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项目质量控制原理解析

项目质量控制原理解析

时间:2023-07-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虽然目标偏离已成为客观事实,但是,通过被动控制措施,仍然可能使工程实施恢复到计划状态,至少可以减少偏差的严重程度。不可否认,被动控制仍然是一种有效的控制,也是十分重要而且经常运用的控制方式。在某些情况下,被动控制可能是较佳的选择。因此,对于项目质量控制来说,主动控制和被动控制两者缺一不可,都是实现项目质量目标所必须采取的控制方式,应将主动控制与被动控制紧密结合起来。

项目质量控制原理解析

控制是项目质量管理的重要活动。在管理学中,控制通常是指管理人员按计划标准来衡量所取得的成果,纠正所发生的偏差,使目标和计划得以实现的管理活动。管理首先开始于确定目标和制订计划,继而进行组织和人员配备,并进行有效的领导,一旦计划付诸实施或运行,就必须进行控制和协调,检查计划实施情况,找出偏离目标和计划的误差,确定应采取的纠正措施,以实现预定的目标和计划。

(一)控制流程

不同的控制系统都有区别于其他系统的特点,但同时又都存在许多共性。一般性的控制流程图,如图6-2所示。

图6-2 控制流程图

由于项目在实施过程中所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因而实际质量状况偏离质量目标和质量计划的情况是经常发生的。这就需要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通过对目标、过程和活动的跟踪,全面、及时、准确地掌握有关信息,将项目实际质量状况与质量目标和质量计划进行比较。如果偏离了目标和计划,就需要采取纠正措施,或改变投入,或修改计划,使项目能在新的计划状态下进行。而任何控制措施都不可能一劳永逸,原有的矛盾和问题解决了,还会出现新的矛盾和问题,需要不断地进行控制,这就是项目质量的动态控制原理。上述控制流程是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直至项目交付验收使用,因而项目的质量控制是一个有限循环过程。

对于项目质量控制系统来说,由于收集实际数据、偏差分析、制定纠偏措施都主要是由项目质量控制人员来完成,都需要时间,这些工作不可能同时进行并在瞬间内完成,因而其控制实际上表现为周期性的循环过程。通常,在项目质量管理的实践中,常规质量控制问题的控制周期按周或月计,而严重的项目质量问题和事故,则需要及时加以控制。

(二)主动控制和被动控制

根据划分依据的不同,可将控制分为不同的类型。例如,按照控制措施作用于控制对象的时间,可分为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按照控制信息的来源,可分为前馈控制和反馈控制;按照控制过程是否形成闭合回路,可分为开环控制和闭环控制,按照控制措施制定的出发点不同分为主动控制和被动控制。控制类型的划分是人为的(主观的),是根据不同的分析目的加以选择的,而控制措施本身是客观的。因此,同一控制措施可以表述为不同的控制类型,或者说,不同划分依据的不同控制类型之间存在内在的同一性。下面我们主要讨论主动控制和被动控制。

1.主动控制

所谓主动控制,是在预先分析各种风险因素及导致目标偏离的可能性和程度的基础上,拟订和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从而减少乃至避免目标偏离。

主动控制也可以表述为其他不同的控制类型:

(1)主动控制是一种事前控制。它必须在计划实施之前就采取控制措施,以降低目标偏离的可能性或其后果的严重程度,起到防患于未然的作用。(www.daowen.com)

(2)主动控制是一种前馈控制。它主要是根据已建同类项目实施情况的综合分析结果,结合拟建项目的具体情况和特点,将教训上升为经验,用以指导拟建项目的实施,避免重蹈覆辙。

(3)主动控制通常是一种开环控制。

综上所述,主动控制是一种面对未来的控制,它可以解决传统控制过程中存在的时滞影响,尽最大可能避免偏差已经成为现实的被动局面,降低偏差发生的概率及其严重程度,从而使目标得到有效控制。

2.被动控制

所谓被动控制,是从计划的实际输出中发现偏差,通过对产生偏差原因的分析,研究制定纠偏措施,以使偏差得以纠正,从而使项目的实施恢复到原来的计划状态;或虽然不能恢复到计划状态,但可以减少偏差的严重程度。

被动控制也可以表述为其他的控制类型:

(1)被动控制是一种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它是在计划实施过程中对已经出现的偏差采取控制措施。它虽然不能降低目标偏离的可能性,但可以降低目标偏离的严重程度,并将偏差控制在尽可能小的范围内。

(2)被动控制是一种反馈控制。它是根据本项目的实施情况(即反馈信息)的综合分析结果进行的控制,其控制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反馈信息的全面性、及时性和可靠性

(3)被动控制是一种闭环控制。闭环控制即循环控制,也就是说,被动控制表现为一个循环过程:发现偏差,分析产生偏差的原因,研究制定纠偏措施并预计纠偏措施的成效,落实并实施纠偏措施,产生实际成效,收集实际实施情况,对实施的实际效果进行评价,将实际效果与预期效果进行比较,发现偏差……直至整个项目完成。

综上所述,被动控制是一种面对现实的控制。虽然目标偏离已成为客观事实,但是,通过被动控制措施,仍然可能使工程实施恢复到计划状态,至少可以减少偏差的严重程度。不可否认,被动控制仍然是一种有效的控制,也是十分重要而且经常运用的控制方式。因此,对被动控制应当予以足够的重视,并努力提高其控制效果。

3.主动控制与被动控制的关系

由以上分析可知,在项目开发过程中,如果仅仅采取被动控制措施,出现偏差是不可避免的,而且偏差可能有累积效应,即虽然采取了纠偏措施,但偏差可能越来越大,从而难以实现预定的目标。主动控制的效果虽然比被动控制好,但是,仅仅采取主动控制措施往往是不现实的,或者说是不可能的。因为,项目开发过程中有相当多的风险因素是不可预见甚至是无法防范的,如政治社会、自然等因素。而且,采取主动控制措施往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即耗费一定的资金和时间,对于那些发生概率小,且发生后损失也较小的风险因素,采取主动控制措施有时可能是不经济的。这表明,是否采取主动控制措施以及究竟采取什么主动控制措施,应在对风险因素进行定量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技术经济分析和比较来决定。在某些情况下,被动控制可能是较佳的选择。因此,对于项目质量控制来说,主动控制和被动控制两者缺一不可,都是实现项目质量目标所必须采取的控制方式,应将主动控制与被动控制紧密结合起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