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第四节 《少年中国说》课堂实录及反思

第四节 《少年中国说》课堂实录及反思

时间:2023-07-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书不读熟不开讲,找准学生朗读的难点、重点进行指导,第二自然段学生读熟了,流利朗读课文的目标就基本达成了,在课文读熟的情况下,引导学生明白少年和中国的关系,理清文章脉络。

第四节 《少年中国说》课堂实录及反思

教材分析:

此篇课文是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作者热情讴歌中国少年创建“少年中国”的英雄姿态和“少年中国”的光辉未来,鼓励人们发愤图强,肩负起建设祖国的重任,表达了殷切期望祖国繁荣富强的强烈愿望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结合学生实际,本着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自主全面主动发展的原则,教学时课文的气势磅礴,并且多有恰当的比喻、对比、排比、对偶这些语言特点要在诵读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掌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积累重要词语,理解重点句子

2.理解文章的主旨

过程与方法目标:

反复诵读课文,体会句式整齐、气势磅礴的语言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受作者强烈的爱国之情,激发学生为了祖国繁荣富强而奋发进取的精神。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文章内容,体会文章的语言特点。

难点:感受作者炽热的爱国情怀。

突破途径: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作者心情,可以重温一下1840年之后中国遭受列强凌辱的历史

教学实录: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大家一齐读课题。

生:《少年中国说》。

师:说是一种文体,它是用叙事、议论的方式来发表自己的看法。我国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写了一篇有关马看法的文章,这篇文章的题目猜猜是什么?

生:《马说》。

师:你们太聪明了,他还写过一篇文章是发表对老师的看法的,猜猜是什么?

生:《师说》。

师:六一班的孩子你们的知识面真广。还有一位,同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他同样写了一篇文章是有关捕蛇者的?

生:《捕蛇者说》。

师:同样,梁启超写了一篇有关少年中国的,是什么?

生:《少年中国说》。

师:他的文章是有关什么的看法?

生:对于少年中国的看法。

师:题目的意思懂了吗?

生:懂了。

师:简单吗?

生:简单。

师:特别简单,来,一齐再把题目读一读。

生:《少年中国说》。

(教师从课题中的“说”字入手,紧紧扣着“说”这种文体的解释,又相机拓展了这种文体的其他文章,学生既理解了课题的意思,又能学以致用。)

师:课文预习过吧?

生:预习过。

(屏幕出示: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

师:谁来读?请最后那个女同学。

生: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

师:有一个词读得字音不准,谁来帮帮她。

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

生: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zhǎo)飞扬。

师:很好,读书就是要把每个字的字音都读准。把这两个字(潜、爪)读正确。

生齐读: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

师:把这两个字的读音,工工整整地写在书上(潜、爪)。

生: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

师:注意写字要:身正、足安、肩平、臂开。聪明的孩子坐姿很漂亮。写完身子坐正。下面的句子你能读吗?我喜欢我们班的高手,手举的还不够高,他是高手,第一高手。

(屏幕出示: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翕张。)

生: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翕张。

师:这句呢?

(屏幕出示: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

生:男孩子高手挺多,女孩子高手还太少。

师:男孩子来读?

生: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

师:谁来帮他?

生: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

师:都是第一声。

生: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

师:大点声,自信一点,再来。

生: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

师:要像这个男孩子一样做朗读的高手。你来读。

生:干将发硎,有作其芒。

师:看到没。要像他一样做朗读的高手。全班读。

生齐读:干将发硎,有作其芒。

师:把这几个字的字音,工工整整地写在课本上。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坐姿要漂亮,这个女孩子的坐姿最漂亮。最后一句,全班一齐读。

生:天戴其苍,地履其黄;横有千古,纵有八荒。

师:很有气势。这些句子会读了,我想这三个字对你们来说一点都不难。

(屏幕出示:潜、履、疆。)

师:用自己的方法记住这三个字,然后把这三个字工工整整地写在课本上。写字要注意姿势,这个女孩子的姿势漂亮,他的姿势也不错。

(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读准课文字音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所以从检查预习开始,老师的着力点就放在难读准字音上,生字的教学也以学生自学为主,并在加强书写习惯和书写规范美观上来落实学科素养。)

师:最难读的是课文中的第二段,谁来读?最喜欢这样的高手。(老师一说,学生马上把手举得高高的。)

生: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吸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师:身子坐正,看着我的手我们一齐来读。只读第二自然段。

师:吸气,读——

生: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吸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师:你们的预习经得起考验,第二自然段读得非常好。这篇课文把第二自然段读好了,其他的段落我想一定没问题。自己读,边读边想这篇课文讲了什么?

生:自由读。

师:课文读完了,谁来说一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生:我对课文的理解是这篇课文主要讲了少年和祖国的发展有关系。

师:非常会总结。谁再来总结。

生:我认为这篇课文讲了少年能使中国变强。

(书不读熟不开讲,找准学生朗读的难点、重点进行指导,第二自然段学生读熟了,流利朗读课文的目标就基本达成了,在课文读熟的情况下,引导学生明白少年和中国的关系,理清文章脉络。)

师:的确是这样,我们学着学着对课文有了更深的了解。第一自然段一共有两句话。请同学默读第二句,一边读一边想这句话有什么特点。

(屏幕出示: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生:少年怎样国家就怎样。

师:从内容去发现,如果从表达上,还有什么发现?

生:用了排比。

师:一个同学从内容上去发现,一个同学从表达上去发现。这就是聪明的表现。如果按照字数,把这个句子分为三组,你会怎么分?谁没发过言,手举再高一些让我看到你。

生:我会把“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分为一组。“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为第二组。“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为第三组。

师:你们同意吗?

生:同意。

师:这个同学分成了三组。这组读第一组,这组读第二组,这组读第三组。一边读一边把气势读出来。吸气——

生小组读: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师:如果用一组关联词来说一说第一句,你怎么说?比如:如果少年智,国家就智。

生:如果少年智,国家就智,如果少年富,国家就富,如果少年强,国家就强。

师:如果少年智慧,国家就智慧,如果少年富有,国家就富有,如果少年强,国家就强。

生:如果少年富有,国家就富有,如果少年强,国家就强。

师:第二句谁来?

生:如果少年独立,国家就独立,如果少年自由,国家就自由,如果少年进步,国家就进步。

师:一点就通,是个聪明的孩子。最后一组,这个男孩子,把话筒给他。

生:如果少年胜于欧洲,国家就胜于欧洲。如果少年雄于地球,国家就雄于地球。

师:太棒了,难不难?

生:不难。

师:我来说你们来读。如果少年智慧,国家就智慧。生:少年智则国智。

师:如果少年富有,国家就富有。

生:少年富则国富。

师:如果少年强大,国家就强大。

生:少年强则国强。

师:因为少年独立,国家就独立。

生:少年独立则国独立。

师:只有国家自由了,国家才自由。

生:少年自由则国自由。

师:如果少年进步了,国家就进步。

生:少年进步则国进步。

师:之所以国家胜于欧洲,是因为少年胜于欧洲。

生: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

师:只有少年雄于地球,国家才会雄于地球。

生: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师:读着读着,你有什么样的感觉?

生:感觉读的时候很有激情。如果老师不这样说我们就不会有这样的激情。

师:老师是你们的陪衬,我来衬托你们的激情。除了激情你还有什么感情?

生:自豪感,因为少年怎样国家就怎样。

师:从表达上,我说的和你们说的表达上有什么不一样?

生:我感觉是一步一步增强感情。

师:这篇文章在表达上特别有气势。你看,如果少年有智慧,国家就智慧,如果少年富有,国家就富有,你觉得这样的句子怎样?

生:简洁。

师:简洁的语言表达出气势来,把这种简洁读出来。(www.daowen.com)

生齐读: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师:除了是排比句,我们发现这个句子前面是写?

生:少年。

师:后面是写?

生:国家。

师:用了哪一个字让语言更简洁。

生:则。

师:这就是一字千金,这就是经典的魅力。把少年和国家的特点,用圈画出来。注意提笔就是练字时。

在教学中不仅要引导学生了解课文写了什么,更要引导学生明白文章是怎么写的?如何表达的?在学生理清文章脉络的基础上,把第二自然段按照字数分成三组,通过不断地增加朗读学生人数,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文字中表达出来的气势及语言的简洁。

生:少年和国家特点是:智、富、强、独立、自由、进步、胜于欧洲、雄于地球。

师:把这三组写下来(学生边说边板书)。我们来看,这三组中第一组智、富、强,它们的特点能交换吗?

生:不能,因为他们一次比一次高。

师:除了这个呢?

生:一次比一次强。

师:为什么一次比一次高,一次比一次强?因为少年有了智慧,国家才会?

生:智慧。

师:因为有了智慧才会?

生:富有。

师:因为有了富有,国家才会?

生:强大。

师:这样意思是一层比一层深,层层递进。谁来读,我要听出这层层递进的感觉。

生: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

师:第一高手。那么第二组中:独立、自由、进步,能不能交换?

生:不能。

师:为什么?

生:只有独立了,才能获得自由,只有自由了才能发展进步。

师:你来读。

生: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师:此处应该有掌声。那么最后这组能交换吗?

生:不能。

师:为什么?

生:欧洲是地球的部分。

师:国家要先胜于?

生:欧洲。

师:才能雄于?

生:地球。

师:所以范围是?

生:越来越广。

师:来,全班把范围越来越广读出来。

生齐读: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师:所以作者在表达的时候范围是越来越广的。我们以后在写作文的时候也要学会层层递进。刚才是一组一组的。我们看这三组中我们先说:少年胜于欧洲,则国家胜于欧洲,少年独立则国独立,能不能把句子交换。

生:我从表达上来看,第一组:智、富、强是一个字;第二组:独立、自由、进步是两个字;第三组:胜于欧洲、雄于地球是四个字。从字数上来说也是层层递进。

师:高手在哪里?为高手鼓掌。

生:我想如果交换顺序,第一个强大,后面就越来越弱。

师:由高到低,从内容上不合理。

生:我觉得只有少年智、富、强、独立、自由、进步、胜于欧洲,中国才能雄于地球。

师:所以归根结底,中国才能雄于地球。胜于和雄于是一组什么词?

生:近义词。

师:能通过朗读,把不能交换的感觉读出来吗?第一组来,第二组你们来,全班读第三组。气沉丹田。

生: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师:一层一层的递进,有什么样的少年就有什么样的中国!下面仿照着说几个。

师:第一组。

生:少年胜则国胜。

生:少年伟则国伟。

生:少年勤则国勤。

师:第二组。

生:少年文明则国文明。

生:少年幸福则国幸福。

生:少年刚刃则国刚刃。

师:第三组。

生:少年永垂不朽则国永垂不朽。

生:少年坚忍不拔则国坚忍不拔。

师:注意“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生:少年胜于世界则国胜于世界,少年胜于宇宙,则国胜于宇宙。

师:我们从一个词说到了?

生:两个词。

师:再说到了?

生:四个词。

师:所以说有什么样的少年就有什么样的中国。所以说,读——

(屏幕出示: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生: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阅读教学的终极目标就是让学生学会运用,学生的运用表现在会言语表达和书面表达,要为写作服务,写作是语文能力的最高体现,所以在这个片段教学中,老师引导学生解开文章的表达密码,从字数上来说,是一个字到多个字,从表达的范围来说,是从小范围到大范围,这样层层递进,学生解开了表达密码,再进行说话训练就水到渠成了。)

师:这篇文章梁启超写于一百多年前,他洋洋洒洒地写下了三千多字,但是他为何写下这洋洋洒洒的三千字呢?打开写作背景读,边读边思考,他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写下这三千字的。谁来说一说。

生:默读写作背景。

师:谁来说一说。

生:他是在中国被侵略的时候写下的。

师:还有什么?

生:他是在所有人都说中国不行的时候写下的。

师:哪些人?

生:八国联军,还有中国自己人。

师:日本人说不行,连我们自己都说不行的时候。还有谁?

生:他是在帝国主义侮辱中国的时候写下的。

师:梁启超写下了《少年中国说》,告诉我们中国的责任在我们的身上,他还这样写道:

(屏幕出示:日本人之称我中国也,一则曰老大帝国,再则曰老大帝国。是语也,盖袭译欧西人之言也。呜呼!我中国其果老大矣乎?梁启超曰:恶!是何言!是何言!吾心目中有一少年中国在!)

生读:日本人之称我中国也,一则曰老大帝国,再则曰老大帝国。是语也,盖袭译欧西人之言也。呜呼!我中国其果老大矣乎?梁启超曰:恶!是何言!是何言!吾心目中有一少年中国在!

师:是何言!是何言!吾心目中有一少年中国在!他在写这段话中说,日本人称我们为?

生:老大帝国。

师:这样的话太?

生:可恶。

师:太让人?

生:气愤。

师:在我的心中有一少年中国在。在课文的第一段中哪一个字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生:故。

师:为什么?联系上下文想一想“故”是什么意思?

(屏幕出示: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

生:所以。

师:把这句话的意思说出来。

生:所以今天的责任不在别人,而全在我少年。

师:所以国家富强的责任不在别人。

生:而全在我少年。

师:所以国家自由的责任不在别人。

生:而全在我少年。

师:所以国家进步的责任不在别人。

生:而全在我少年。

师:所以国家胜于欧洲的责任不在他人。

生:而全在我少年。

师:所以国家雄于地球的责任不在他人。

生:而全在我少年。

师:孩子们,把这责任担于肩上。最有责任担当的孩子,一齐来读。

(屏幕出示:故今日之,不在,而!少年则国,少年则国,少年则国,少年则国,少年则国,少年则国,少年胜于,则国,少年,则国。)

生: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屏幕出示: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生: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师:有什么样的少年,少年就有什么样的国家,有什么样的少年,少年就有什么样的国家!一齐读。

生:齐读全文。

师:课文中少年与中国有什么样的关系呢?作者又是用哪些事物来比喻少年中国呢?下一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这篇课文写在一百多年以前,老师相机提供了社会背景,学生了解了当时的写作背景后,对文章中表达出来的思想情感就有了更深的理解,从而真正落实本单元的语文要素。)

结束语:同学们,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我们承担着国家复兴的责任。清代末年,有一位非常有远见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梁启超,他就明白这个道理。因此,他写了一篇脍炙人口之作——《少年中国说》。这篇文章用事实和道理告诉我们,告诉全世界,我们中国的少年充满了希望,少年的中国更加充满了希望。

教者教学反思:

《少年中国说》写于“百日维新”失败后的1900年。当时清政府腐败无能,国家命运岌岌可危,帝国主义嘲笑中国为老大帝国,在此背景下,梁启超写了这篇文章。

文章热情讴歌了祖国未来的英姿及其光辉灿烂的前程,对肩负着建设少年中国的中国少年寄予了无限希望,号召“中国少年”应肩负起救国的责任,为创造一个繁荣富强的“少年中国”而努力奋斗。课文多为四字一句,或六字一句,而且押韵,多处运用反复、对偶、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大量引用典故。文章读起来铿锵有力,朗朗上口。

作者梁启超把封建的古老中国和理想的少年中国进行鲜明的对比,热情歌颂少年勇于改革的精神,批评消极保守思想,鼓励人们肩负责任,发奋图强。本文表现出作者热切盼望祖国繁荣富强的愿望,并且对中国的未来满怀希望。

这篇文章和现代文有区别,有些字很生僻,大部分句子不符合现代人的语言习惯,因此学生理解起来有点困难。在教学过程中,笔者抓住朗读,通过让学生通过多种方式地朗读来理解课文内容,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教学中,笔者引导学生通过抓重点词句的方式来理解句子的含义,从而达到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此同时,笔者还通过设置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让学生在朗读中解决问题,增强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本课是一篇半文言文半白话文的过渡性文章。把课文读正确、流利是学习本课的关键。因此笔者把本课的重点定位在引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流利,最后达到有感情朗读的目标。

本文长短句结合、交替出现,节奏感极强。因此我先要求学生借助汉语拼音把课文读正确,然后把课文读流利。课后学生们反映,当把课文读流利之后就发现自己的声调不由自主地变得高亢嘹亮,好像要把胸中那种豪迈之气和屹立于世界东方的霸气发泄出来一样。这就是真学语文的特点之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