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龙口拦石坎加糙措施试验研究优化方案

龙口拦石坎加糙措施试验研究优化方案

时间:2023-07-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了实现快速高效截流,减少抛投材料流失,减少大石料的用量,同时降低合龙难度,试验研究了在龙口设置加糙拦石坎的工程措施。下戗不设拦石坎。由于抛投材料的镶嵌加之龙口逐渐形成三角形断面,拦石坎四面体未再见有流失。上戗龙口铺设一层30t钢筋笼,位置及范围同。上挑角中石进占,止动于齿坎和拦石坎,基本未见流失。三层20t混凝土四面体拦石坎。

龙口拦石坎加糙措施试验研究优化方案

鉴于上、下戗堤龙口底部平整光滑,试验中发现,当截流流量Q=10300、12200m3/s时,龙口段进占合龙过程中抛投材料有一定量的流失。为了实现快速高效截流,减少抛投材料流失,减少大石料的用量,同时降低合龙难度,试验研究了在龙口设置加糙拦石坎的工程措施。

1.截流流量Q=10300m3/s

当截流流量Q=10300m3/s,试验采用上游单戗单向进占合龙,下戗滞后30m尾随跟进不承担落差的截流方式。

(1)20t四面体拦石坎。上戗龙口铺设一层20t混凝土四面体作为拦石坎,范围顺水流方向(宽)36m,垂直水流方向(长)100m,共用20t混凝土四面体290个(10排×29列)。拦石坎轴线位于上戗轴线下28m。下戗不设拦石坎。上下戗堤龙口底部糙率系数n=0.027(原型值)。

在上戗龙口合龙过程中,B上=100→70m时,上挑角中石突前进占,下挑角小石滞后进占,抛投材料均未见流失,拦石坎20t四面体也未见移动和流失;B上=70→35m时,进占方式和抛投材料同前,进占过程中滚出坡脚的中石均止动于拦石坎前,未见流失。下挑角小石由于旋涡淘脚影响,少量起动,其中部分滞留于拦石坎上,部分冲至拦石坎外,在坎下停留,还有少量被水流冲至下游。拦石坎四面体个别有移动现象,但未见冲出拦石坎范围流失;B上=35→0m时,当上游口门进占至约35m时,龙口开始形成三角形断面,随着龙口底部的不断抬高,上挑角中石基本能止动于戗堤断面范围,较少流失。下挑角小石受水流冲刷有少量流失,此时拦石坎四面体已被戗堤抛投材料所覆盖,未见有流失。

在B上=100→0m的进占合龙过程中,共流失抛投材料0.1万m3,其中下挑角流失的小石占95%以上。未见拦石坎材料20t混凝土四面体流失。其各阶段水力学参数如表7-4所示。

表7-4 龙口段水力学参数表(Q=10300m3/s,上戗设单层20t混凝土四面体拦石坎)

成果表明,上戗铺设单层20t混凝土四面体,对龙口合龙水力学参数影响不大(除个别值外,变幅均不超过10%)。

缩短拦石坎的长度可减少一定的拦石坎四面体的抛投量,但当拦石坎的长度少于70m时,当B进占到接近100m时,截流落差及流速已较大,而戗堤前坡脚还未同拦石坎接触,会造成戗堤下挑角抛投料的一定量流失,并使少量拦石坎四面体移动流失。

(2)30t钢筋笼拦石坎。拦石坎位置及范围同(1),共用30t钢筋笼290个(10排29列),单个钢筋笼尺寸3.0m×2.6m×2.6m。龙口底部糙率系数n=0.027(原型值)。

B=100→0m的进占合龙过程中,30t钢筋笼拦石坎整体形态保存完好,未见有起动流失现象。上戗堤上挑角抛投的中石止动于拦石坎,也未见流失。下挑角小石有少量淘冲流失。总计流失抛投材料约0.08万m3/s。进占过程中各阶段水力学参数如表7-5所示。

表7-5 龙口段水力学参数表(Q=10300m3/s,上戗设单层30t钢筋笼拦石坎)

2.截流流量Q=12200m3/s

截流流量Q=12200m3/s时,采用上下游双戗单向进占合龙,上戗承担2/3~3/4截流总落差,下戗承担1/3~1/4截流总落差。

(1)二层20t四面体拦石坎。上戗龙口铺设二层20t混凝土四面体共542块,范围为顺水流方向36m宽,垂直水流方向长100m,拦石坎轴线位于上戗轴线下28m处,上龙口底部糙率系数n=0.027。下戗不设拦石坎,龙口糙率n=0.027。

当B=110→50m,B=100→52m时,上戗堤上挑角中石突前进占,所抛材料均能止动于预留齿坎和拦石坎前,基本未见流失。下挑角小石辅以中石滞后进占,所抛中小石在拦石坎上下逐渐形成顺水流向石垄,延伸至戗堤轴线下52m,部分中小石流失。拦石坎20t四面体在迎水侧前2~3排有移动挤紧现象,背水侧后1~4排20t四面体有部分移动,其中有35个冲出拦石坎范围,形成流失,占拦石坎四面体总量的6.5%,流失的四面体最远冲达上戗轴线下450m处。当B=50→30m,B=52→32m时,上挑角中石辅以大石进占,下挑角中石跟进,拦石坎上顺水流向石垄进一步延伸至戗堤轴线下56m,有少量抛投材料流失。由于抛投材料的镶嵌加之龙口逐渐形成三角形断面,拦石坎四面体未再见有流失。合龙进占过程中的水力学参数见表7-6。

表7-6 龙口段水力学参数表(Q=12200m3/s,双戗进占上戗龙口设两层20t四面体拦石坎)(www.daowen.com)

在相同口门宽度条件下,由于拦石坎的设立,减小了上戗龙口的有效过流面积,因而截流落差、上戗落差、上戗龙口流速等水力学参数较不设拦石坎均有所增加,但增幅不大。

(2)30t钢筋笼拦石坎。上戗龙口铺设一层30t钢筋笼(28列×10排,共280个作为拦石坎),位置及范围同(1)。下戗不设拦石坎,上下戗龙口底部糙率系数n=0.027。

上戗B=100→50m,随着口门缩窄,30t拦石坎钢筋笼前四排逐渐下移挤紧,后三排有部分少量下移,其中有个别脱离拦石坎范围,形成流失。上挑角中石进占,止动于齿坎和拦石坎,基本未见流失。下挑角小石辅以中石进占,部分被淘刷启动,先填充钢筋笼间空隙,随着空隙填满,少量小石沿拦石坎面滚动流失。B=50→30m,由于拦石坎钢筋笼同抛投材料相互填充形成整体,未再见钢筋笼移动流失。戗堤抛投料有少量小石流失。进占过程中水力学参数见表7-7。

表7-7 龙口段水力学参数表(Q=12200m3/s,上戗设30t钢筋笼拦石坎)

① 最大点流速达8.35m/s。
② 最大点流速达8.47m/s。

(3)三层20t混凝土四面体拦石坎。上戗龙口铺设三层20t混凝土四面体(共758块),位置及范围同(1),上戗龙口底部糙率系数n=0.019(原型值)。下戗龙口铺设一层20m×100m范围的20t混凝土四面体(共100个),作为下戗拦石坎,轴线位于下戗轴线下游36处。下戗龙口底部糙率系数n=0.027(原型值)。

上戗堤B=100→50m时,上挑角中石、下挑角中小石进占,下挑角由于戗堤挑流,水流紊动较强,少量小石翻越拦石坎被水流带走。拦石坎20t混凝土四面体后两排在距纵堰边65~70m处被冲出一小缺口,共有8个四面体冲出护底范围流失,占拦石坎四面体总量的1.1%,其中3个冲到上戗堤轴线以下100m以外。当B上=50→30m,上挑角中石辅以大石进占,止动于拦石坎前和拦石坎上,基本未见流失。下挑角中石进占,在拦石坎上形成“石垄”,随着口门的缩窄,“石垄”逐渐抬高形成倒坡,中大石止动于倒坡坡面或翻越“石垄”止动于拦石坎上,流失很少。拦石坎四面体由于同块石互嵌形成整体,未再见流失。

下戗堤B=90→32m进占合龙过程中,由于有拦石坎的作用,仅有少量小石流失。拦石坎四面体未见移动流失合龙进占水力学参数见表7-8。

表7-8 龙口段水力学参数表(Q=12200m3/s,上下戗戗20t混凝土四面体拦石坎)

(4)20t混凝土四面体加大块石拦石坎。上戗龙口先铺设一层20t混凝土四面体(10排×29列,共290个),然后在其上覆盖大块石至高程55m作为上戗拦石坎,其位置及范围同(1)。下戗龙口设置结构型式及范围同上戗龙口一致的拦石坎,下戗拦石坎轴线位于下戗轴线下28m处,铺设高程为50m。上下戗龙口底部糙率系数n=0.019。

上戗堤B=100→50m时,拦石坎四面体及大块石无起动流失现象发生,进占抛投材料有少量中小石受下挑角旋涡淘刷作用,翻越拦石坎,其中部分滞留于拦石坎下沿处,部分出拦石坎范围流失。B上=50→30m时,拦石坎表面大块石个别起动流失,四面体未见移动,拦石坎形态保持完好。抛投材料有少量中小石流失。B=100→30m进占合龙共用抛投材料8.17万m3,其中大石0.23万m3、中石5.81万m3、小石2.13万m3。大石用量比不设拦石坎减少92%,中石用量增加72%。本段共流失材料0.26万m3

下戗堤B=92→32m时,上挑角中石,下挑角先小石后中小石进占合龙,基本无流失。拦石坎形状保持完好,大块石四面体未见流失。B=92→32m共用抛投材料7.17万m3,其中中石4.76万m3、小石2.41万m3。同下戗不设拦石坎相比,取消了大石用量,中石增加43%,小石减少37%用量。进占合龙各阶段水力学参数见表7-9。

表7-9 龙口水力学参数表(Q=12200m3/s,上下戗设5m高20t四面体加大块石拦石坎)

由于下戗设置拦石坎,减少了龙口的有效过流面积,加之粗糙度增加,在B=32m时,下戗分担的截流落差有所增加。

除了上述拦石坎结构及布置型式外,试验还研究了上戗龙口设置单层20t混凝土四面体、单层30t混凝土四面体、部分单层部分双层20t混凝土四面体、20t混凝土四面体串(四个一串)、缩短拦石坎长度、减少拦石坎宽度等拦石坎方案,这些方案或因拦石坎本身稳定不足或因拦石效果不好而舍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