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清末民初中国人口史研究的困境与GIS方法的优化方案

清末民初中国人口史研究的困境与GIS方法的优化方案

时间:2023-07-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作为一部由多位学界顶尖专家共同完成的多卷本中国人口史专著,不同作者之间因为学术见解不同而产生分歧与争议是正常的。基于此种原因,《中国人口史》第五卷与第六卷间关于晚清宣统人口的不同见解更应该引起重视。对于中国人口史研究中遇到的问题和分歧,可以从GIS的视角,使用这些成功的研究范式,进行一定的尝试。

清末民初中国人口史研究的困境与GIS方法的优化方案

葛剑雄教授主编的六卷本《中国移民史》和《中国人口史》是中国人口史这一学科的重要奠基石,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其中,曹树基著《中国人口史》第五卷《清时期》与侯杨方著《中国人口史》第六卷《1910—1953年》对清末宣统人口调查的历史评价、数据可信度、修正方法以及修正结果都存在明显不同[2]。这直接导致了同一套书中对于清以来整个中国人口发展进程的理解与表述出现了分歧,前后无法衔接。

作为一部由多位学界顶尖专家共同完成的多卷本中国人口史专著,不同作者之间因为学术见解不同而产生分歧与争议是正常的。在第一卷《导论》开篇,葛剑雄先生就对此作了声明,称:“尽管我是本书的主编,但各卷都是作者独立撰写的,文责自负。导论部分是我撰写,也应由我负责。当然,我是在本书各卷的基础上撰写的,获益于各位作者的地方很多,但也有与他们的观点不尽相同之处,所以并不代表其他作者。”[3]但是,历史人口数据是典型的具有时间序列特征的空间数据,人口的发展如同奔流的河水,前后是流动的、连续的。因此,各卷册之间在人口发展的重大问题上,应该尽可能做到前后衔接。

这一看似简单的问题,在实际撰写过程中面临巨大挑战。对于中国人口史这样一个宏大的题目来讲,内容所涉及的时空范围都极其广泛。限于时间、精力和研究能力,一个人很难完成,只能由多位作者断代分卷撰写。但这一工作模式也面临极大考验。首先,从时间尺度来讲,历史人口的发展历程与朝代的更替并不完全同步,传统断代人口史的划分方法往往人为地割裂了历史人口发展的这种内在有机连续性;其次,从空间尺度来讲,历史人口的空间分布及变化具有其独特的规律,传统历史学的文字描述式和简单数学统计式的研究方法并不能完整表达其空间特性。

基于此种原因,《中国人口史》第五卷与第六卷间关于晚清宣统人口的不同见解更应该引起重视。但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却困难重重。这是因为,第五卷作者曹树基与第六卷作者侯杨方都是学界最顶尖的专家,他们使用的史料、研究方法、论证逻辑、论证过程以及最终的结论,都已经处在很高的起点之上。如果使用相同的史料,遵循相同的工作模式,后辈学者很难有所突破和超越,也很难对他们之间的分歧进行有效检验和判断。基于此种困境,笔者认为,在面对这一问题时,需要在一个相对完整的历史人口发展时段内,使用新的方法来重新进行研究,这是极有必要的。

自然科学研究者需要样本独立的基本研究前提不同,人文社科研究者往往是自己研究对象的一部分。因为只有这样,才可以更了解自己的研究对象。历史人口这类具有时间序列的空间数据通常具有非独立性,不符合经典统计学样本独立的基本假设。因此,专门的空间分析理论和技术在过去的二三十年间迅速发展,日益成为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研究方法和手段[4]。GIS是由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数字传输网络等一系列现代信息技术高度集成的。作为以地理信息系统为核心的空间信息技术体系的总称,GIS是操纵和处理空间数据的有力工具。任何人文、自然要素的发生与演化,都处于特定的时间和空间中。而今天的GIS早已不仅局限于系统与技术,更多地强调是一种处理和分析空间数据的理论与方法。正因为如此,自20世纪90年代初GIS从实验室走出来,进入普通研究者,尤其是人文社科研究者的视野后,其技术、理论与方法就得到了广泛应用。就国内研究现状而言,以CHGIS[5]为代表的HGIS(Historical GIS)研究工作,是近二十年来历史地理学界最主要的学术增长点之一。(www.daowen.com)

HGIS的核心和GIS一样,都是数据,从人口史的角度讲,就是史料。人口史的研究对象发生在过去,研究数据来源于历史文献。在中国人口史研究的大部分时段内,尤其是民国以前,严重缺少建立在现代人口普查基础上的高质量人口数据,同时也缺少可以替代的相关数据或资料。因此,哪怕是对中国人口史最基本的认知和最粗略的分析,研究者往往都要,甚至是只能依赖或借助于历史学、文献学的方法和手段,通过对大量历史文献的搜集、整理、研读与分析,才能获取。

这一研究方法,人口史的学者非常熟悉,其过程大概包括从史书、史料到数据、图表,最后到论文、专著等几个步骤。在这一典范式的工作过程中,研究者需要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聚焦在原始史料的收集、整理、分析、归纳与总结等方面上,人口数量的历史学考证和人口数据本身的统计学分析是研究者关注的重点,而获取数据的过程往往就是主要的,甚至是全部的研究过程。常常,某一特定时间截面的历史人口规模考证出来了,整个研究也就结束了。至于数据背后所隐含的那些地理空间上真正值得认真审视的现象与规律,反而常常被有意无意地忽略了。

通过使用GIS空间分析的理论与方法,我们可以对现有的、经过细致研究获取的大量研究数据,进行深入挖掘和分析,探究数据背后的规律与特征。GIS通过“文献爬梳→数据提取→空间模型建立→分析”,最后生成新结论的工作流程,是被既有研究证明的、行之有效的方法[6]。对于中国人口史研究中遇到的问题和分歧,可以从GIS的视角,使用这些成功的研究范式,进行一定的尝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