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掖古称甘州,西汉时置郡。以“张国臂掖,以通西域”之意而得名。北魏太延五年取张掖,为西凉州,后改名甘州。自汉唐以来,张掖就成为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是中原通往西亚、东欧各国进行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的要冲。由于地理环境优越,自然条件好,物产丰富,自古就有“塞上江南”、“金张掖”的美誉。1992年8月和2000年6月,江泽民同志先后两次视察张掖,分别题写了“金张掖”和“再铸金张掖辉煌”,为古老的金张掖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2002年3月1日,经国务院批准,撤消张掖地区和县级张掖市,设立地级张掖市和县级甘州区。
全市辖甘州区、临泽县、高台县、山丹县、民乐县和肃南裕固族自治县1区5县,97个乡镇、974个行政村(居委会),5761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26.9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89.4万人,城镇人口37.51万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30.22人,有汉、回、藏、裕固族等26个民族,其中裕固族是全国独有的一个少数民族。总面积4.2万km2,其中耕地390万亩、林地577万亩、草原3257万亩。年平均气温8~9℃,年日照时数2869~3282h,无霜期112~145天,降雨量122~370mm,蒸发量1700mm。矿产资源丰富,现已探明的有30多种,钨、钼、煤、铁、铜、石灰石储量较大,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黑河上游落差较大,具有发展水电的优势条件,装机容量可达100多万kW。交通便利,兰新复线铁路和312、277国道横穿全境,联结东西的高速公路即将建成通车。
张掖位于全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中上游,河西走廊腹地。全市由北向南按自然条件大致分为3个区域:甘州区、临泽县和高台县位于走廊平原,海拔1300~2500m,年降水量60~200mm,属温带干旱气候,地势平坦、光照丰富、灌溉便利,是主要的灌溉农业区;山丹县和民乐县位于祁连山区与走廊平原的过渡地带,大部分地区海拔1700~2800m,年降水量250~330mm,属冷凉半干旱气候,既有灌溉农业,又有旱作农业,是重要的商品粮油产区,草原畜牧业也占有一定比重;肃南裕固族自治县主要位于祁连山区,大部分地区海拔2600~3500m,年降雨量300~500mm,属高寒半湿润气候,是河西几大河流的源头,主要以草原畜牧业为主,也是省内主要的高山细毛羊基地。(www.daowen.com)
市内自然景观和历史人文景观丰富多彩,国家级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达52处。有全国最大的室内木胎泥塑卧佛,魏晋时期修凿的马蹄寺石窟,北凉金塔寺高肉雕飞天,雄伟壮观的汉烽燧、明长城和山丹马场,还有祁连山区独特的雪山冰川、森林草原地貌以及富有浓郁西部特色的裕固族草原风情,发展旅游业的潜力较大。
全市1区5县于1997年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初级小康,经济综合实力居全省第五位。2002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完成75.66亿元,增长9.8%;一、二、三产业比重由2001年的38∶30∶32调整为36∶31∶33。地方财政收入达到3.40亿元,增长11.08%。固定资产投资达到36.24亿元,增长55.02%,是张掖历史上最多的一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增加161元,达到3092元;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560元,达到5960元。张掖市属全国10大商品粮基地和蔬菜基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