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服务于基础原则的服从与服务之要

服务于基础原则的服从与服务之要

时间:2023-07-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于语文学科而言,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要服从和服务于三个基础,但服从和服务的基础、前提是培养语文能力,养成语文素养,实现语文的工具性价值。而到了第二、第三学段,阅读能力的基本层级则会更加完整覆盖,在初级复述性理解基础上,形成以中级解释性理解和评价性理解为主并逐步向高级创造性理解扩展的中高层级结合的阅读理解层级结构。

服务于基础原则的服从与服务之要

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打好三个基础的共生属性让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与其他学科乃至整个学校课程整体建立起有机的联系,这对于语文学科更好地把握和落实本质属性,与其他学科相互协调和配合,共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语文学科而言,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要服从和服务于三个基础,但服从和服务的基础、前提是培养语文能力,养成语文素养,实现语文的工具性价值。这是语文学科特性的本质属性与共生属性有机统一的条件,也是语文学科特性本质属性与学校课程整体的共生属性有机统一的条件。

也就是说,共生属性是寓于本质属性之中的,离开本质属性,共生属性也就无所依循了。离开本质属性去实现共生属性无异于缘木求鱼。因此,语文学科特性的本质属性始终是语文学科发展和教学实践的重点和根本。根深才能蒂固,只有培养语文能力这个工具性价值落实了,语文的人文性价值才有了根基,三个基础才会更牢靠,语文才能与其他学科相互分工,各有侧重,共同实现育人功能的叠加耦合和整体优化

语文学科特性要分阶段、有重点地落实到教学活动中。总体而言,语文学科特性既有本质属性,也有共生属性。但当语文学科特性具体落实到语文教学实践中时,则可能因为多重因素的作用和影响而呈现出不同的形态和风格。正是这些体现出语文学科特性的不同教学形态和教学风格,不断丰富和诠释着语文学科独特的教学意义。

(一)组合关系

在语文学科特性中,工具性是本质属性,主要表现为培养语文能力,核心是基础阅读和基础写作能力;人文性是共生属性,主要表现为吸收和传承优秀文化成果。在实际教学当中,由于具体情境和影响因素的不同,特别是由于教学所处的学段、阶段和进展等具体情况的不同,语文学科特性是以作为本质属性的工具性功能为主线,经由作为共生属性的人文性功能的叠加耦合之后,形成不同的组合关系,表现出多样化的教学形态。

比如,识字与写字教学的本质属性就是正确读写汉字的工具性目标,对于多数学生来说,这是主线,丝毫不能含糊。但这个正确读写汉字作为本质属性的工具性功能,不但不能排斥把汉字读写出文化、艺术、美感和欣赏等作为共生属性的人文性功能,而且对于具体的学生群体或个体以及特定的时段而言,这种人文性要求甚至可能成为主导性要求。

这就是温儒敏教授所说的小学生识字写字,既是一种能力训练,又是文化熏陶,还是一种习惯、修养的生成。落实工具性要求是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同时要更加全面准确地体现语文的学科特性,也必须重视共生属性,自觉地落实语文学习的人文性要求,探讨符合实际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有机统一的多种组合关系,这样的语文教学更饱满、更充分、更有后劲,整体语文素养的要求也更好地落实了。语文学科特性的这种工具性与人文性有机统一的教学现实形态,就成为一种语文素养生成的教学模式。(www.daowen.com)

(二)内部结构

作为本质属性的工具性和作为共生属性的人文性,它们各自的内部结构,也会因为具体情境和影响因素的不同而呈现出明显的差异。

比如,在语文工具性要求方面,基础阅读能力是小学语文学科的关键能力。但具体到每一个学段,基础阅读理解能力本身却有不同的层级重点和组合关系,表现出明显的学段特征,从低学段到高学段形成相互关联但又各有侧重的关键能力整体,不能顾此失彼,而应该是交替循环、螺旋上升地有序推动。

第一学段侧重于字词积累的复述性理解,偏重于以基础阅读为目的的识字写字能力培养,其关键能力的具体形态是识字与写字带动的复述性阅读理解能力。

而到了第二、第三学段,阅读能力的基本层级则会更加完整覆盖,在初级复述性理解基础上,形成以中级解释性理解和评价性理解为主并逐步向高级创造性理解扩展的中高层级结合的阅读理解层级结构。

在语文人文性要求方面,从低学段到高学段的共同特征是读书的数量、范围和品质的要求也都会由低到高地发生变化,越来越强调读书在语文学习、思想文化修养和价值观形成中的关键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