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学语文理念涉及语文教学的各个方面,由于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是构成教学活动的基本要素,本部分就着重从学生的学、教师的教和教学内容三个方面结合教学案例探讨真学语文的本质,看真学语文理念对语文课堂有着怎样全新的要求。
(一)真学:扎实学的语文
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只有当学生自己处于真实的学习状态时,教师的教学才是有效的和有价值的,这样的学习才是真学,这种课堂才是真学语文课堂。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能树立主体意识,根据各自的特点和需要,调整学习心态和策略,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能在个人钻研的基础上,积极参与讨论,善于倾听、吸纳他人的意见,学会宽容和沟通,学会协作和分享。
课程标准对学生提出的这些要求实际就是真学的内涵,就是学生所要达到的真实学习状态。真学的状态具体表现在语文学科上主要就是:听说读写训练的多少。毕竟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而语文的实践就是让学生亲耳听、亲口说、亲自读、亲手写。
正如捷克思想家、教育家夸美纽斯所说:“一切语文从实践去学习比用规则学习来得容易。”学生是语言文字运用的主体,任何人都不能越俎代庖。应该发挥语文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让学生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体。真学不只是听了、说了、读了、写了,还要通过听说读写的实践让学生在情感上感受到共鸣的喜悦,在思维上体味到豁然开朗的欣喜,如此才是真真实实的学语文、体验语文。本部分主要从读、说、写三个方面探讨真学,作为母语,听对学生来说一般都比较容易,所以不作论述。
1.实读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八个字简明深刻地道出了中国古代语文教学法的奥妙,即读,熟读成诵。追溯中国古代语文源流,无论是蒙学识字的启蒙教育还是经学读物的讲解,无不以读贯穿始终,最终形成了一个以读为主的中国独特教学模式。童子从走进学堂伊始,就开始读老师指定的篇章,摇头晃脑地读,读到能背诵为止,其中许多的问题学生已经在背诵的过程中领悟了,然后老师再对个别问题进行讲解,如此循环,一日三晌,学生的任务就是读书和背书,老师就是教学生识字和监督他们诵读。这种教学方法看似简单枯燥甚至粗暴,毫无艺术可言,然而千百年来,在这种方法下培养出了多少独领风骚的文人墨客,多少叱咤风云的政治人物,创造了璀璨的中国文明!
然而在今天的语文课堂中,读的地位已经下降了许多,已经很少能听到长久的书声琅琅了,更难听到抑扬顿挫、饱含深情的读书声了。有的是教师们滴水不漏的讲解,牵着学生思维去分析词语、修辞、篇章结构等,舍不得给时间让学生去细细诵读课文。但是在没有熟读课文的前提下,再精深的讲解也只是教师个人的揣悟,很难真正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要让学生的心灵走进课文的深处,前提就是要让学生读起来,读到能诵出来更好。
读就是一种真学的状态,是一种全身心投入的状态。因为读是学生对文本内容吸收和理解的过程,出声的读,会让学生主动识辨字音,探求词语的意义,再结合自己头脑中的相关生活体验最终将字词句组成新的内容体系储存起来,完成言到意的转换;读是学生的思维紧张运作的过程,读的过程要求学生的思维和自己的听觉、视觉等器官缜密地配合,准确地辨别文字,正确地读出字音,迅速地捕捉每一个词语,将静态的视觉符号快速而流畅地转换为听觉符号。还要调动自己已有的经验去感知判断词语句子的意义,贯通文章结构内容等逻辑联系,这整个过程是一个从表层结构到深层含义、从初步感知到深入理解的复杂认知过程;熟读是一种积累的过程,读是学生对文本的一次感悟的过程,当熟读到能背诵时,读便是学生对文本的识记过程。熟读中眼口耳心齐用将文章的字词篇章结构等以整体的形式储备在大脑中,这种积累是学生学会语言运用的重要前提,因此在小学语文初级阶段,几乎每篇课文都要求学生完整背诵。
教师在课堂中应该组织各种形式的诵读活动,给学生读的充分理由,从而调动他们读的积极性。如:
认读性诵读:在进入课文学习前要求学生辨认清字的音形义等,读准字音,读得顺畅,不读破句,不错一字,不添一字,不漏一字。同时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从而为下一步的学习营造好气氛。
理解性诵读:先对课文进行适度的讲解,让学生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在此基础上,能够进入披情入文的境界,从而读出文章该有的情味,激扬处当铿锵有力,深情处当轻淡缓慢。
评析性诵读:组织学生,一边诵读文章一边用批判思维或者欣赏的心态评议文章,在批判中去欣赏,在欣赏中去诵读,先读后评,评后再读,读出文章的精妙之处,读出文章的理趣。
记忆性诵读:尤其对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要求多记多背,在学生对课文有了深切的体悟和理解后,组织学生将文中那些精美的词句段落甚至整个篇章背诵下来,储藏在自己的记忆里,如此文章便不只是书本上冰冷的文字,而是经过了学生思维和心灵的温暖,成为他们自己语言库里的一部分。
实读不仅要让学生开口大声读起来,而且还要读出文章的韵味。朗读教学是品味作品的艺术,是欣赏词句的艺术,是调动情感的艺术,是拨动心弦的艺术。要让学生能够扎扎实实地读好课文背好课文,教师一要做好范读,二要指导好学生读。
比如笔者在教学三年级上册的《司马光》一课时,就用读的活动贯穿课堂始终:
读出音韵美。这一环节主要是扣着课后习题跟着老师读,引导学生读出停顿和节奏,再听教师范读,让学生体会教师诵读中的语气、语速、停顿等,然后学生练习朗读,要求语音正确、停顿恰当,能初步读出语气,能读得抑扬顿挫。
读出形象美。再引导学生感受“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时群儿的慌乱和司马光的沉着和冷静。在此基础上,教师指导朗读,指导如何处理重音、语气、语调等从而读出感情变化来。
语文课就是读书课,要重视读,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把握课文的思想内容和语言形式。在读的基础上,学生可以对课文进行分析、评论、探究。但是,不能没有示范地读,没有指导地读,没有理解地读,没有目的地读,为了读而读,会让学生对读产生疲倦感,从而失去了读的兴趣,走向另一个极端。
2.实说
21世纪是竞争的社会,这就意味着对人才各方面能力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其中语言表达能力成为很多企事业单位录用人才的一个重要参考因素。如今社会上的招聘考试,笔试成绩在总成绩中所占的比重在慢慢下降,而面试成绩所占比重越来越高。在人才市场上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一幕,笔试成绩异常优秀的求职者们却因为不及格的面试分数而错过了良好的入职机遇。
这种剧情的发生,语文教育多少都要负一点责任,多少都反映出了现今我国语文教学的一些缺陷。口头语言表达能力不仅对人的工作影响深远,也直接影响着一个人的家庭生活、社会生活。
然而几千年来语文教育形成了这样一个思维定式,谈语文教学似乎就是谈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只关注书面语言的学习,而听话和说话教学即口语交际教学常被遗忘,似乎说话不用教,默认学生都会说话。
于是,从我们的课堂教学到考试命题,始终都是阅读和写作两大部分。语文教材中可怜的一小部分口语交际内容,要么被教师当写作材料处理,要么直接被跳过,结果多少学生说话思维混乱、层次不清晰、重点不突出,能在公共场合落落大方表达自己情意的更是少之又少。说话能力也应是语文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说话看似简单,其实却蕴含着丰富的知识和哲理,会说话的人会将话语表述得通俗形象、委婉得体、富于激情并且语言规范、思路清晰,在交际中能取得较好的效果。而不会说话的人的话语效果就会差很多,往往是词不达意、逻辑混乱、语言枯燥、句子不畅。
由此可见,说话并不是看起来的那么简单,而是一门学问,更是一门艺术,需要不断地学习。一个真正优秀的语文教师,应该要教会学生说话;真正的语文教学,也应该把教会学生说话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那么真学语文课堂,应该是能让学生充分说的课堂。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课程总目标中对口语教学的目标作出了详尽合理的阐述: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项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新课程标准中这一短短的阐释将新时代的口语交际理念具体为倾听、交流、沟通、交往四大方面。
那么真学语文课堂该怎样很好地贯彻和实践这一理念,让学生大声地说、自由地说呢?
首先,教师要创造一个和谐、平等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课堂上敢说、大胆说。在课堂教学中,很多时候并不是学生不知道问题的答案,而是学生不敢回答,怕说错被别人取笑,担心被别人议论,即使被老师点名叫起来也很难落落大方、流畅地说,可见学生存在说的心理障碍问题。鉴于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营造轻松自然的氛围,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克服怯场、紧张等心理状态,走出怕的心理障碍;同时教师也应传授学生必要的克服心理障碍的方法,比如调整呼吸、进行必要的自我暗示等。
其次,教师还要有意识地调动学生说的积极性,鼓励学生说,逐渐训练学生说的勇气。此外,教师要科学、合理地设计口语教学内容,让学生愿意说,有话说。有了说的勇气后,再有好的口语内容,学生才有说的意愿,才有表达的渴求。
第三,除了要设计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的口语交际话题以外,教师还应教授学生一些必要的口语交际技巧,如语音知识、态势语、说话技巧、交际礼仪等。教师要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着手设计,以实践训练为主,具体表现在课堂教学中就是要求教师充分地把课堂还给学生,一切要学生说的,学生能说的,就一定要让学生都说出来。
最后,教师要对学生的说作出及时的评价和指导,让学生说准确,说好。说准确主要指说的语言规范,即发音准确,用词准确,语法规范。说好主要指学生能说得条理清晰,学生能根据不同的场合、时机把话说得得体、恰当。
口语表达与交际能力是衡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一个重要标准,也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中不可缺失的组成部分。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与内容”中就明确表示:“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运用口头语言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目标中的关键词依次为:倾听、表达、交流。很明显,“倾听”是达成“交流”的初始条件。
笔者工作室的田老师在授课过程中,尤为重视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
教学案例: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我对我们班孩子的一段采访,我们一起读一读。
(师生合作读)
师:现在老师要考一考大家,是否认真听了我采访的内容。还记得小兰她长大以后想做什么吗?为什么?
生:小兰长大后想当老师,因为可以教学生很多知识。
师:你是个善于倾听的孩子。
师:那小刚长大以后想当什么呢?还记得原因吗?
生:他想当医生,因为可以治病救人。
师:看来大家都是认真倾听的好学生。
田老师在开课之初就把倾听放在了首要位置,引导学生不仅要会说,更要学会倾听,并且在整堂课中,也时刻注意提醒学生认真倾听,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
当然,作为口语交际课,教会学生表达交流才是课的重点。田老师自始至终围绕“长大以后做什么”这一话题,引导学生相互交流长大以后“做什么”“为什么”,重点突破“说清楚”“问明白”,体现了对统编教材第一学段口语交际部分准确、全面、深入的解读。“说清楚”“问明白”是本次口语交际课的教学重点。
为了突破重点,田老师还创设了真实的交际情境,通过同桌互相说、面向大家说和面对镜头说等真实的、层层升级的交际任务,激发学生的交际兴趣,引导学生进行充分的交际实践,全方位地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同桌互相说:让学生尝试围绕话题自由交流,鼓励学生大胆表达。教师用现场生成的交际案例,引导学生的交际实践,渗透本次口语交际的要点——说清楚。
面向大家说:在真实的交际语境中锻炼学生的交际能力,培养学生口语交际的对象意识和场合意识。通过师生对话,分层指导学生如何说得更清楚、对感兴趣的内容如何进行提问以及如何应对。
面对镜头说:教师示范采访,让学生迅速适应新的交际场景和交际对象。小记者现场采访,让学生充分锻炼并全面展示口语交际能力。
教学案例:
师:现在请同学们同桌两人相互说一说你长大以后想做什么?为什么?要求:说的同学要说清楚,另一个同学要仔细听。
师:现在请同桌两人上台来分享你们长大以后想干什么。
生1:你长大以后想干什么?
生2:我想当消防员。
生1:为什么想当消防员?(www.daowen.com)
生2:因为当火灾来临时我可以救人,像一个英雄。
师:同学们对他们刚才的表现进行一下评价。他们说清楚了吗?提问问清楚了吗?
生:说清楚了内容,提问也准确。
师:那现在同桌两人再互相说一说,并且对你感兴趣的内容可以多问一问。
师:现在云波小学红领巾广播电视台要对你们进行采访,我来当记者对你进行采访。
(师生合作对话、同学间进行采访对话)
师:现在四人小组进行交流,交流后小组内相互评价。如果他/她说清楚了内容给一个“大拇指”,会提问再给一个“大拇指”。
(小组合作练习交际,师巡视指导)
低学段的口语交际目标,要求学生与人交流时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口语交际具有互动性,强调信息的往来交互,因此,参与交际的人不仅要认真倾听,还要适时接话,谈自己的意见和想法。这样,在双向互动中实现信息的沟通和交流。
田老师的课上特别注重在细节中培养孩子这些交际的习惯。老师的即时评价,学生间的评价,自始至终在引导着、激励着学生们在交际中大方自信地表达,在倾听中理解谈话的内容,不断修正自己的表达,提高自己的说话技巧,实事求是地表达,享受交际的快乐。
口语交际课,就是要通过让学生不断地“说”、去交际来开启他们的语言思维,习得语言素养。田老师这节口语交际课,为我们做了一个很好的示范,整节课值得借鉴的地方还有很多。但是,“课堂永远都是遗憾的艺术”。在生生交际一块老师还可以放得更开一点,交际面可以更广一些,这样,整个课堂上,交际的氛围会更浓,精彩度会更强。
(二)真教:诗意教的语文
教师作为教学中的主导人物,课堂最终将呈现出什么状态完全取决于教师如何教。
孙绍振、温儒敏、王旭明等关注语文教育的学者们痛心疾呼:要真教语文,教真学语文。真教语文,关键在把握语文的性质。吕叔湘说:语文学科一半是科学,一半是艺术。可见真教既要把语文教实,也要把语文教美,具体来说既要让学生学会运用语言文字,而且要用较美的方法完成教学目的,使课堂充满语文味。“诗意”二字便能将科学与艺术和谐统一起来。
潘新和先生曾说:语文的诗意,是借助言语的诗意,领悟、成全、造就人生、人类的诗意,终极目的是指向诗意的人生,人类文化、精神的薪火永续。
诗意的语文教育,须建立在对语文——言语与人、人类的生命关系的认识上。既在语文,又超越语文,它化育生命、人生、人类的精神存在。本部分将从教师对教材的解读、教学语言、教学方法三个角度探讨如何完成诗意的语文教学,从而真教语文。
1.诗意化的文本细读
一位著名的语文老师在总结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时这样告诫青年教师:“教材研读,是一切阅读教学设计的先行。没有深刻的、细致的甚至是别出心裁的课文研读,就难以有好的阅读课出现。”可见深刻地研读教材是走向真教语文的第一步。
然而不少教师并没有认真地研读教材,而是依赖教参的解读。教参怎么分析教材,这些教师就怎么确定教学内容,教参给出了哪些教学建议,教师就怎么确定教学目标。
如今网络资料丰富,一些教师甚至直接把别人现成的教案或教学设计拿来用,上课前匆匆一瞥就走上讲台。然而,没有经过理解的知识等于灵魂的废物(拉伯雷)。教师自己都没有理解的知识如何能让学生理解呢?这样的备课过程,必定难以上出精彩的语文课。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课本知识如果不经过教师心灵世界的加温,那么,课本知识传授得越多,你的学生将会变得越冷漠,越无知。作为语文教师,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引领学生走进文本,热爱文本。要想让学生走进文本,教师必须本人先真真切切地走进文本,明确知道文本最打动自己的是哪里,自己的发现是什么,自己是怎么解读的,自己的创见是什么,解出我的想法,读出我的感悟,而不是让教学参考书、教材解读、教学设计等资料取代自己的解读。让学生走进文本而又能爱上文本,这就要求教师能让学生感受到文本的美。
所以教师对文本不仅要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还要能解出文本里的诗意,也即诗意地解读文本,细读文本的诗意;也即审美地解读,审美解读就是能将文本从静态的物质符号中解放出来,还原为鲜活生命的唯一魔术。
笔者重点从内容和语言形式两个角度对文本进行诗意的探索:
一是读出文本内容的诗意。诗意不是外加的,不是硬生生贴上去的标签,诗意一定源自文本内在的结构、内在的情怀。这就需要教师带着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和一颗对美怀有高度敏感的心潜心到文本中,于细微处、于无声处挖掘出其中的审美元素。文本内容的诗意具体来说就是要探讨文本的情趣和理趣,因为文本就是作者内心情感和个人见解的文字载体,可以是其中或浓或淡的情,可以是美如仙境的环境,可以是个性纷呈的人物,也可以是含蓄隽永的哲理等。发现情景美后教师还应通过情景设置等方法让学生走进文本去体验美,只有激发学生的内心情感才能让学生获得感同身受的共鸣,只有产生了共鸣才算真正品到了文本的味,才会真正有所收获。
如笔者在教《过故人庄》这首诗时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让学生体验此诗的景美、人美、情美:你看到了什么?你听到了什么?你感受到了什么?这三个问题让学生自己主动调动想象力将文字转化成图片,又将图片转化成话语,于是学生轻而易举地品味出了美丽的山村风光,朴实的农村生活,深厚的主客情。
二是读出文本言语形式的诗意。歌德说:内容人人看得见,含义只有有心人得之,形式对于大多数人是一个秘密。此处的形式即言语形式,言语形式除了我们常说的字、词、句、段、篇,还应包含隐藏于言语背后的怎么写、为什么这么写的问题。
语文教学应从言语形式出发,体会内容中的情感,然后再从情感回到言语形式,咀嚼语言文字的妙处,感受语言形式中的规律。语文教师就应该看到大多数人看不到的形式的微妙。
张志公曾把语文教学流程概括为:“从语言文字出发,到思想情感;再从思想情感出发,重新回归语言文字。”可见思想感情和语言文字是语文教师发掘美的沃土。除此,教师对文本还应有一些合理的、创新的、独特的解读,让学生能感受到文本别样的风情,从而更加热爱文本。
总之,文本里蕴含诸多美的因子,语文课堂当是教师带领学生从文本里寻找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课堂,当是一场充满诗意的语言旅行,当是美与学生纯净心灵的一次诗意邂逅。诗意就是美,美就是真,要做真学语文教师,首先应该要让自己成为一个善于发现美的智者,一个致力于传递美的使者,点燃学生心中对美的渴望,谨记窦桂梅老师的“学生理解有多远在于教师解读有多远”这句话。
2.诗意化的教学语言
教学活动主要表现为师生间的对话,因此语言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必要媒介,这种语言又不同于人们日常交流所用的语言,它承载着丰富的教学信息,教师通过它开启学生的心灵,学生借助它反馈自己的学习效果。
苏霍姆林斯基也指出:教师的语言是一种什么也代替不了的影响学生心灵的工具。教育的艺术首先包括说话的艺术、同人心交流的艺术。可见教师语言素养的高低将会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影响到学生的心灵。
那么什么样的语言才是高质量的教学语言呢?学界虽还没有界定明确的定义,但在某些方面还是达成了统一的意见:即选择和使用富有审美和教育价值的语言,创造出独特的语言表达方式和风格,用于教书育人,陶冶学生心灵的创造性语言。总体来说要求教师的语言既要有知识性的内容,又要有规范性的形式。
而语文教师作为母语的教授者,课堂上语文教师讲的每一句话都是学生学习母语最直接最鲜活的示范。同时语文教师的语言也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效果。
我们经常见到这样的现象,知识水平相仿,教学对象、教学内容也无大异的两位教师的课堂氛围却截然不同,学生的思维状态也大相径庭。一者妙趣横生,学生听得津津有味,积极参与;一者味同嚼蜡,学生听得无精打采,昏昏入睡。可见要把语文课上得富有感染力,要真把语文教好,语文教师当重视自己的语言素养,应当成为一个能自如运用语言的艺术家,因为教育就是一种示范和感染。你的示范性、感染力越强,学生就学得越有趣、越轻松,收获也越大。于漪曾这样告诫青年教师:要锤炼语言,一位教师必须锤炼教学用语,研究语言艺术,使自己用语言所弹奏出来的交响乐,能在知音者——学生的头脑里回响激荡,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语文教师不同于其他学科只是用语言来传递教学内容,语文教师的语言还有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用语言描绘情景,让学生获得亲身体验过的感受,从而获得心灵上的熏陶。同时语文教师的语言要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母语的美,产生向老师学的内驱力。
因此,语文教师的语言除了简明性、准确性,还应有它特有的审美性,字字流转着诗意,句句追求着诗意。
真学语文教师的语言当追求诗意的形象美。引导学生感受与理解文本中文字所描述的艺术形象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要让文本中静止的形象在学生的头脑里鲜活起来,就需要教师用自己形象化、立体化、富有画面感的语言激活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在想象中主动地去感知形象的细枝末节,如亲自见了其物、闻了其声、感了其形。这种视觉化的语言较之苍白枯燥的讲解语更富有表现力和穿透力,更能感染学生,更能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看作者所看,感作者所感。所以真学语文教师要有意识地调用各类词汇,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和句式等将自己的语言锤炼得像画家手里的笔一样,挥墨即是风景。
真学语文教师的语言当追求诗意的智慧美。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当用知识去赢得学生的尊重,用智慧去启迪学生的思维。所以语文教师的语言还应含有丰富的知识量,流露着浓浓的文气,充满着智慧。可以用广征博引的导语带学生在文学的殿堂徜徉漫步,可以用简明扼要的解语将一些晦涩难懂的问题明白化,可以用凝练概括的结语将冗长的意思精要化,也可以用别出心裁的评语激励表扬学生,等等。
总之,语文教师的语言不是随便的日常口语,而是处处可见蕙质兰心的语言,是语文教师用心去精巧设计的富有智慧的语言,用来引导学生在无疑处生发疑问,用来激活学生一时僵化的思维。语言中处处闪耀着智慧火花的语文教师,他们的课堂一定不是枯燥无味的,他们的学生也一定不是呆板木讷的。
真学语文教师的语言当追求诗意的情感美。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特点决定了没有情感涌动的语文课堂不是真学语文课堂。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了语文课程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在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鉴于学生自身理解能力的限制,与文本的距离较大,很难深刻地体会文本中的情感,甚至有些情感直接被忽视。此时就需要教师用动情的话语、真挚的情感去拨动学生内心深处、最敏感的琴弦,唤醒学生心中曾经体验过的类似的感情,让学生与文本产生强烈的共鸣,心灵上受到触动,如此学生才算是真体验到了。
真学语文教师能把无声的文字变成充满诗意情感的语言,带领学生去感受文本中的酸甜苦辣,去品尝人生的百态滋味,去享受文字传递给我们的一次次生命体验。
教师的语言是人类最美的语言,教师的语言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艺术,曼妙、细腻、唯美、豪迈;教师的语言是一种知识更是一种思想,深邃、练达、智慧、仁爱;教师的语言是一种功力更是一种品位,情趣、意境、修炼、魅力。
真学语文教师应当用心去积累词汇,去锤炼自己的语言,让自己的语言给学生诗意般的享受,让自己的课堂变成一个充满美的艺术世界,踏踏实实地去真教语文。
3.诗意化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可见教学方法是勾连教师、教学内容、学生的桥梁。有了好的教学内容,还需要教师选取恰当的教学方法把教学内容转化为生动活泼的学习资源。
与其他学科教学方法相比,语文学科教学方法有自身的独特性,因为语文学科是以本民族的语言为教学内容,而民族的语言即民族的精神,民族的精神即民族的语言,二者的同一程度超过了人们的想象。
可见语文教学内容不仅仅表现为科学文化知识,还应包含着人类丰富的精神世界。精神这一涉及人类心灵的特殊领域,应该用富有艺术气息的方法去展现,将教学方法诗意化便是一个理想的选择。同时中小学生本身所具有的情感丰富、个性活泼等心理特点也决定了教师不能采用枯燥无味的教学方法。
什么样的方法才叫作有诗意的呢?苏联教育家赞科夫的一句话可以回答: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的方法。然而在今天的现实课堂中,教师依然多采用教师讲、学生听的机械化讲解法。于是就出现了教师把知识梳理加工好后,学生只需记住教师所传授的内容的现象。即使有一些启发式的提问,然而本质上学生的思维还是在教师的掌控中,学生还是被教师牵着鼻子走。这种粗暴的教学方法简单地把学生大脑看作容器,似乎装得越多就学得越好,实而忽视了学生作为人的主观性,忽视了学生作为学习者的主体地位,让语文教学变成一种没有趣味的复制文化资料活动。这种教学方法导致的结果是教师教得累,语文该有的味还不一定能教出来,学生的学习效率也低,还有可能磨灭对语文的兴趣。
真学语文教师除了要善于发现美,还应做善教美的教师,能巧妙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将课堂打造成美的集合场所。虽然教法有多种,但教无定法,无论选择何种教法都要以能否恰当地表现教学内容和能否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为重要确定原则。
善教美的教师,是因为善于选择运用教学方法将学生的审美心唤醒,善于将教学方法诗意化让课堂变得生趣盎然,让学生在趣味中欣赏民族语言,接受民族文化的熏陶。怎样将教学方法诗意化,将教学方法变得富有文化味,真正地触及学生的情志,语文教师可以重视以下几点:
第一,以趣味为出发点,创造性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枯燥无味、照本宣科的教学方法必然不受欢迎,再加上小学生学习意志本就比较薄弱,这样的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必然低下。虽说知识总不免有枯燥的一面,但是教师要能用巧妙的方法将知识变得富有趣味,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自主地去学习。如教师可以关注学生的兴趣点,从学生最感兴趣的话题切入。
第二,以审美为中心,诗意性地使用教材。教材是学生学习民族语言文化规律,获得运用语言能力和培养情操情怀的依托,所以教师不论是选取什么样的教学方式都不能脱离语文教材。同时新课程标准提到要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所以在教学方法使用时要侧重提高学生鉴赏美的能力。
如余映潮老师经常采用妙点赏析的方法组织学生品味教材中的美,教师可以根据自身的特长、教材的特点、学生的状态、课堂的情景,灵活地、诗意性地处理教材,长文短教、浅文深教、选点重教、对比着教、求证地教,等等,立足于教材,用巧方法,教出新意,教出美来。
语文教师切忌用死教学方法,比如用解题、介绍背景、归纳中心思想等这类僵化的教学流程将自己的思维禁锢。
真学语文教师是把自己的每一堂课当作一件艺术品的,用心去雕琢,用心去构画,但是什么样的教学方法都应以民族语言学习为中心,以触动学生情志为目标,防止教学方法流于形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