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节分析了汉代灯具在不同生活场景中体现的功能,并辩证了汉代灯具功能与形态之间的关系。的确,从社会发展历程看,三代盛行的青铜礼器,其数量、种类及装饰的精美程度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至汉代社会风气以崇尚实用为主,灯具的盛行便是其中证据之一。但灯具存在的意义仅限于实用器吗?答案是否定的。牛津大学罗森教授曾就满城汉墓铜器器类的变化,有过这样的观察:“在这里(满城汉墓),似乎并没有青铜鼎的踪影(鼎状的青铜器似乎被做成各式各样的灯具或暖炉)……薰炉在随葬品中非常引人注目,灯具更甚。”[285]罗森教授的话点到为止,语焉不详,尽管不无商榷之处,但暗示出汉代铜器的组合和功能已发生了较大变化的事实。而据笔者的考察,这在以下两个方面表现得比较突出:
一是汉墓随葬品中灯具、熏炉等实用器的比重增加,青铜容器则相应地减少。汉代社会是一个崇尚实用的社会,灯具作为重要实用器之一,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已占有一席之地。诚如前节所述,汉代灯具至少已深入沐浴更衣、宴享与谒见、夜读和夜行等日常生活领域,并且上述四种场合中灯具的使用方式和形态视具体需求而有所区别。
二是汉代灯具的功能并非仅限于实用器,其中一部分已在装饰、丧葬礼仪、象征衍生出新的功能,成为典型的非实用器。这部分灯具的生产目的、使用场合、使用方式与实用性灯具差别较大,与宗教、墓主人的身份地位、当时人的审美理念和意识形态有关,需要立足于实用功能之上,从墓葬类型与等级、器物组合关系、器物特有的造型与装饰等更加深远的综合因素加以分析。(www.daowen.com)
本节正是基于上述两点观察,梳理汉代明器灯具特殊的形态、器物组合关系以及在墓葬空间中的分布等现象,结合它们的出土地点、墓葬等级、墓主人身份等要素,探讨明器灯具区别于实用灯具的特性及内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