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意传递给学生的主要信息,是本学科培养目标的直接反映,教学内容确定得是否合理直接关系着教学目标的完成程度,所以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
既然教学内容在教学中的位置如此之重,那么教师就要慎重地选择教学内容,把真正的知识教给学生,不负师者之名。
对于语文学科来说什么才是真知呢?语文来源于生活,无论是文学作品还是语言文字,都来自生活,生活之于语文就如根之于木。语言文字是人们为了生活而创造的,与生活有着天然的联系,它产生于生活更服务于生活;文学作品是人们用来记录生活表达生活中产生的情感的,来源于生活,表现着生活。
可见语文的真知就是生活,语文的外延就是生活,生活处处是语文,语文时时表现生活,教语文就是教生活。然而当前的语文脱离学生的思想和生活,把语文课变成了纯技术的训练;教学程式化、刻板化、枯燥乏味;题海战术,学生苦不堪言,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本就在于脱离了生活,使语文教学内容变得封闭和狭隘,让语文教育毫无生机。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
真学语文就是把生活当作教学内容,通过各种方式将生活注入教室,让学生明白生活与教育是一个东西,不是两个东西。
(一)阅读教学内容生活化
教科书是以文本形式存在的课程内容的载体,它以特定的编排方式与线索将提示语、选文、注释、练习、综合性学习活动等一些材料要素即教科书的内容组织在一起,它体现了编写者对教什么与学什么的建议或设想。
教科书是语文教师确定教学内容的主要依据,虽然教师不可以决定教科书该选取哪些文本,但对于哪篇文章该教什么、哪堂语文课教什么语文教师是有决定权的。文本有定篇、例文、样本、用件四种不同的功能,不论文本具体承载着哪种功能,教的内容都不能脱离生活,教的目的都是让学生在生活里会用。
反观当今的语文课堂,见小说就教人物、情节、环境;见古文就一词一句翻译;见诗词就情景交融、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见散文就形散神不散等,至今仍然奉行凯洛夫五环节教学法,开篇就是解题、作者介绍、背景介绍、段落分析与归纳段意、归纳中心思想、归纳写作特色等。这种把文本内容分析当作主要教学内容甚至唯一教学内容,割裂课堂与生活的联系的教学方法,只会让语文课越来越枯燥乏味,越来越程式化,更难让学生的思维参与到语文学习中,使学生感觉语文乃是身外之物,难以投身于其中。
改变这现状的最重要一步就是让生活回到语文课堂上来,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第一,了解作者的生活。知人论世这种读书理论早已深入我国的语文阅读教学课堂,外现出来就是作者简介和背景介绍两大环节。然而在真实的课堂上,学生却并不能从这两大环节中真正去了解作者及其生活,原因在于教师只是把作者简介和背景介绍当作客观的知识去教,如教师介绍鲁迅时必来一句“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这些高度概念化的介绍导致学生对作者的感受平面化。作者的生活是打开文本秘密的钥匙,要用好这把钥匙,就要把作者简介和背景介绍生活化,把黑白的作者生活和背景生活还原成鲜活的样子。
第二,再现文本的生活。每一个文本都作为一种独立的生活存在,大部分会远离学生的生活,学生很难靠文本去理解文本中的生活,这就需要教师再现作者笔下的生活情境。教师可以补充与文章相关的其他实际内容,可以增加、印证作者的相同感受,可以直接将文中的生活演出来等,总之要让学生的感悟与作者的感悟相通,学生也就能自得文章的旨趣了。
第三,结合学生的生活。人类对新知识的内化都是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进行的,所以教师要了解学生的生活经历,教学生以自己的直接经验为基础去理解、接受和内化新信息。读者大多喜欢根据自身的生活实践体验去感受、理解或者评价文本中人物的动作、言语、心理状态等,教师应该相机抓住文本中与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相似之点,让学生的生活体验与文本的生活发生碰撞,从而使学生快捷地进入文本情境,在抽象中感悟到具体,在枯燥中感悟情味,深入地领会文章内容。还要把学生平时生活中的一些实际体验也纳入教学内容,如生活中与亲朋好友离别或者失去时的不舍,丢失挚爱之物而再难以找出时的失落,一个人独处时的孤独,等等,有了这些生活内容辅助后再因势地切入文本,学生就很自然地明白文本描绘的生活情景。
第四,引入社会生活。毛泽东曾说: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它们(社会活动)是一切文学艺术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的源泉。(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语文课堂是学生接触社会生活、了解社会生活、分析社会生活的一个主要平台,为此语文教师必须要时刻关注社会生活,把社会生活也当作教学内容的一个方面。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文本内容适当地引入一些学生不太熟悉而又是当下社会热点的信息,把这些与当下社会息息相关的资料穿插在课堂中,不仅能开阔学生视野,拓展学生生活空间,让学生的心灵走出校园去关注社会,也能有效地帮助学生突破教学的重难点,让课堂变得有深度有广度,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关注社会,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让生活这汩活水滋润语文课堂的每个角落,就应该把作者生活、文本生活、学生生活、社会生活四个主流当作语文教学内容,让生活走进课堂,走进学生的心灵。
(二)写作教学内容生活化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可见写作有两个重要意义,一是用来表达自己;二是用来让别人通过文字了解自己从而进行交流。
叶圣陶先生在讲作文缘由时,认为人写作也不外乎两个原因,一是为了自己,将自己在生活中不同寻常的体验或感悟记录下来;二是为了他人,将自己的经验或心得写下来供他人参考。
无论是表达的内容还是交流的内容都应该是关于自己切身生活的,可见作文应该是写实在之事,表实在之情。(www.daowen.com)
生活是一切创作的来源,只要教师把生活这股活水注进学生的心灵,作文便是水到渠成的事。如某位教师在给学生上第一节语文课时要求学生写一首短诗,在学生苦恼写什么时,教师直接把学生带到美丽的校园中,让他们去观察、去感受校园中的一草一木,第二节语文课教师便收获了一叠叠满含惊喜的小诗。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教作文就是教学生怎么生活:
第一,教学生走近生活、感悟生活。长期以来学生过着紧张而单调的学校和家两点一线的生活,除了学习还是学习的单曲循环生活降低了学生对世界的敏感度,他们生活着,却没有体验到也没有意识到自己在生活。怎么样才能让他们意识到自己在生活着就是真学语文教师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可以引领学生走近自然生活,去感受花开花谢,去欣赏日升日落,感悟自然的美丽与神秘;可以引领学生走近社会生活,去感受风土人情,去感受时代的脉搏及世界的潮流,感悟社会的丰富与多彩;可以引领学生走近家庭生活,去感受父母亲平常中流露的爱意,去享受家的欢乐与忧愁,感悟家庭的平淡与温暖等。叶圣陶说:生活充实,才会表达出、抒发出真实的、浓厚的情思来。教师只有先让学生从他那看似苍白的生活里感受到美好,享受活着的意义,才能让学生有情可感、有情可抒,才能为学生写出富有生命力的佳作创造可能。
第二,教学生观察生活、积累生活。走近了生活并不意味着学生能够发现生活细枝末节中隐藏着的别样的美,也不意味着这些生活片段装进了学生的内心,还需要教师给学生打造一副可以看见生活之美的眼睛,一颗可以随时记录生活点滴的心灵。长久单调的生活磨灭了学生的童心,看不到生活的新奇,甚至对周围的生活已麻木,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有意识有目的地主动去观察生活,去洞察周围环境的变化,去洞察身边熟悉人物的变化等;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品质,时刻对周围事物保持一颗好奇之心,观察之时要细致、要耐心;教学生一些实用的观察方法,善于调动自己的听觉、嗅觉、触觉、视觉等去观察感受事物的细微之处。观察到周围生活的变化后,还要把这些变化和从变化中得到的感悟有意识地及时记录下来,才能让写作时有米可下。不妨让学生准备一个随笔本或日记本,随时观察随时记录,偶得感悟及时记录,因为写东西是要靠平时积累的。
第三,教学生分析生活、写生活。观察中得到的材料还比较粗糙,要从粗糙的材料中提炼出富有内涵的主题思想,还需要学生有较强的分析生活的能力,会用联想、对比、发散、集中等思维方式去分析生活现象,能从表象中看出本质,能从粗糙中提炼出精华,能从伪中辨别出真,能从纷繁中见出细微,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去分析评判生活,全面去分析材料,深层次去分析材料,将材料分析得透彻,有了分析评判能力后,才能挑选出适合作文主题的材料。有了材料还要善于用恰当的语言将鲜活的生活表达出来,富有时代气息的网络语言、富有乡土气息的生活语言等都可以用来表达多姿多彩的生活,只有生活在学生心中立体化、丰满化,学生笔下的作文才会缤纷如画、情真意切。把生活当作作文教学内容,不仅能解决学生写作材料匮乏的大问题,还能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感悟人生的酸甜苦辣,领悟生命的意义。
(三)口语教学内容生活化
口语交际能力是交际人运用口语语言和适当的交际技巧与交际对象进行信息情感等多方面的交流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是人们立足于社会的一种必不可少的生活技能。说话能力正常的儿童在学前就已经习得,已经能够自由顺畅地表达内心的想法,然而到上学后学了语文后,很大一部分同学在课堂上不能像小时候一样顺利地表达自己,变得不会说。
我们知道,学前班孩子学习表达的时候,没有教师没有课本,儿童靠听别人讲话从中汲取信息,自己分析比较词与词之间不同的含义,自然而然地学会说话。这种无师自通的奇迹能出现的关键就在于学前阶段是在生活这个真实的言语环境中全身心去揣摩语言。
到真正的课堂教学阶段,教学内容大多脱离了学生的现实生活,学生表达的欲望大大降低,再也没有揣摩语言的热情,再加上课堂上给学生说的时间本就少,慢慢地学生就变得不会说。因而口语交际应力求源于生活实际,又回归生活实践,使学生在生活化的教学中学会交际,提高技能,口语教学也必须遵守亲历——习得的规律,在生活中教,在生活中用。
虽然传统的口语教学也是从学生生活出发,但是多局限于校园生活,总离不开干部竞选、人生大道理等几个话题,这些话题看似对学生有用,其实与学生当下的生活并无多大联系,于他们未来的生活也并无直接的益处,课堂与他们的生活有着清晰而不可逾越的高墙,课堂永远是课堂。
美国教育家布朗提倡把学习环境放在真实问题大背景中,这样才能让学习对学生产生意义。真实问题就是指生活这个大背景。
口语表达是为生活服务的,教师有责任把生活化作口语教学材料,教学生用嘴去为自己的生活表达、谋划、争取等。如何让生活成为口语教学的主要内容,教师可以从以下角度入手:
第一,教学生倾诉生活,取学生生活中的话题。中小学“一言堂”这种现象的形成,讲台上滔滔不绝的教师固然要负一定的责任,但是也不能全怪教师,有时候学生不愿意说,教师不得不一个人说。笔者在教学中试图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去说,但发现学生不愿意开口。但是当你提到他们感兴趣的游戏、电影等这些与他们生活密切相关的话题时,学生就会七嘴八舌讲不停。可见学生说不说在于教师选取的是否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由于教师与学生之间存在年龄、知识结构等距离,教师和学生所关注的生活方面不同,表现在教学中就是教师所设计的话题并不能真正引起学生的共鸣。只有当教师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走进学生的生活,把学生关心的事物当作课堂交流话题,才能激起学生倾诉的欲望和表达的需求,从而让学生全身心投入活动中。
第二,让学生体悟生活,拟社会生活中的情景。校园生活与社会生活有着本质的区别,但是最终学生都要脱离校园步入社会,校园生活里的主要活动都是为了让学生日后能更好地融入社会。言语活动需要特定的环境,为了缩短学校与社会之间的距离,让学生能更真实更深刻地感悟语言运动规律,教师也应该把营造社会生活情景纳入口语教学之中。教师可以选取简单的实物、运用多媒体设备、准备生动的语言描述等虚拟出真实化的社会生活场景,让学生在实境之中自主地去表达,自主地去体悟生活。
如:某位教师依据毕淑敏的一篇文章,将拍卖会引入课堂,在教室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人生目标竞拍会。拍卖会这一特殊的社会情境激起了学生投身社会生活的热情,他们积极地用自己的智慧组织语言为自己的人生竞拍。
第三,引学生服务生活,回周边生活的实践中。叶圣陶说:一个学生在学校里受教育,他的成绩好或是不好,要看他的智能发展到什么程度,要看他是否随时利用了学练的东西去应付现实生活,方可断言。(叶圣陶《叶圣陶教育名篇》)如果所学的东西长时间不能用之实践,甚至用的机会都没有,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会慢慢降低。为了让学生感受他自己所学的知识有用武之地,获得学习成功感,口语教学中,教师应指导学生用自己的嘴去解决周边生活的实际小问题。
如:学生买东西经常会遇到要还价的问题,如何从商贩的细微表情读出还价的空间,如何用得体的语言让商家同意让价,甚至如何通过此次交谈与商家结成熟人,这其中的知识和智慧需要学生去体悟,更需要教师悉心的指导。这样的实践机会其实很多,比如如何安慰朋友,如何倾诉心中的烦恼,等等,而学生却并未意识到这也是学习的机会,并未想到可以把自己所学的东西用上,这就需要教师有一颗体悟学生的心,把学生生活中的小问题收集起来,把这些学生并未意识到的实践机会摆出来,一起去剖析探讨,用学校学的知识去服务生活。
生活有多广阔,语文的外延就有多大,口语更应是与生活交融,在生活中说。教师应该从生活中去汲取教学内容,把生活拉进课堂,又让课堂服务于生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