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汉代灯具:实用功能与形态优化

汉代灯具:实用功能与形态优化

时间:2023-07-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节第二部分论述了汉代灯具实用功能的差异体现在使用方式上,就灯具本身而言,使用方式的不同主要通过灯具基本结构或附件结构的变化来实现。由此,本文需要进一步探讨汉代灯具的实用功能与现有汉代灯具的分类之间存在怎样的联系。汉代灯具形态多样,不同学者有各自的分类标准与结果。

汉代灯具:实用功能与形态优化

本节第二部分论述了汉代灯具实用功能的差异体现在使用方式上,就灯具本身而言,使用方式的不同主要通过灯具基本结构或附件结构的变化来实现。器物的结构即器物造型,是器物形态中最基本元素之一,由于其变换频率较快而成为器物分类法中最普遍、最重要的一种。由此,本文需要进一步探讨汉代灯具的实用功能与现有汉代灯具的分类之间存在怎样的联系。这其中包含有两层含义:一是与实用功能相关的基本结构或附件结构的增减是否具有分类学上的意义;二是哪些种类的灯具用于哪种实用功能。

在讨论上述问题之前,需首先明确汉代灯具的分类。汉代灯具形态多样,不同学者有各自的分类标准与结果。诚如本书第二章所说,目前学界最主流的是依据造型进行划分[269],将灯具分为像物形灯和像生形灯。像物形等包括豆形灯、鼎形灯、卮形灯等,像生形灯包括人形、植物形和动物形。笔者综合考察了过去学者的分类,根据灯具本质的特点对其分类做了适当的调整,从而形成如下(表3.9)汉代灯具分类体系。下文将依次对不同类型灯具中的典型器物逐一进行解析,总结灯具局部结构或附件在分类过程中的运用,建立起相对完整的实用功能、使用方式以及灯具形态关系图。

表3.9 汉代灯具的形态分类

注:●表示有该类灯具,○表示没有该类灯具

1. 豆形灯

汉代豆形灯是灯具的主要组成部分,占全部灯具的85%以上。其基本形态是浅盘,喇叭状圈足,素面为主,少数在灯座上饰以精美的纹饰或浮雕[270](图3.10.1),部分灯座采用了动物、人俑等造型。豆形灯的灯柄、喇叭状圈足或其他造型灯座首先满足了座灯的基本条件,豆形灯在数量上的绝对优势与座灯在日常生活中的普遍运用相对应。在普通豆形灯的基础上,在灯座下加托盘,或在灯盘边增加鋬等附件,甚或是两者兼而有之[271](图3.10.2)。这种豆形灯则更多地运用于行灯的使用方式。河南南阳所绘豆形灯捧于手中,体现了行灯的用法。山东沂南古画像石墓夜间备马出行画像中,豆形灯具置于地面的方式可为东汉时期立灯的使用提供一定依据。从分类角度看,灯具的灯柄(高度)、鋬、承盘等附件是划分豆形灯类型的重要依据。

图3.10 豆形灯举例

1. 釉陶豆形灯(陕西西安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M12:16)
2. 铜豆形灯(河北满城汉墓M2:3101)

2. 浅盘(碗)形灯

浅盘(碗)形灯中最简洁的形态(如图3.11.1)[272],由于灯盘的深浅不一,有如盘形或如碗形之别,但以盘形居多,使用时多置于台面上,即前文所指座灯的方式。在使用过程中,有在灯盘下加三足,增加了灯盘的高度。也有加了三足后再加鋬的[273](图3.11.2),则意味着使用方式的改变,人们可以持鋬行走。另有少数的浅盘形灯,根据自身不同的质地,在灯盘上增加与之匹配的陶环(图3.11.3)或铜链或铁链等。目前全国出土的铜吊灯仅两件[274],釉陶三联灯国内出土也仅为三件[275]。浙江海宁画像见到的案例,证明了吊灯的存在与使用。但它的形态与实物出土的吊灯形态均不同,可作为吊灯形态的补充。从分类角度看,鋬、足、吊环等附件可成为分类的重要依据。

图3.11 浅盘(碗)形灯举例

1. 陶灯(西安东汉墓三兆公墓M1:12)
2. 陶灯(湖南耒阳白洋渡M8:16)
3. 釉陶三联灯(侯马乔村M7229:11)

3. 多枝灯

与上述两种灯具相同,根据质地的不同,多枝灯有陶、铜、铁之分。根据目前考古出土实物推断,陶多枝灯以百花灯为主,多数施以彩绘,且质地疏松,应以随葬明器为主要功能。而汉代铁多枝灯目前仅出有三件,且由于保存不当等原因有一件已无法计出灯盘数量。因此,作为实用功能的多枝灯以铜质的为主。

多枝灯的基本形态如树形,灯盘数量有3、4、5、7、10、12、13不等。多枝灯造型精美与千变万化暂且不论,这其中与使用方式有关的主要由两个要素,一是多枝灯的高度普遍较高,如甘肃武威雷台出土的一件铜十二枝灯,高146厘米[276],从高度上看,多枝灯在使用过程中,使用时被置于地面的可能性较大,这种方式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立灯。二是部分多枝灯出于使用便利的考虑,灯盘制成可拆卸的带鋬三足浅盘形灯[277](图3.12),即可端持行走,又可单独放置于桌案,成为普通的座灯。湖南长沙五里牌出土了一件类似的新莽时期的铜七枝灯[278]

图3.12 多枝灯举例

铜四枝灯(合浦风门岭M26:38)

4. 耳杯形灯(www.daowen.com)

耳杯形灯由于其形似漆器中的耳杯而得名,这种灯具只在青铜质地的灯具中出现。从设计上看,耳杯形灯在灯油的存储方式上有了进一步的提升,但从使用方式上看,除了器底为矮圈足,可被置于台面上使用外,它高度较低,也没有便于端持的其他附件[279](图3.13),因此,耳杯形灯应主要以座灯为主。

图3.13 耳杯形灯举例

铜耳杯形灯(山东临淄金岭镇M1:30)

5. 卮形灯

卮形灯由于其形状类似于酒器中的卮而得名,仅见于青铜灯具,虽然数量不多,目前全国出土5件,但除了主体像卮以外,附件形态也略有差异。本文选取能体现其使用方式的案例。造型简单的卮形灯,其器身用于存储灯油,而器盖可翻转用作灯盘,重要的是灯盘底部直径较小,可与器身口径形成子母口套合,作为座灯使用,也可持器身的圆环,或将灯盘取下,持鋬当行灯使用[280](图3.14)。河南密县打虎亭一号墓画像所绘的手持灯具也为卮形灯,从使用方式上看,这是运用托盘这一附属结构,将其作为行灯来使用的,这种卮形灯的实物在河南巩义新华小区有出土[281]

图3.14 卮形灯举例

铜卮锭(满城汉墓M1:5087)

6. 釭灯

釭灯只存在于青铜质地灯具,从设计上看,可谓拥有当时青铜灯具最科学环保的理念,因为釭以及中空的灯体有助于回收灯油产生的烟灰。著名的长信宫灯便是其中一件[282](图3.15),除此之外,还有鼎形、雁衔鱼形、牛形等,并有单釭和双釭之分。釭灯的高度一般在最高在50厘米左右,灯盘的位置大约处于灯具总高度的2/3处。釭灯灯盘常带有鋬,但这种鋬大多是直的,并且较短,显得不那么灵巧,与用于端持的鋬有些不同,应是为便于将灯盘从灯罩中取出添加灯油或烛,而非出于端持行走的目的。总而言之,釭灯由于其材质和重量的关系,用于座灯的可能性较大。

图3.15 釭灯举例

长信宫灯(满城汉墓2:4035)

7. 动物形灯

动物造型的灯具主要有羊形、牛形、犀牛形和鱼形。从使用方式上看,灯盘一般是翻盖式的,动物的体腔通常用作存储灯油的空间[283](图3.16.2)。这种动物形灯由于其重量大,高度较低,常用作座灯。但有个别的动物形灯,灯具上方钻有小孔,推测可能是用于穿绳的孔,可能是悬挂着用的,疑为吊灯[284](图3.16.1)。

图3.16 动物形灯举例

1. 鱼形铜灯(北京市拣选青铜器展览)
2. 铜羊尊灯(满城汉墓1:5181)

综上所述,影响汉代灯具使用方式的基本结构或附件结构具有分类学上的意义。汉代灯具的实用功能、使用方式与形态密切相关,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可归纳为图3.17。

图3.17 灯具实用功能、使用方式与形态相互关系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