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试验的基本条件
(1)通航水位和通航流量。上游最低通航水位、下游通航水位(葛洲坝水位66m)以及流量的组合见表3-5。
(2)船模试验航速。在天然航道中,三驳、六驳、九驳船队的正常航行速度(常车九档)分别为4.29m/s、3.57m/s、3.16m/s。在通航建筑物引航道口门区的航行速度与“七五”攻关试验期间选用的航速一致。试验时,根据不同流量和相应水位,选择合适的航速航行,见表3-6。
表3-5 水位流量组合情况
表3-6 口门区及坝区航道内船队航速
(3)上、下行航线的选择。这使船队在进出口前后保持较好的航行状态,根据水流条件布置参考航道航线。上游引航道口门区:航道中心线左50m、右70m分别为船队下行入口门和出口门上行的参考航线。下游航道口门区:航道中心线左50m右70m分别为船队上行入口门和出口门下行的参考航线。
(4)船队进出口门的航行标准。船队(舶)进出口门双向航行,应满足会船要求。双向会船时,应保持会船距Δb1和岸距Δb2为(www.daowen.com)
式中:b为船队(舶)宽度。
船队(舶)航行于口门区,应保持一定的船位和航向:
航行漂角
航行操舵角
2.试验研究方法
试验研究采用水力学试验与船模航行试验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综合分析水流运动与船队(舶)运动的效应,更能反应航行的实际。为了便于衡量水流对船队(舶)航行的影响程度,将斜向流速分解为平行于航线的纵向流速Vy和垂直于航线的横向流速Vx。Vy向下游方向为正、向上游方向为负。Vx向左为正、向右为负。
3.试验概况
三峡工程坝区通航水流条件十分复杂,难度极大,是三峡工程至关重要的问题,在“七五”攻关期间做了大量的研究。“八五”期间继续进行研究,先在1∶150模型上,用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南科院)“七五”试验淤积地形,按不同地形进行通航水流条件试验,探求上游引航道口门的合理布置位置。后在新建的1∶100模型上,按南科院各运行阶段淤积地形,进行已审定的双线五级船闸Ⅳ线方案的引航道口门,连接段的优化布置和改善措施的研究、船闸灌、泄水非恒定流和往复流对航行影响的研究等。
试验研究验证了初设方案和技术设计阶段方案在各运行阶段的通航水流条件,提出了通航建筑物优化布置的方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