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奴隶制和封建制的社会条件下,包装设计处于成长时期。
这个时期,在西方大约从公元前3000年左右到18世纪初;在中国,则是从公元前2000多年的夏朝初期起,到19世纪中叶封建经济开始崩溃为止。早在新石器时代后期,农业和手工业的社会大分工促进了冶炼业的兴起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专门从事商业的商人开始出现,从而推动了商品交换的发展。
出于商品交换的需要,人们对商品包装的设计、制作和研究也进入了比较自觉的阶段。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韩非记载了“买椟还珠”的故事,用来说明商品与包装的关系。“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薰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翡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此可谓善卖椟者,未可谓善鬻珠也。”(《韩非子‘外储说左上篇》)大意是:有个楚国人到郑国去卖珠子,用木兰做成匣子,用桂、椒薰得香喷喷的,用珠、玉缀在匣上,用瑰玉去装饰它,用翡翠去围绕它。郑国人买下他的匣子,却把里面的珠子还给他。这真是一位会卖匣子的人,却不可以说是一位会卖珠子的人。韩非指出这位楚国人的错误就在于“怀其文而忘其质,以文害用也”。意思是:只想到表面装饰,而忘记内容实质,是用纹饰破坏了用途。韩非的论述告诉人们:包装要为推销商品服务,而不能脱离商品销售的需要去盲目地追求华贵。这说明,当时对商品包装的认识已上升到理论高度。
在商品经济的推动下,包装的门类逐步增多,包装形态日益精美,出现了丰富多彩、各显其能的局面。各国的包装设计和制作工艺的水平也在相互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中得到共同的提高。
(一)金属容器包装
人类进入奴隶制社会的重要标志,是金属冶炼技术的产生。它首先用于炼铜,而后推广到其他金属。因此,奴隶制时代即被称作“青铜时代”。从公元前4000年至公元前1000年间,世界上几个古老的文明地区和国家,如西亚、埃及、爱琴海地区、印度和中国,都相继进入了“青铜时代”。此后,用青铜铸造容器的方法不断进步,其造型也日益多样化。
我国早在夏朝初期,夏帝启就曾派人在昆吾(今河南许昌东)铸造铜鼎(《墨子·耕柱》)。我国的夏、商、周三代是青铜器制造的繁荣时代。在商周时期,鼎主要用作祭祀用器、礼器,品种多样,造型优美,制作精良,有很高的工艺价值和艺术价值。
我国的冶炼技术,到封建社会盛期又有相当的发展。除了铜以外,铁、金、银、铝、锡等,都先后被开发利用。炼铁技术,自春秋战国时期即开始,曾用于制作铁壶、铁箱等容器。陕西何家村出土的唐代贵族窖藏中,有金银器皿270件,造型优美、纹样细密,普遍使用了切削、抛光、焊接、铆、镀、刻、凿等工艺。元代之后,又发现了多种金属元素,并研制出合金材料,扩大了金属在包装容器中的使用范围。
在世界其他地区,青铜器的制造和应用也很广泛。在公元1世纪的古罗马庞贝城遗址中,曾发掘出酒壶、水杯等青铜容器。除青铜器外,世界各地还有古代金银容器,其制作工艺都很精湛。
(二)陶瓷容器
世界各地的制陶工艺在原始社会的基础上继续发展。爱琴海地区曾发现公元前1900年左右的精美陶器,器形有罐、杯、碗、花瓶等。公元前8世纪以来,希腊大量吸收东方艺术精华,出现了希腊陶器的“东方风格时期”,从而使希腊陶器的造型丰富多样,大体分为双耳瓶、单耳瓶、杯、盘、双耳壶、单耳壶等六大类,我国是古代瓷器的主要产地。从陶向瓷的过渡开始于青瓷,我国最早的青瓷出现在商代,在六朝时达到成熟。而有瓷都之称的景德镇,早在元明两代就发展成我国的瓷业中心。当然,把陶瓷用于包装的历史也是很久远的。
(三)竹木、漆器包装
竹木是年代久远的包装材料。西汉盛行用竹笥和竹箱放食物、丝帛、中药、香料、衣物等各种日用品。长沙马王堆西汉古墓中就出土了竹笥、竹箱等实物。宋代的运输包装主要采用竹容器,它不仅用于包装普通货物,而且用于运送高档贡品。此外,其他各种植物材料如藤条、柳条编织的包装容器,在古代也广泛地用于贮藏各种食品和日用品。(www.daowen.com)
春秋战国时期的漆器包装,作为真正的商品包装的出现时间,现已很难考证。《韩非子·外储说左上》中讲述的春秋战同时期“买椟还珠”的故事,本是讲述买者取舍不当的故事,其中也反映出当时已出现了商品包装,并且包装设计精美以至于使买者对包装盒爱不释手而舍去商品。
(四)纺织品包装
我国的纺织技术源远流长,中国人又是丝的发明者。在我国的新石器时代出土的文物中,就有纺织器械和丝织物的残片。自公元前2世纪以后的千余年间,大量的中国丝织品通过“丝绸之路”西运,丝织品的工艺知识也随之传播开来。在公元前200年左右,朝鲜人成功学会了养蚕,接着传入日本;到了6世纪,中国的丝绸织造技术由阿拉伯传人欧洲,而染丝技术传到欧洲已经是公元10世纪了。
我国生产的丝织物品种类十分丰富,唐代以后各种刺绣兴起,在丝织品上绣以图案,即所谓的“锦上添花”。我国古代很早就以丝织品和刺绣品制造包装物,有的直接制成包装袋,《三国演义》中多次提到的锦囊妙计,这种“锦囊”就是盛放文字材料的丝织包装袋,还有的做成“锦匣”“缎盒”等,是我国古代用以盛放高档首饰、珠宝玉器、高级工艺品、贵重药材及其他珍贵物品的包装物,而且一直沿用至今。
(五)纸包装和印刷包装
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做出的重大贡献,也是古代包装史上的两个巨大进步。东汉时期蔡伦于公元105年发明造纸术,公元200年左右,东汉佐伯把造纸工艺提高到新的水平,唐代包装纸的应用又有新的发展,出现各种颜色的包装纸。印刷术的发明和进步,大大地拓展了包装的销售功能。中国古代的造纸技术和印刷术曾在世界各地广泛传播,并为商品包装的发展和提高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纸包装的出现大约始于唐代,唐代在三百年左右的发展历史中,政治、经济、文化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出现了封建社会经济空前繁荣的景象。当时商品包装已普遍使用纸包装,如茶叶、食品等。到了北宋时期工商贸易更发达,造纸和印刷技术也大大进步,带动了包装装潢的兴旺发达,商品包装设计已采用铜版印刷,现陈列于中国历史博物馆的北宋“白兔”图案“济南刘家功夫针铺”的包装纸的铜版印刷足能证明。
(六)玻璃容器
玻璃起源于埃及,在公元前16世纪至15世纪,中东、东欧地区都有玻璃出现。最早由埃及人发明以石英等为原料烧制玻璃,用热压法生产玻璃容器。色彩缤纷的各种玻璃容器是埃及在公元前16世纪至11世纪的新王国时期向地中海国家出口的重要商品。被称为“雪花石瓶”的彩色玻璃瓶,在公元前8世纪至7世纪曾风靡地中海沿岸。公元前1世纪,罗马人发明了吹制玻璃的方法,并进而创造了“浮雕玻璃工艺”。
中国的玻璃出现在春秋时代,在当时又称作琉璃。汉代再现了用玻璃制造的容器,如蓝琉璃碗、碧玻璃杯等。玻璃容器的吹制技术也是在汉代从罗马传入我国的。到明代已能大量生产玻璃容器并销往东南亚各地,清代乾隆琉璃料器代表了中国古代玻璃制作的最高水平。
(七)各类包装材料综合运用和系列化包装的出现
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生产的发展,而产品的繁多,则要求包装多样化、系统化,南宋宫廷的四季食品包装就各具特色,春饼、夏糕、秋季千层饼、冬糖包装都不一样,实际上就是灵活运用多种包装材料的系列化食品包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