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元宵节:历史人物与灯具的密切关系及习俗传承

元宵节:历史人物与灯具的密切关系及习俗传承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众所周知,现在元宵节还有张灯结彩,家家户户闹元宵、猜灯谜的习俗。而元宵节的由来则说法不一。保存至今的许多生活习惯、习俗均与汉代灯具有关,如一日三餐的生活习惯、婚嫁用灯的习俗、元宵节的由来等,都可能与汉代的灯具、汉代的历史人物之间有密切的关系。

众所周知,现在元宵节还有张灯结彩,家家户户闹元宵、猜灯谜的习俗。而元宵节的由来则说法不一。其中一种说法与汉文帝在这一天掌灯有关。

相传,西汉时期汉文帝是在周勃等人戡平“诸吕之乱”以后上台的,而戡平“诸吕之乱”的这一天正是正月十五,以后这天夜晚,汉文帝都要出宫游玩。古人把正月称为“元月”,夜又称“宵”,因此汉文帝把正月十五这一天定为“元宵节”。

由于在元宵节这天大街小巷、家家户户都点灯,在黑夜里这样的场景蔚为壮观,发展到后来,人们希望能在灯上刻画更加生动的动物植物等,甚至还在灯具上附上灯谜,这可能是隋唐时期的灯彩的雏形。至于汉代的灯具如何发展成现在元宵时的用灯,这其中的过程就不得而知了。

保存至今的许多生活习惯、习俗均与汉代灯具有关,如一日三餐的生活习惯、婚嫁用灯的习俗、元宵节的由来等,都可能与汉代的灯具、汉代的历史人物之间有密切的关系。这一点体现了汉代灯具社会化的现象。

[345]Earle, T. 2010. Introduction: Perspectives on trade and exchange. In: C. D. Dillian and C. L. White (eds.), Trade and exchange: archaeological studies from history and prehistory. New York: Springer, pp. 4-5.

[346]Kopytoff I., 1986, The cultural biography of things: commoditization as process, in A. Appadurai(ed.), The Social Life of Things, p. 64.

[347]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西安龙首原汉墓》,西北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61、199页。西安市文物保护研究所等:《长安汉墓》,陕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42、245页。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满城汉墓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1980年,第293页。

[348]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西安东汉墓》,文物出版社,2009年,第87页。陕西省考古研究所:《西安南郊三爻村汉唐墓葬清理简报》,《考古与文物》,2001年第3期,第3—26页。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鲁中南汉墓》,文物出版社,2009年,第262页。

[349]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西安东汉墓》,文物出版社,2009年,第199页。咸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陕西咸阳杜家堡东汉墓清理简报》,《文物》,2005年第4期,第43—50、61页。

[350]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西安东汉墓》,文物出版社,2009年,第246页。陕西省考古研究所:《陕西高陵县宝诗佳公司汉墓发掘简报》,《华夏考古》,2007年第3期,第69页。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山东枣庄市桥上东汉画像石墓》,《考古》,2004年第6期,第59—69页。北京市文物研究所等:《北京亦庄X10号地发掘简报》,《文物春秋》,2010年第6期,第37—50页。

[351]西安市文物保护研究所等:《长安汉墓》,陕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44页。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西安东汉墓》,文物出版社,2009年,第230页。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陕西蓝田支家沟汉墓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2013年第5期,第3—30、100页。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汉长安城桂宫——1996—2001年考古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2007年。

[352]陕西省考古所:《白鹿原汉墓》,三秦出版社,2003年,第146页。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神木大保当:汉代城址与墓葬考古报告》,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23页。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西安东汉墓》,文物出版社,2009年,第872页。

[353]陕西茂陵博物馆:《陕西咸阳茂陵西汉空心砖墓》,《文物资料丛刊》卷6,文物出版社,1982年,第21—24页。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南阳牛王庙汉墓考古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2011年,第173页。

[354]黄河水库考古工作队:《河南陕县刘家渠汉墓》,《考古学报》,1965年第1期,第133页。

[355]洛阳考古发掘队:《洛阳烧沟汉墓》,文物出版社,1959年,第137页。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西安东汉墓》,文物出版社,2009年,第274页。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洛阳市南昌路东汉墓发掘简报》,《中原文物》,1987年第3期,第31—34页。

[356]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陕县刘家渠汉墓》,《考古学报》,1965年第1期,第107—168页。

[357]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西安东汉墓》,文物出版社,2009年,第339页。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三门峡南交口》,科学出版社,2009年,第283页。

[358]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陕县刘家渠汉墓》,《考古学报》,1965年第1期,第107—168页。

[359]河南省博物馆:《灵宝张湾汉墓》,《文物》,1975年第11期,第75—93页。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平谷汉墓》,科学出版社,2011年,第89页。

[360]南阳市古代建筑保护研究所:《河南南阳市东苑小区古代墓葬清理简报》,《华夏考古》,1999年第2期,第37—45页。南阳张仲景博物馆等:《南阳市审计局汉墓发掘简报》,《中原文物》,2011年第4期,第4—12页。

[361]南阳市古代建筑保护研究所:《河南南阳桑园路东汉画像石墓》,《文物》,2003年第4期,第71—77页。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南阳一中战国秦汉墓》,文物出版社,2012年,第106页。

[362]王儒林:《河南南阳市发现汉墓》,《考古》,1966年第2期,第108—110页。

[363]贵州省博物馆考古组:《赫章可乐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86年第2期,第199—251页。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等:《重庆云阳马沱墓地汉墓发掘简报》,《文物》,2006年第4期。第25—34页。

[364]武汉大学考古系等:《重庆奉节赵家湾东汉墓发掘简报》,《文物》,2011年第1期,第15—28页。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等:《重庆丰都县火地湾、林口墓地发掘简报》,《江汉考古》,2013年第3期,第53页。

[365]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学系:《重庆丰都县燕子村东汉、西晋墓发掘简报》,《东南文化》,2008年第6期,第30—36页。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等:《重庆丰都县火地湾、林口墓地发掘简报》,《江汉考古》,2013年第3期,第61页。

[366]重庆市文化局:《重庆巫山麦沱汉墓群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99年第2期,第153—178页。

[367]重庆市文物考古所等:《重庆丰都县迎宾大道古墓发掘简报》,《华夏考古》,2011年第1期,第7—19、66页。四川省博物馆:《四川牧马山灌溉渠古墓清理简报》,《考古》,1959年第8期,第419—429页。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三台郪江崖墓》,文物出版社,2007年,第39—40页。

[368]四川省博物馆:《遂宁县笔架山崖墓清理简报》,《文物资料丛刊9》,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122—132页。重庆市博物馆等:《重庆合川市南屏东汉墓葬群发掘简报》,《华夏考古》,2000年第2期,第43—63页。云南省博物馆文物工作队:《云南昭通象鼻岭崖墓发掘简报》,《考古》,1981年第3期,第219—222、232页。

[369]武汉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等:《重庆巫山土城坡墓地Ⅲ区东汉墓葬发掘报告》,《江汉考古》,2008年第1期,第37—59、64页。重庆市文化局等:《重庆奉节拖板崖墓群2005年发掘报告》,《江汉考古》,2007年第3期,第29—43页。

[370]不同报告对此式灯具描述有上下颠倒的用法,因此,呈子口部分究竟是灯盘还是灯座无法论断。

[371]巫山县文物管理所:《重庆巫山县神女路秦汉墓葬发掘简报》,《江汉考古》,2008年第2期,第46—66页。武汉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等:《重庆巫山水田湾东周、两汉墓发掘简报》,《文物》,2005年第9期,第4—13页。

[372]怀化市文物事业管理处:《湖南溆浦县茅坪坳战国西汉墓》,《考古》,1999年第8期,第29—46页。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里耶发掘报告》,岳麓书社,2007年,第470页。

[373]龙福廷:《湖南郴州清理一座新莽时期墓葬》,《考古》,1987年第4期,第377—379页。湘西自治州文物管理处等:《湘西古丈河西战国、汉墓发掘简报》,《江汉考古》,2007年第2期,第19—31页。

[374]衡阳市博物馆:《湖南耒阳市东汉墓室发掘报告》,《考古学集刊》卷13,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年,第100—166页。湖北省博物馆:《宜昌前坪战国两汉墓》,《考古学报》,1976年第2期,第115—148页。湖南省博物馆:《湖南常德东汉墓》,《考古学集刊》卷1,1981年,第158—176页。

[375]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里耶发掘报告》,岳麓书社,2007年,第470页。

[376]衡阳市博物馆:《湖南耒阳市东汉墓室发掘报告》,《考古学集刊》卷13,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年,第100—166页。长办库区处红花套考古工作站:《湖北宜昌前坪包金头东汉、三国墓》,《考古》,1990年第9期,第815—830页。

[377]徐州博物馆:《江苏徐州凤凰山西汉墓的发掘》,《考古》,2007年第4期,第33—49页。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安徽省萧县博物馆:《萧县汉墓》,文物出版社,2008年,第260页。

[378]苏州博物馆:《苏州虎丘乡汉墓发掘简报》,《东南文化》,2003年第5期,第32—41页。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安徽省萧县博物馆:《萧县汉墓》,文物出版社,2008年,第39—87、114—249页。

[379]南京博物院等:《仪征张集团山西汉墓》,《考古学报》,1992年第4期,第477—509页。

[380]安徽省文物工作队:《芜湖市贺家园西汉墓》,《考古学报》,1983年第3期,第383—402页。

[381]天长市文物管理所等:《安徽天长三角圩27号西汉墓发掘简报》,《文物》,2010年第12期,第17—25页。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霍邱县三桥古墓葬》,《东南文化》,2005年第2期,第24—43页。

[382]印志华等:《邗江县两座汉代砖室墓发掘简报》,《东南文化》第2辑,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26—31页。

[383]朱土生:《浙江龙游县东华山汉墓》,《考古》,1993年第4期,第330—343页。黄建秋:《常州市酱品厂发现汉墓》,《东南文化》,1989年第2期,第132—133页。

[384]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安徽淮北市李楼1号、2号东汉墓》,《考古》,2007年第8期,第22—33页。

[385]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甘肃秦安上袁家秦汉墓葬发掘》,《考古学报》,1997年第1期,第57—79页。

[386]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甘肃省高台县汉晋墓葬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2005年第5期:第16—28页。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上孙家寨汉晋墓》,文物出版社,1993年,第114—115页。

[387]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上孙家寨汉晋墓》,文物出版社,1993年,第114—115页。

[388]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甘肃省高台县汉晋墓葬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2005年第5期,第16—28页。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上孙家寨汉晋墓》,文物出版社,1993年,第114—115页。武威地区博物馆:《甘肃永昌乱墩子汉墓》,《考古与文物》,1985年第1期,第43页。

[389]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工作队:《平乐银山岭汉墓》,《考古学报》,1978年第4期,第467—495页。

[390]广西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广西合浦寮尾东汉三国墓发掘报告》,《考古学报》,2012年第4期,第489—545页。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广西昭平东汉墓》,《考古学报》,1989年第2期,第213—230页。

[391]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广州市横枝岗西汉墓的清理》,《考古》,2003年第5期,第34—53页。

[392]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广州汉墓》,文物出版社,1982年,第278、328、221、411页。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工作队:《平乐银山岭汉墓》,《考古学报》,1978年第4期,第467—495页。

[393]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广州汉墓》,文物出版社,1982年,第411、221页。广东省博物馆等:《广东顺德县汉墓的调查与清理》,《文物》,1991年第4期,第47—63、46页。广西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广西合浦寮尾东汉三国墓发掘报告》,《考古学报》,2012年第4期,第489—545页。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工作队:《广西钟山县张屋东汉墓》,《考古》,1998年第11期,第60—69页。

[394]魏坚编著:《内蒙古中南部汉代墓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第33、96页。

[395]魏坚编著:《内蒙古中南部汉代墓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第62页。

[396]魏坚编著:《内蒙古中南部汉代墓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第241页。

[397]魏坚编著:《内蒙古中南部汉代墓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第62页。伊克昭盟文物工作站:《杭锦旗乌兰陶勒盖汉墓发掘报告》,《内蒙古文物考古》,1991年第1期,第36—49、63页。

[398]旅顺博物馆:《辽宁新金县花儿山汉代贝墓第一次发掘》,《文物资料丛刊》卷4,文物出版社,1981年,第75—85页。

[399]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西安北郊青门汉墓发掘简报》,《文博》,1998年第4期,第16—31、52页。

[400]河南省文物管理局南水北调文物保护工作领导小组等:《河南禹州新峰墓地东汉墓(M127)发掘简报》,《文物》,2012年第9期,第16—22、34页。

[401]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河北望都南柳宿东汉墓》,《文物资料丛刊》10,文物出版社,1987年,第104—112页。山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山西离石再次发现东汉画像石墓》,《文物》,1996年第4期,第13—27页。北京市文物工作队:《北京东南郊三台山东汉墓发掘简报》,《北京文物与考古》卷1,1983年,第19—27页。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平谷杜辛庄遗址》,科学出版社,2009年,第66页。

[402]大同市考古研究所:《山西广灵北关汉墓发掘简报》,《文物》,2001年第7期,第4—18页。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神木大保当:汉代城址与墓葬考古报告》,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23页。

[403]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侯马乔村墓地(1959—1996)》,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287页。山东省青州市博物馆:《山东青州市马家冢子东汉墓的清理》,《考古》,2007年第6期,第59—75页。北京市文物研究所等:《北京亦庄X10号地发掘简报》,《文物春秋》,2010年第6期,第37—50页。

[404]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平谷汉墓》,科学出版社,2011年,第65—66、21页。

[405]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平谷汉墓》,科学出版社,2011年,第32、37页。

[406]宁夏文物考古所:《盐池县宛记沟汉墓发掘简报》,见许成主编:《宁夏考古文集》,宁夏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91页。

[407]魏坚编著:《内蒙古中南部汉代墓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第97、241页。

[408]辽宁省博物馆等:《辽阳旧城东门里东汉壁画墓发掘报告》,《文物》,1985年第6期,第25—42页。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辽宁辽阳南郊街东汉壁画墓》,《文物》,2008年第10期,第34—59页。

[409]旅顺博物馆:《辽宁大连前牧城驿东汉墓》,《考古》,1986年第5期,第397—403页。

[410]许玉林:《辽宁盖县东汉墓》,《文物》1993年第4期,第54—70页。

[411]云南省博物馆文物工作队:《云南昭通象鼻岭崖墓发掘简报》,《考古》,1981年第3期,第219—222、232页。

[412]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四川成都市石人坝小区汉墓清理简报》,《考古》,2000年第1期,第45—53页。

[413]何志国:《四川绵阳何家山2号东汉崖墓清理简报》,《文物》,1991年第3期,第9—19页。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贵州黔西县汉墓的发掘》,《考古》,2006年第8期,第40—56页。

[414]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襄阳王坡东周秦汉墓》,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275—276页。

[415]衡阳市博物馆:《湖南衡阳县赤石天门山西汉墓发掘简报》,《江汉考古》,2005年第4期,第19—24页。

[416]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江西南昌蛟桥东汉墓发掘简报》,《文物》,2011年第4期,第4—19页。

[417]湖南省博物馆等:《长沙马王堆2、3号汉墓》,文物出版社,2004年,第231页。

[418]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里耶发掘报告》,岳麓书社,2007年,第503页。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文物工作队:《湖南保靖粟家沱西汉墓发掘简报》,《考古》,1985年第9期,第782—789页。怀化地区文物工作队等:《1990年湖南溆浦大江口战国西汉墓发掘简报》,《考古》,1994年第1期,第23—33页。

[419]黄冈市博物馆等:《罗州城与汉墓》,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64、269页。(www.daowen.com)

[420]黄冈市博物馆等:《罗州城与汉墓》,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233页。

[421]衡阳市文物处:《湖南衡阳市兴隆村两座东汉砖室墓》,《考古》,2010年第4期,第38—47页。

[422]苏州博物馆:《苏州市娄葑公社团结大队天宝墩27号汉墓清理简报》,《文物资料丛刊》9,1985年,第174—180页。

[423]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安徽定远谷堆王九座汉墓的发掘》,《考古》,1985年第5期,第423—428页。安徽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等:《安徽寿县茶庵马家古堆东汉墓》,《考古》,1966年第3期,第138—146页。

[424]南京博物院、邳州博物馆:《邳州山头东汉墓地》,科学出版社,2010年,第62页。印志华等:《邗江县两座汉代砖室墓发掘简报》,《东南文化》,第2辑,第26—31页。

[425]广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广西贵县汉墓的清理》,《考古学报》,1957年第1期,第155—162页。

[426]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等:《番禺汉墓》,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272页。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广州汉墓》,文物出版社,1982年,第411页。

[427]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工作队等:《广西贵港市孔屋岭东汉墓》,《考古》,2005年第11期,第42、50页。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广州汉墓》,文物出版社,1982年,第412页。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等:《番禺汉墓》,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272页。

[428]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南阳牛王庙汉墓考古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2011年,第113页。郭清华:《陕西勉县老道寺汉墓》,《考古》,1985年第5期,第429—449页。山西省考古研究所:《河南淅川县杨岗码头汉墓群发掘简报》,《华夏考古》,2011年第2期,第21—30页。

[429]贵州省博物馆考古组:《赫章可乐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86年第2期,第199—251页。

[430]重庆市博物馆等:《重庆合川市南屏东汉墓葬群发掘简报》,《华夏考古》,2000年第2期,第43—63页。

[431]重庆市博物馆等:《重庆合川市南屏东汉墓葬群发掘简报》,《华夏考古》,2000年第2期,第43—63页。

[432]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湖南大庸东汉砖室墓》,《考古》,1994年第12期,第1078—1096页。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江西南昌蛟桥东汉墓发掘简报》,《文物》,2011年第4期,第4—19页。

[433]益阳地区文物工作队:《益阳羊舞岭战国东汉墓清理简报》,《湖南考古辑刊》卷2,1984年,第70—77页。湖南省博物馆:《湖南益阳战国两汉墓》,《考古学报》,1981年第4期,第519—549页。

[434]曾广亿:《广东南海汉墓发掘简报》,《文物资料丛刊》卷4,文物出版社,1981年:第89—97页。

[435]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广东连州东汉墓发掘简报》,《文物》,2012年第2期,第29—42页。

[436]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广州汉墓》,文物出版社,1982年,第411页。

[437]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成都市青白江区跃进村汉墓发掘简报》,《文物》,1999年第8期,第19—37页。

[438]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四川中江塔梁子崖墓发掘简报》,《文物》,2004年第9期,第4—33页。成都市文物管理处:《四川成都曾家包东汉画像砖室墓》,《文物》,1980年第11期,第25—32页。四川乐山市文管所:《四川乐山市中区大湾嘴崖墓清理简报》,《考古》,1991年第1期,第23—32页。

[439]四川省博物馆等:《新都县马家山崖墓发掘简报》,《文物资料丛刊》第9辑,1985年,第93—121页。徐鹏章:《成都站东乡汉墓清理记》,《考古通讯》,1956年第1期,第39—43页。三台县文化馆:《四川三台发现一座东汉墓》,《考古》,1992年第9期,第860—862页。

[440]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广州汉墓》,文物出版社,1982年,第221、278—279、328页。

[441]广州博物馆:《穗港汉墓出土文物》,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1983年,第220—225页。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广州汉墓》,文物出版社,1982年,第412—413页。

[442]广西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广西合浦寮尾东汉三国墓发掘报告》,《考古学报》,2012年第4期,第489—545页。

[443]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陕县刘家渠汉墓》,《考古学报》,1965年第1期,第107—168页。

[444]河南省博物馆:《灵宝张湾汉墓》,《文物》,1975年第11期,第75—93页。

[445]湖南省博物馆:《湖南资兴西汉墓》,《考古学报》,1995年第4期,第453—521页。

[446]湖南省博物馆:《湖南常德南坪东汉“酉阳长”墓》,《考古》,1980年第4期,第339—342页。

[447]四川乐山市文管所:《四川乐山市中区大湾嘴崖墓清理简报》,《考古》,1991年第1期,第23—32页。

[448]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工作队等:《合浦县凸鬼岭汉墓发掘简报》,见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广西考古文集》,文物出版社,2004年,第265—285页。

[449]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西安龙首原汉墓》,西北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92页。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系等:《河北鹿泉西龙贵汉代墓葬》,《考古学报》,2013年第1期,第111—146页。

[450]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三台郪江崖墓》,文物出版社,2007年。

[451]衡阳市文物处:《湖南耒阳白洋渡汉晋南朝墓》,《考古学报》,2008年第4期,第475—508页。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湖北黄冈市对面墩东汉墓地发掘简报》,《考古》,2012年第3期,第35—50页。

[452]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杭州地区汉、六朝墓发掘简报》,《东南文化》,1989年第2期,第111—129页。江苏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江苏高邮邵家沟汉代遗址的清理》,《考古》,1960年第10期,第18—23、44页。

[453]湖南省博物馆:《湖南资兴东汉墓》,《考古学报》,1984年第1期,第53—120页。

[454]大连市马圈子汉魏晋墓地考古队:《辽宁瓦房店市马圈子汉魏晋墓地发掘》,《考古》,1993年第1期,第22—28页。

[455]湖南省文物管理委员会:《耒阳花石坳的汉魏墓葬》,《考古通讯》,1956年第2期,第64—70页。

[456]衡阳市文物处:《湖南耒阳白洋渡汉晋南朝墓》,《考古学报》,2008年第4期,第475—508页。湖南省博物馆:《湖南资兴东汉墓》,《考古学报》,1984年第1期,第53—120页。

[457]宁夏文物考古所:《盐池县宛记沟汉墓发掘简报》,《宁夏考古文集》,宁夏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91、106页。

[458]德州地区文物组:《山东宁津县庞家寺汉墓》,《文物资料丛刊》4,1981年,第125—128页。

[459]河北省文物局文化工作队:《望都2号汉墓》,文物出版社,1959年。北京市文物管理处:《北京顺义临河村东汉墓发掘简报》,《考古》,1977年第6期,第376—381页。天津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等:《天津蓟县西关汉墓2006年发掘简报》,《内蒙古文物考古》,2010年第1期,第1—11页。济南市文化局文物处:《山东济南青龙山汉画像石壁画墓》,《考古》,1989年第11期,第984—993页。

[460]四川省博物馆:《遂宁县笔架山崖墓清理简报》,《文物资料丛刊》卷9,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122—132页。邹西丹:《泸州市博物馆藏东汉陶佛像灯台考略》,《四川文物》,2013年第2期,第63—65页。

[461]南京博物院:《江苏邗江甘泉东汉墓清理简况》,《文物资料丛刊》卷4,文物出版社,1981年,第116—120页。

[462]江苏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江苏徐州十里铺汉画像石墓》,《考古》,1966年第2期,第66—83、91页。

[463]抚顺市博物馆:《抚顺小甲邦东汉墓》,《辽海文物学刊》,1992年第1期,第48—53页。

[464]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陕县刘家渠汉墓》,《考古学报》,1965年第1期,第107—168页。

[465]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平谷杜辛庄遗址》,科学出版社,2009年,第47页。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平谷汉墓》,科学出版社,2011年,第20—21页。

[466]河南省博物馆:《济源泗涧沟三座汉墓的发掘》,《文物》,1973年第2期,第46—54页。

[467]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河南济源市桐花沟10号汉墓》,《考古》,2000年第2期,第78—88页。周原博物馆:《陕西扶风县官务汉墓清理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2001年第5期,第23—24页。

[468]北京市文物管理处:《北京顺义临河村东汉墓发掘简报》,《考古》,1977年第6期,第376—381页。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西安东汉墓》,文物出版社,2009年,第715页。

[469]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神木大保当:汉代城址与墓葬考古报告》,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23页。

[470]徐苹芳:《中国历史考古学分区问题的思考》,《考古》,2000年第7期,第82页。

[471]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满城汉墓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1980年,第261页。

[472]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满城汉墓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1980年,第261页。秦进才:《汉“阳信家”铜器的最初所有者问题》,《考古与文物》,1987年第3期,第86页。

[473]贠安志:《谈“阳信家”铜器》,《文物》,1982年第9期,第19页。丰州:《汉茂陵“阳信家”铜器所有者问题》,《文物》,1983年第6期,第64页。丰州:《再论汉茂陵“阳信家”铜器所有者的问题》,《考古与文物》,1989年第6期,第88—89页。赵化成:《也谈“阳信家”铜器的所有者问题》,《考古与文物》,1992年第1期,第70—73、89页。

[474]李仲操:《汉建昭雁足灯考》,《考古与文物》,1988年第2期,第88页。

[475]王光永:《陕西宝鸡卧龙寺汉墓》,《文物资料丛刊》9,1985年,第203页。

[476]〔清〕刘心源:《奇觚室吉金文述》卷11。

[477]容庚:《秦汉金文录》卷3释文,见容庚:《容庚学术著作全集》,中华书局,2011年,第371—372页。

[478]高次若:《宝鸡市博物馆馆藏青铜器介绍》,《考古与文物》,1991年第5期,第11—16页。

[479]杜江:《河北隆化发现西汉墓》,《文物资料丛刊》卷4,文物出版社,1981年,第228—230页。

[480]王海航:《石家庄市东岗头村发现汉墓》,《考古》,1965年第12期,第656页。

[481]罗振玉编:《贞松堂吉金图》卷3,民国二十四年(1935)墨缘堂影印本,第14页。

[482]容庚:《秦汉金文录》卷3释文,见容庚:《容庚学术著作全集》,中华书局,2011年,第371—372页。

[483]王长启:《西安市文物中心藏战国秦汉时期的青铜器》,《考古与文物》,1994年第4期,第6页。

[484]李映福、周磊:《云贵高原出土战国秦汉时期铁器研究》,《江汉考古》,2014年第6期,第81页。

[485]〔汉〕班固:《汉书·地理志》第8下,中华书局,2007年,第314—315页。

[486]〔汉〕班固:《汉书·地理志》第8上,中华书局,2007年,第282页。

[487]Fried, M. 1967. The evolution of political society: an essay in political economy. New York: Random House. Service, E. 1962. Primitive social organization: an evolutionary perspective. New York: Random House.

[488]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西安北郊尤家庄20号战国墓发掘简报》,《文物》,2004年第1期,第4页。

[489]湖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湖北江陵三座楚墓出土大批重要文物》,《文物》,1966年第5期,第53页。

[490]渑池县文化馆等:《渑池县发现的古代窖藏铁器》,《文物》,1976年8期,第49页。

[491]〔汉〕班固:《汉书·武帝纪》第6,中华书局,2007年,第43页。

[492]〔汉〕班固:《汉书·儒林传》第58,中华书局,2007年,第875—876页。

[493]〔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翟酺传》,中华书局,2005年,第1083页。

[494]〔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儒林列传上》,中华书局,2005年,第1719页。

[495]〔汉〕班固:《汉书·平帝纪》第12,中华书局,2007年,第91页。

[496]〔晋〕葛洪:《西京杂记》卷1,中华书局,1985年,第8页。

[497]佚名:《礼记·曾子问》,广陵书社,2007年,第36页。〔汉〕韩婴撰、许维遹校释:《韩诗外传集释》卷2,中华书局,1980年,第76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