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超临界Hopf分岔引起磨削颤振现象分析

超临界Hopf分岔引起磨削颤振现象分析

时间:2023-07-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得到了规范型方程以后,接下来就可以通过讨论振幅B来研究磨削颤振的产生过程。由方程可知,方程中的α和β分别代表了颤振运动近似解的振幅以及频率修正项。而当时,该磨削过程开始失稳,颤振产生,此时振幅α将会逐渐增大。如果再有,则α将会稳定于α2,这就是周期性的颤振的振幅,称这里发生了超临界Hopf分岔。

超临界Hopf分岔引起磨削颤振现象分析

在得到了规范型方程(3-35)以后,接下来就可以通过讨论振幅B(T1,T2)来研究磨削颤振的产生过程。引入极坐标变换:

将方程(3-36)代入方程(3-35)并分离其实部与虚部,可以得到

其中,α=α(T1,T2),β=β(T1,T2),而Re(·)和Im(·)则分别代表·的实部和虚部。

由方程(3-24)可知,方程(3-37)中的α和β分别代表了颤振运动近似解的振幅以及频率修正项。显然,方程(3-37)中的α 存在两个不同的稳态解使得,它们是分别代表磨削稳定和磨削颤振的

接下来通过讨论α的解的稳定性,我们就可以得到颤振运动的稳定性。

简单来说,当时,解α1稳定,这对应于前一章讨论的稳定磨削过程,此时没有颤振运动产生。而当时,该磨削过程开始失稳,颤振产生,此时振幅α将会逐渐增大。如果再有,则α将会稳定于α2,这就是周期性的颤振的振幅,称这里发生了超临界Hopf分岔。

下面就用几个例子来说明这种形式的颤振运动,例如将图2-7中的区域Ⅰ和Ⅱ放大并绘制在图3-1中。此外,图3-1中还标记了箭头A、B 和C以方便后面的分析。

(www.daowen.com)

图3-1 放大的稳定性边界及箭头标记

箭头A:κ1=0.9、τg=14、τwc=16.732、ω=1.678,
箭头B:κ1=0.9、τg=11.6、τwc=17.638、ω=1.048 5,
箭头C:κ1=0.9、τg=11.6、τwc=18.391、ω=1.531。

顺着图3-1中的各个箭头,对应于方程(3-9)中有εκ=0,系统的参数由稳定区域滑向不稳定区域,而磨削过程也相应地由稳定磨削转变为颤振运动。对应于箭头A、B和C,我们利用方程(3-37)得到的稳定的颤振运动的解分别为

由于箭头A、B和C 对应于穿过不同的稳定性边界的情况,于是它们触发了不同的颤振模态。再由方程(3-39)、方程(3-40)和方程(3-41)可知,这些不同颤振模态的频率和振幅也大不相同。例如箭头A 所对应的颤振振幅约为箭头B所对应的颤振振幅的十倍。再有一个比较有意思的结果是,方程(3-39)、方程(3-40)和方程(3-41)中的越大振幅颤振对应了越高的振动频率。由于在物理上高的振幅和频率都对应了高的能量,可以知道这些不同的周期性颤振所具有的振动能量也相差很多,因此,磨削加工过程中的参数选择对于降低颤振运动的强度也至关重要。

为了验证前面得到的理论结果,用XPPAUT[230]对原方程做了数值积分,并比较了数值和理论的结果,这些结果都被绘制在了图3-2中。其中,图3-2(a)、(b)和(c)对应于箭头A、B和C的分岔图,反映了颤振振幅y1max和参数τw之间的关系。图3-2(d)、(e)和(f)是系统中可能产生的颤振时间序列,对应于分岔图中三个不同的点,而图3-2(g)、(h)和(i)则是与时间序列相对应的相图。从该图中可以看出,理论分析的结果和数值积分的结果吻合得非常好。此外,从相图3-2(g)、(h)和(i)还可以看出,在颤振发生的时候砂轮和工件的位移呈现相对运动的趋势,这类似于一种反同步的运动。这一点意味着颤振过程中砂轮和工件的相对位置y1-y2变化会比较大,从而磨削深度和切削力的变化幅值也会相对较大。

图3-2 分岔图(左列)、时间历程图(中列)和相图(右列),其中实线代表由方程(3-39)、方程(3-40)和方程(3-41)所表示的理论结果,而点则代表数值积分的结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