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航建筑物引航道布置主要考虑有如下三类方案:
1.初步设计通航建筑物布置方案
初步设计通航建筑物布置方案简称初设方案,见图3-1。初设方案的船闸从大坝左岸坛子岭左侧通过,船闸中心线与坝轴交角67°25′20″,称为Ⅳ线。上游引航道长2113m,导航隔流防淤堤头位祠堂包上方390m,口门外设计航线开挖长度约2400m;升船机位于临时船闸左侧,左移后位置为升船机轴线与坝轴线交角80°,至左电厂距离约282.91m,上游引航道仅设长250m的浮式导墙,属无堤。船闸下游引航道长2772m,后段与升船机共用,升船机下游引航道从升船机下闸首至汇合口长约2700m,汇合口至引航道口长约1800m,总长4500m,口门外设计航线开挖长约2200m,下游导航隔流堤长约3550m,堤头位于八河口上约450m。
2.建议通航建筑物引航道布置方案(www.daowen.com)
建议通航建筑物引航道布置方案简称建议方案(见图3-2)。建议方案采用适应河势变化,避开主流的思路进行布置。在初设审定的连续五级船闸Ⅳ线方案,从上闸首以上930m直线段范围不变的基础上,将船闸上游导航隔流防淤堤坝前段右移至升船机右侧,初设方案堤头左移50m,并从太平溪以下的庙岭和九岭山两处开挖航道与引航道口门相连,将升船机包于堤内,与船闸共用引航道(称大包)。其导航隔流防淤堤长约2660m,较初设方案增长540m,口门至太平溪段长约3000m,较初设方案增长600m。枢纽运行水位135m,航行出口门后接大江,水位145m,航线从太平溪出口接主航道,庙岭和九岭山两处航道开挖底高程139m。下游引航道将下游导航隔流堤延长2200m,至八河口1750m。
3.技术设计阶段通航建筑物引航道布置方案
技术设计阶段通航建筑物引航道布置方案简称技设阶段方案,技设阶段方案主要有两个:
(1)船闸上游导航隔流防淤堤长缩短为660m,升船机仍为无堤,下游引航道同初设方案。
(2)船闸上游导航隔流防淤堤移到升船机右侧,将升船机包于堤内与船闸共用引航道口门(称大包),堤头位置仍按初设方案堤头未变,上、下游口门区引航道布置同初设方案,上、下游连接段稍有变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