老王生活的见证人,是向杨绛传递老王死讯的人。

生:老李是老王临死时的信任者。

师:你的观点很有思想,请借助文本,详细说说你的理由。

生:老李与老王同住在“破破落落”的大院多年,是同病相怜的人,是老王的邻居,是老王生活的见证者,老王了解老李的为人处事,老李也了解老王的为人处事。老王托老李来传话,我想至少表达了以下几个意思:一是老王病重了;二是老王需要钱;三是老王希望“我”去看看他。而杨绛恰恰忽视了“老王病重了”需要帮助这一事实。

师:很深刻,哪位同学对这个观点还有补充?

生:老王托老李传话,是因为老王病重了,老王信任老李。杨绛却没有询问一下老王的情况,连对老王起码的关心都没有。事隔多年,作者才意识到这些,所以才觉得“愧怍”。

师:按照这位同学的思维,老李与老王还存在什么关系?

生:老李是老王临死时的托付者。

师: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生:把身后事托付给老李,老王死时,老李为回民老王裹缠了三丈六尺白布,让老王带着回民的尊严死去。

师:老李对杨绛说了哪些话,请同学们仔细揣摩一下老李说的话的意味,难道仅仅是告诉杨绛“老王早没了”这个事实吗?

生:不是。(www.daowen.com)

师:对照老李和老李说的话,杨绛先生从老李的话中听出了什么呢?

生:我认为有可能听出了这样的意思:你还不知道?你竟然不知道?老王白对你这么好了!

师:真是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生:老李清清楚楚地记得老王临死前一天到杨绛家送过香油和鸡蛋,可杨绛连老王是回民都不知道。杨绛连普通朋友应该做的事都没做,杨绛不明白老王临死前一天到她家的真实意图。

师:这位同学思考得很深入,也为老师和同学们打开了一扇窗口。一个孤独的、被病痛折磨了好几个月的老王在临终时需要什么?

生:应该是更多的心灵安慰吧。

师:他这种精神上的需求能从亲人那里得到满足吗?谁满足了老王的精神需求呢?

生:不能,老王没有亲人。

生:老李,老王临死时老李一直陪着他,他知道回民死后的风俗是身缠三丈六尺白布,满足了老王作为回民最后的尊严。

生:杨绛给老王的都是物质和金钱,而不是老王渴望的理解、精神上的安慰和关怀。杨绛对老王只是一种表面上的尊重,并没有真正理解和关心他。杨绛只是觉得老王物质上匮乏,却忽视了老王精神上的渴求。所以她后来反思才感到愧怍。

师:这么看来,杨绛和老李都应该是老王生命中重要的人。老李无疑是当时人性道德沙漠中的一抹绿,是增添社会温暖的一把火。当然这是杨绛先生几年之后,通过不断思考,才明白的事理逻辑和情理逻辑,也成为她“愧怍”必然性链条上的重要一环。

主持人语

愧怍,为我们寻觅的归途

肖培东

“梦魂长逐漫漫絮,身骨终拼寸寸灰”,杨绛藏匿在漫絮寸灰中的“愧怍”,聚焦了太多的解读目光。教学《老王》,绕不开的是老王的形象,绕不开的是作者的“愧怍”。钱梦龙老师说:“语文课上的思想品德教育因素,不是教师刻意‘渗透进去’,而是学生自己从文本的字里行间‘读’出来的,进而潜移默化地融入学生心灵的。”本期《镜头》,都能从不被人注意的几个语言细节入手,体现出了较强的教学智慧,值得我们品味借鉴。

插图,看似普通,实为文本内容的另一种表达。它为配合课文中的主要人物、情节或景物而制作,是教材中一项重要的助读内容,但又是很容易被忽略的教学资源。从插图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立足文本,引导学生积极思索。蔡鸿菲老师就是以课文中有关老王形象的插图为教学的切入点,利用插图与文本内容之间的异同,很巧妙地对文章及作者的情感进行了深度教学。在文本和插图之间来回行走,巧妙地从散文所写的“人事”,渐进散文所抒发的作者的情感。这符合散文教学从“人事”到“情感”的路径,把对作者的情感体验落实在文本中,落实在语言上。更为精彩的是,教师在最后让学生选择最符合作者情感与文本的词语,来重构教材中的插图。这既是对作者情感的理解,也是学生想象力创造力的表现,既读懂了课文,也读出了自己,较好地实现了与文本、与作者、与编者之间的深度对话。

标点很小,内蕴丰富。叶圣陶先生说:“标点之于言文有同等的重要,甚至有时还在其上。”吕叔湘也认为:“每一个标点符号有一个独特的作用,说它们是另一形式的虚字,也不为过。”高明作家,甚至在标点中也能体现自己的语言风格。细读文本,这标点却也最易忽略。杨绛先生在写老王之孤时用了这样一个句子:有个哥哥,死了,有两个侄儿,“没出息”,此外就没什么亲人。这一句看似平和冲淡,却至苦至悲。陈治勇老师以句中逗号为桨,通过深情的诵读去拨动学生的琴弦,在朗读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读出节奏,读出情感变化,在“有个哥哥”和“有两个侄儿”后适当停顿,情感的跌宕起伏就有了更真切的感受。“我们能否再添加一个逗号,让情感更多一重?”这一创造性的设计,更是搅动了学生的情感波涛,引领学生进入文本的隐秘之境,同时作者干净朴实的语言风格也渐渐沉淀在学生的心底。小小逗号,竟能有如此内涵!

散文展示作家的情感世界和个性。解读“不幸”与“幸运”,深挖“愧怍”之根源,是本课教学的重难点。解读热闹教学难,我们总是急于奔赴理性的路途去探寻“愧怍”的意义,更多的是做些空洞的讨论和轻浮的说教。北师大张锐教授说:“阅读教学中,我们面对的文本,就好像一座岛屿,有水面之上部分、水面之下部分,还有河床部分。”《老王》语言冲淡却字字含情,朴素平和却别致耐读。教学中我们要努力将课文隐含的语文核心价值凸显出来,力争“只落一子,满盘皆活”。宋桂奇老师以“老王的名字”为研读文本的支点,随意的聊天却别有教学心思,几次追问更是精彩。学生披文入情,由浅入深,因“老王”而读出老王的不幸,读出作者与老王之间的关系,很自然很真实地接近了杨绛内心的“愧怍”,可谓巧妙。最后,宋老师还让学生结合课文及自己的思考,为老王命名,写一则《名老王说》,这看似写作训练,其实却是指向阅读,让学生在写作中再度经历情感的深度体验。可以说,一个名字架起了走向文本、走向作者情感的桥梁。“钱”,是《老王》一文中串联本文、刻画人物的重要道具,也是串起文本教学的一个妙点。钱是一次比一次少了,而老王的形象却一次比一次高大了。“钱”映照出老王的高贵品质和人性光辉,也让作者的“愧怍”有了坚实的物质落点。王科威老师找到了这个大多数教师容易忽略的点,引领学生以“钱”解《老王》,让课堂教学有了生发点,文本探讨有了着力点,情感共鸣有了落脚点,这个串联起承轻盈又不失深厚。

说实话,我从来没有想到“老李”竟然也值得如此挖掘。于保东老师的镜头,我读到的不仅是感动,更有愧怍。现在想来,这个极易被忽略的“老李”,其实蕴含着极高的教学价值。因为老李的存在,让作者有了比照的对象,自己的“愧怍”之情也因此变得更加强烈。于老师带领学生细读“我”与老李的对话片段,结合文本语境,设身处地,切己体察,在对话关系中,比较“我”和老王之间的关系,以及老王和老李之间的关系。这样的切入,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有助于带动文本的阅读,从而去把握文中的情脉,加深对文章的理解。碧波深处有珍奇,散文往往意蕴内藏,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沉醉其中,让他们深入语言的腹地去探究文本主旨和作者的情感。可是,很多教学的契机,总是失之于我们的阅读疏忽和教学粗糙。在微却足道的“老李”(还有前面列举的插图、标点、名字和道具)前,我觉得,我们应该愧怍。

“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归途。”杨绛先生留在《我们仨》里的这轻轻一笔,给我颇多感慨。一辈子都在寻觅归途的人,对家自然是无比敬畏的,甚至是愧怍的。纷繁杂乱的语文教学天地中,我们也该是寻家的人,我们不能迷失语文教学的本真路径。上述镜头,在具体操作上以及和课文的整体教学衔接上还有待完善,可是它却如此强烈地让我感受到语文教学的灵动和丰富。“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教学,要找到我们的心。愧怍,是让我们沉浸到文本的语言深处,找到语文的家、语文的归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