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历史聚落地理学的研究:空间和时间的探索

历史聚落地理学的研究:空间和时间的探索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历史聚落地理学作为历史地理学的一个研究分支,顾名思义,主要以历史时期人类居住和活动中心的聚落为主要研究对象,一般可分为历史城市地理学和历史乡村地理学两部分。城市化成了历史城市地理研究的原动力。与历史城市地理学相比,中国的历史乡村地理学研究则要薄弱很多。__总的来看,目前国内历史聚落地理学研究主要集中在聚落起源及发展、聚落地域空间结构、聚落形态及内部结构等方面,并

历史聚落地理学作为历史地理学的一个研究分支,顾名思义,主要以历史时期人类居住和活动中心的聚落为主要研究对象,一般可分为历史城市地理学和历史乡村地理学两部分。

相对于历史地理学的其他研究分支,历史聚落地理学的起步较晚,以最早发轫的历史城市地理学来讲,历史地理学界一般认为,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才逐渐开始有所发展。但是,此时恰逢改革开放后中国迅猛发展的城市化运动引发了追寻城市源流的兴趣,对历史时期城市的研究,有助于当下城市的规划、改造、建设与开发,具有极强的现实性,学界开始关注历史城市这样一个研究对象。城市化成了历史城市地理研究的原动力。至20世纪90年代末,相关研究已经有了较大的发展,不但论著数量可观,质量也有了很大的提高,甚至一跃成为历史地理各分支学科中的翘楚。尤其是关于七大古都的讨论,众多名家参与其间,一时盛况空间,更是成为学界的热点[45]。这其中,1993年出版的杨宽的《中国都城制度史研究》围绕都城起源、发展和宋以后都城制度的变革两个方面,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研究,是一部权威性著作。1998年,史念海先生所著的《中国古都和文化》与马正林编著的《中国城市历史地理》相继出版。次年,王妙发所撰的《黄河流域聚落论稿》出版。众多经典论著的出版和发表,是中国历史城市地理这样一个学科开始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2007年,李孝聪、唐晓峰、成一农等数位学者合作撰写的《历史城市地理》出版,该书全面梳理和总结了以往的历史城市研究,在此基础上,对中国王朝时代前中期、变革时期以及后期的城市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是近年来历史城市研究少有的力作之一。

马克斯·韦伯关于中国城市的研究,曾经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主导了西方学者对中国城市的认识。他在对中西城市进行对比研究后,提出一个理想的“城市共同体”应该具备贸易、军事法律、社交和自治的功能。在亚洲,除了某些极为零星的例子外,几乎没有城市能完全适合这一标准[46]。城市是具有显明地域特征的人文景观,简单地用西方的城市标准生硬嵌套中国的城市,会存在很多问题,不少学者都对韦伯的论断提出过质疑与反思。施坚雅主编的《中国封建社会晚期城市研究——施坚雅模式》收录了近二十篇论文,内容涉及城市形态、结构、层级、市场、书院、家族、城隍以及行会等方面,集中展示了国外主流学者研究中国古代城市的成果。

与历史城市地理学相比,中国的历史乡村地理学研究则要薄弱很多。明清市镇研究作为资本主义萌芽这个假问题带出来的真学问[47],既是历史城市地理研究的一部分,也是历史乡村地理研究的一部分。相关研究,日本学者起步较早[48],国内学者则以樊树志、刘石吉、陈学文等人的研究最有代表性。总体来看,这一研究成果众多,水平相当高。但研究区域主要集中于江南,研究内容则较偏重于社会和市场[49]。王社教对国内目前定期连续出版的两大历史地理专业性学术刊物《历史地理》和《中国历史地理论丛》所刊有的历史乡村地理方面的论文进行统计后认为,目前中国历史乡村地理的研究还处于初始阶段,不论基础理论还是具体研究,都有许多问题还未进行深入探讨,甚至还未正式提出“历史乡村地理学”这一学术概念。基于此,他认为,历史乡村地理学应该着重从较长时段分析“乡村地域综合体”演变的过程和规律,主要研究内容应该包括历史时期乡村经济结构、社会结构、聚落结构的变化、乡村地域系统内部诸要素之间以及与外部地域系统之间的关系和作用规律等[50]

西北地区的城乡聚落研究,虽然是在中国历史聚落地理研究这一大的学科背景下开展和推进的,但也有自己鲜明的特色。从自然环境看,西北地处中国内陆,面积广大,地形复杂。并且由于绝大部分地区位于中国大陆第二阶梯之上,区域自然环境呈现明显的过渡性特征;从人文环境看,西北地区历史上曾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之一。自史前时期开始,就孕育了灿烂丰富的聚落文化。同时,该区域也是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汉民族与其他少数民族共同混杂聚居的区域。聚落形态及人口结构不但繁杂多样,也有明显的过渡性。(www.daowen.com)

晚清以来,在西北边疆危机和西北开发的时代大背景下,区域的社会、人口与聚落问题开始引起学界的关注。民国时期,众多的西北考察笔记,都有相当笔墨进行记述。明驼在《河西见闻记》中对敦煌县城内街道均以甘肃各县名称命名进行了考查,由此引出雍正沙州移民的史实[51]。汪公亮《西北地理》、王金绂《西北之地文与人文》以及范长江《中国的西北角》等,都用不同的形式记述了西北地区的城市与乡村聚落众多方面。这些著作,大都偏于史实的记述,缺少真正的学术研究。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历史聚落地理学的发展,与西北聚落人口有关的高水平的论著也不断出现。2004年出版的刘景纯的《清代黄土高原地区城镇地理研究》,是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学术专著。该书比较系统地探讨了清代黄土高原地区的城镇化与城镇化过程中的近代化特征、城镇分布与空间格局的变化、城镇体系空间组织结构、城镇等级规模与人口、城镇功能组合与主要功能城镇以及城镇形态与城镇内部空间结构等重要议题。与以往宏观的概略研究或细微的个案研究相比,该书在一个特定的空间尺度和精度上,分析并揭示了城镇化运动的基本特征和其中存在的必然的地理联系,很多结论都具有原创性。除此之外,王绚的《传统堡寨聚落研究:兼以秦晋地区为例》、张雪梅的《中国西部民族地区乡村聚落形态和信仰社区研究》等专著也都是这一时期的力作。

相关论文更多,如张晓虹的《陕西历史聚落地理研究》[52]、李艳的《清末民初甘肃的城市近代化》[53]李建国的《论近代西北地区城市的特点及其影响》[54]、张萍的《城市经济发展与景观变迁——以明清陕西三原为例》[55]、张萍与杨蕊的《制度与空间:明清西北城镇体系的多元建构与经济中心的成长——以西安、三原、泾阳为中心的考察》[56]、赵珍的《清代河湟地区城市格局》[57]等。这些文章也都从城市源起、形态、景观、城市化以及城镇体系等各个方面,分别对清以来的西北城乡聚落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__总的来看,目前国内历史聚落地理学研究主要集中在聚落起源及发展、聚落地域空间结构、聚落形态及内部结构等方面,并且在空间维度上和时间维度上,具有鲜明的特征[58]。但是,对于人口这一历史聚落最核心的要素,则用力不多,鲜有关注。历史聚落人口是人口史的研究重点,同时,更应该是历史聚落地理的研究重点。历史聚落的分布是历史人口分布的重要借代指标,聚落名称演变也是人口迁移和移民史研究的重要切入点。而聚落的人口规模、人口构成(包括职业构成、城乡构成、性别构成、民族构成等)以及人口流动(包括人口迁移、劳动力转移)等,是一切聚落活动的载体。从这一角度讲,聚落人口史的研究,是历史聚落研究的重要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