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防潮(湿)包装的定义和目的
对一些产品而言,水分是引起其变质的重要因素。产品中水分的变化主要是由大气湿度和环境温度变化而引起的。湿气侵入包装内易引起食品发霉变质、金属制品锈蚀等;另外,产品中水分向外扩散、蒸发也会引起一系列变质,如水果、蔬菜失水现象,油漆、胶水干缩现象等。为保证产品在储存和运输中不变质,常常要进行防潮包装,尤其是一些对水分比较敏感的产品,更需进行严格的防潮、防湿包装处理。所谓防潮(湿)包装技术,就是通过采用具有一定隔绝水蒸气(水)能力的包装材料,隔绝内装物与外界的联系,并辅以其他技术措施,稳定内装物中的含水量,防止因潮气或水侵入包装件内或包装件内水分溢出包装外而影响内装物品质量所采用的包装技术。严格来说,防潮包装与防湿包装有所不同,前者主要是阻隔水蒸气;后者主要是阻隔水。本章谈到的主要是防潮包装。防潮包装的目的在于以下几点。
(1)防止干燥物品,如化肥、水泥、火药和干燥食品等产品受潮变质;
(2)防止含有水分的物品,如食品、果品、化妆品等物品失水变质;
(3)防止有机物品,如食品、纤维制品、皮革等物品因受潮而发生霉腐变质;
(4)防止金属制品因湿气作用而变色或生锈。
(二)包装材料的透湿机理(www.daowen.com)
理论上,大多数材料都有一定的透湿性。使用某种透湿材料隔开两侧空间,当两侧的空气湿度存在差别时,则高湿度一侧空气中的湿气(水蒸气)会透过材料,向低湿度一侧中的空气移动。材料的透湿性是由材料的种类、内部结构、厚度、环境温度及材料两侧水蒸气的压力差(或湿度差)决定的。理论研究表明,金属箔、玻璃薄片、部分陶瓷等材料的透湿,主要是由材料内部的空穴结构引起的毛细流动所造成的。而纸、纸板、塑料板、塑料膜、橡胶制品和木板材料等材料的透湿,主要是由纤维或主分子链之间的间隙(包括分子间空隙与分子内空隙),使活化的水分子扩散或迁移所造成的。
包装材料的透湿性用透湿率(或称透湿度,又称水蒸气渗透率)来表征,即在单位面积上、单位时间内所透过的水蒸气的质量,其单位用[g/(m2·24h)]来表示。显然,透湿率大的材料防潮性能低,透湿率小的材料防潮性能高。防潮包装材料的防潮性能,是由该材料的透湿度或透湿系数来评价的。实际上应用的包装材料的透湿度从透湿度极高的牛皮纸、高质量纸、玻璃纸等纤维素材料,到理论上透湿度为0的厚铝箔(50μm厚度)等防潮材料,按其材料种类及厚度的不同而有较大的差异。透湿度在100g/(m2·24h)以下的,属一般防潮材料;透湿度在15g/(m2·24h)以下的,属较好防潮材料;透湿度在5g/(m2·24h)以下的,属高度防潮材料;透湿度为0的,属完全防潮材料。一般来说,透湿度达到5g/(m2·24h)时材料的防潮性能已经很好了。
(三)防潮(湿)包装方法
防潮(湿)包装方法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采用静态干燥法和动态干燥法吸收包装内的水分和吸收从包装外渗进来的水分,以减慢包装内湿度上升的速度,延长防潮包装的储存期。静态干燥法是采用干燥剂除湿法,适合于小型包装和有限期的防潮包装;动态法是采用除湿机械将包装内的潮湿空气换出,适合于大型包装和长期储存包装。第二类是为了保障被包装物在最佳的含水量范围内,减少被包装物吸收或排出水分,保证产品性能稳定而采用的包装方法,即采用低透湿率的防潮包装材料进行包装,以防止被包装物品内水分丢失或吸湿。
防潮(湿)包装操作中,对于包装内部放有干燥剂的包装,必须使用具有低透湿率的包装材料,因为包装内部放入干燥剂后,增大了包装内外的湿度差,如果所使用的包装材料透湿率大,会使包装外的水分很快地进入包装内,使包装内有限的干燥剂过快地吸湿而失效,造成被包装物受潮变质。
常用的干燥剂有吸附型和潮解型两类。吸附型干燥剂有硅胶、无水氯化钙、活性炭、分子筛等,潮解型的干燥剂主要是生石灰,它们各有不同的吸湿等温线,且在不同温度下的吸湿率不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