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顺序功能图设计法的优化方案

顺序功能图设计法的优化方案

时间:2023-07-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顺序控制设计法用转换条件控制代表各步的编程元件,让它们的状态按一定的顺序变化,然后用代表各步的编程元件去控制PLC的各输出位。很显然,在顺序功能图中,当某一步的前级步是活动步时,该步才有可能变为活动步。因此必须用SM0.1的常开触点作为转换条件,将初始步预置为活动步,以保证顺序功能图的正常进行。

顺序功能图设计法的优化方案

1.顺序控制设计法的基本思想

将系统的一个工作周期划分为若干个顺序相连的阶段,这些阶段称为步,并用编程元件(如内部标志位存储器M或顺序控制继电器S)来代表各步。

顺序控制设计法用转换条件控制代表各步的编程元件,让它们的状态按一定的顺序变化,然后用代表各步的编程元件去控制PLC的各输出位。

2.顺序功能图中转换实现的基本规则

(1)转换实现的条件

在顺序功能图中,步的活动状态的变化是根据转换的实现来完成的,转换实现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

1)该转换所有的前级步都是活动步。

2)相应的转换条件得到满足。

(2)转换实现应完成的操作

步与步的转换实现后将完成以下两个操作:

1)使后续步变为活动步。

2)使前级步变为非活动步。

很显然,在顺序功能图中,当某一步的前级步是活动步时,该步才有可能变为活动步。如果用没有断电保持功能的编程元件来代表各步,则PLC进入RUN模式时,它们处于OFF状态。因此必须用SM0.1的常开触点作为转换条件,将初始步预置为活动步,以保证顺序功能图的正常进行。

以上规则可以适用于任意结构中的转换,其区别如下:在单序列中,一个转换仅有一个前级步和一个后续步;在并列序列的分支处,转换有几个后续步,在转换实现时应同时将它们对应的编程元件置位,在并列序列的合并处,转换有几个前级步,它们均为活动步时才有可能实现转换,在转换实现时应将它们对应的编程元件全部复位;在选择序列的分支与合并处,一个转换实际上只有一个前级步和一个后续步,但是一个步可能有多个前级步或多个后续步。(www.daowen.com)

3.顺序功能图设计示例

如图5-11所示,某组合机床的动力头在初始状态时停在最左边,限位开关I0.1接通为1状态,按下起动按钮I0.0,动力头快进,Q0.0、Q0.1同时输出,碰到限位开关I0.2时,变成工进,只有Q0.1输出,当动力头右行碰到右限位开关I0.3时,变成快退,退到左限位停止。动力头工作一个循环后,返回并停在初始位置。根据控制电磁阀Q0.0、Q0.1、Q0.2的输出状态与转换条件的关系,显然一个工作周期可以分为快进、工进和快退3步,分别用M0.0、M0.1和M0.2来代表这3步,另外设置一个等待起动的初始步。

图5-12是描述该系统的顺序功能图,图中用矩形框表示步,用代表该步编程元件的地址作为步的编号,例如初始步M0.0,这样根据顺序功能图设计梯形图就方便了。

978-7-111-47551-4-Chapter05-17.jpg

图5-11 冲床动力头进给运动示意图

978-7-111-47551-4-Chapter05-18.jpg

图5-12 冲床动力头进给运动系统顺序功能图

4.绘制顺序功能图时的注意事项

1)两个步不能直接相连,要用一个转换将它们隔开。

2)两个转换也不能直接相连,要用一个步将它们隔开。

3)在顺序功能图中一般有由步和有向连线组成的闭环

4)用初始化脉冲SM0.1的常开触点将初始步预置为活动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