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真学语文教学的自省和反思:优化方案

真学语文教学的自省和反思:优化方案

时间:2023-07-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以往的教育教学中,学生评价是通过单元测验的方式进行的,主要强调“双基”的学习和掌握。在《2011年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的“双基”已变为“四基”,除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之外,还有基本思想方法和基本活动经验两个重要内容。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中学生学习的主要目标是丰富情感态度、价值观念,在学习之前、学习过程中和学习结束后建立起教育教学的意义感、自我感和效能感。

真学语文教学的自省和反思:优化方案

我热爱语文,喜欢在小学语文教育中观察、实践、考证、自省、反思、提升,这也是我教育教学成长的一个好的做法,为自己的教学主张积累了丰富的第一手材料,主要思考三方面的内容。

(一)如何处理语文教学在小学不同年段中的适用性

小学语文教学是由内容主题、学科能力、价值观念、年段特点等等组成的网络,其中,学生的学情、年段特点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在小学通常按年级将学生分为低中高三个年段,不同年段的学生在思维发展水平、知识积累、接受能力、学习方法上都有差异。

小学语文教学适用于所有小学年段,不是因低年段学生身心发展程度较低而只适用于中高年段。笔者通过查阅资料以及与实习学校的语文老师进行交流发现,小学语文教学是可以在小学低、中、高三个年段实施的,同时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身心发展水平不同,在小学语文整体的教学实施过程中,不同年段的表现形式与指导重点要有所差异。

如,在低年段(一、二年级)可以以识字写字为整合点,老师主要指导学生在对字词的比较中进行理解和朗读。通过识字,不仅有助于学生认识更多的汉字,而且通过对字词的比较分析与理解,能够让学生对汉字的构字规律以及特点有所体会。

在中年段(三、四年级)可以以单元主题作为大纲,以课文内容为整合点,重点在于在字段中推敲理解内容,领悟表达情感

对于高年段(五、六年级)的教学而言,可以以单元主题为整合点,可以将教学内容课内课外统筹规划,重点在于指导学生通过对课外内容的补充理解,加深对不同情感的体验和感悟,以此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

另外,小学语文教学的实施包括几个不同的模块,如预习、理解内容、口语交际及写作等,不同的年段对学习这些模块的要求也应有所区别。如以内容模块中的价值观理解为例,低年段的学生只需要明白课文告诉了读者什么;中年段的学生不仅需要明白课文告诉了读者什么,还要在此基础上探究作者想要读者知道什么;高年段的学生则要更进一步,在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之后,切身体验作者的思想感情,对自己的所思所为有所感悟、影响和改变。

(二)如何处理教学与单篇教学的关系

小学语文课堂不仅是学生学习知识、掌握能力的场所,更是学生们感悟人生、体验社会的地方。作为语文教科书的主体内容,课文不仅仅承载着语言文字知识,更多的是蕴含着酸甜苦辣的生活滋味。学习这些饱含生活感悟的课文,让学生领会作者心灵与情感的跳动,目的在于唤醒学生的自我感和意义感,以此加深对社会和人生的体验和领悟。这也正是实施教学的出发点和意义所在。学生的情感体验越是深刻,对教材的理解和认识才越是到位。但在教学的实践过程中,常常因为强调共性而忽略了单篇课文个性的张扬。虽然教学的实施是为了克服单篇教学中的弊端,是在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是对传统的单篇教学的全盘否定。

教学应在对传统单篇教学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中继承和发展,那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和只见森林不见树木的非此即彼的理念是不足取的。

当然,现在问题的关键是如何有效地将教学与单篇教学相联系,找到两者的结合点,使学生既能够获得系统化完整性的知识,发展必要的语文学科能力,又能在理解语言所描绘的社会生活的基础上形成自己对于事物正确的认知、态度和评判标准。这都是有待探索的问题。(www.daowen.com)

(三)如何在教学中合理地进行学生评价

评价改革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瓶颈,要突破这个瓶颈,就应当寻求课堂教学与学生评价理念的一致性。当前,关注过程、以人为本的课堂教学理念以及发展性评价的观念已经逐渐成为课堂教学与学生评价的趋势。

这种评价强调充分发挥评价的促进功能,主要体现在促进学生发挥潜能、提升学习能力、获得个性化的自由发展以及最终实现全面发展等方面。

教学的目标不仅是使学生习得必要的知识和技能,掌握学习的过程和方法,而且要使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在对知识进行完整理解与体验的基础上不断充实丰富自己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

另外,在对学生进行学业水平评价时不仅仅要考评学生掌握和运用相关知识的水平和能力,更要考察他们的思想发生积极变化的过程。

对于这些内容该如何作出评价呢?在以往的教育教学中,学生评价是通过单元测验的方式进行的,主要强调“双基”的学习和掌握。

在《2011年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的“双基”已变为“四基”,除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之外,还有基本思想方法和基本活动经验两个重要内容。

以往的以单元测验为主的学生评价方式已不能满足对学生活动经验、思想方法的考察。这对语文教学的学生评价也给予了启示。语文中以单元测试为主的评价也无法有效考察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念的发展情况。即使有的测验题目中渗透了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念的考察,一般也只是以分数进行考量,忽视对答案的分析。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相互联系的,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学生评价中将这些内容相联系,也是有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不仅要探讨科学的学生评价方法,还要讨论合理的学生评价标准。学生评价标准既是学习目标,又是评价指南。

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中学生学习的主要目标是丰富情感态度、价值观念,在学习之前、学习过程中和学习结束后建立起教育教学的意义感、自我感和效能感。

意义感是指在学生学习之前,对所学的知识、学习活动的过程和方法具有很强的价值认同和意义认同,乐意去学习;自我感是指学习过程中的教学内容、教学过程能够引起学生的自我认识、自我觉醒和自我变化;效能感是指教学活动真正让学生自己有成就体验、有收获,能够豁然开朗,形成人生智慧、处世经验和能力。

因此,这些目标也可以说是学生评价的起点标准、过程标准和结果标准。但这些标准是比较抽象的、概括的,如何将它们转化成具体的、可观察的行为表现还是个难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