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二期围堰堰体监测设计是全面的,也是成功的,因此本书将此选为监测设计的实例予以介绍。
(一)监测仪器种类及其布置
该工程的监测仪器种类及数量如表4-8所示。由于下游围堰的监测仪器种类相同,仅数量有别。故该表仅示出上游围堰的监测仪器的设置情况。
表4-8 三峡二期围堰上游围堰堰体监测仪器一览表
注**代表两位数的编号,如12,15等。
(二)监测仪器的布置设计
上游围堰选取了0+133、0+320、0+478、0+500、0+930、1+139等6个断面,下游围堰选取了0+260、0+490、0+700等3个断面进行重点监测,见图4-21、图4-22。典型断面布置图见图4-23、图4-24。
图4-21 二期上游围堰监测仪器平面布置图
图4-22 二期下游围堰监测仪器平面布置图
图4-23 二期上游围堰0+500断面监测仪器布置图
图4-24 二期下游围堰0+490断面监测仪器布置图
(三)监测成果分析
1.防渗墙变形监测成果分析
(1)深风化槽0+941断面(IN06EWS)。此断面防渗墙变形较小,1998年4月取得首次值。最大水平变形值为742.3mm(高程为61.5m),变形方向向基坑内变形,发生在1999年9月14日。墙体变形过程线见图4-25,其分布曲线见图4-26。
1998年6月23日,基坑开始抽水后,由于堰体上下游水头差加大,墙体变形增大。从1998年6月23日至1998年9月15日,变形增量50.6mm。此变形量与河床深槽段相比,其数值小很多。
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变形量呈缓慢增加的趋势,从1998年汛后到1999年汛期前,其最大变形量增加约10mm。
图4-25 上游防渗墙最大位移与江水位、基坑水拉及水头差过程线
图4-26 上游围堰墙体测斜管位移沿堰高分布图
(2)深槽段+522断面上游防渗墙(IN03EWS)。此断面为重点监测断面,1998年5月26日取得首次值。1998年6月25日基坑限制性抽水开始至1999年9月15日,墙体向基坑方向最大水平变形达597.98mm(发生高程在61.5m左右),与1998年6月23日(抽水前)比较,变形累计增加551.45mm。从图4-25水平位移变化过程线及表4-9可见,防渗墙变形可分为以下4个主要阶段。
1)1998年6月23日至9月15日:为限制性抽水期,也是长江主汛期,在堰体内外水头差的增加和下游墙体施工、子堰填筑及堰顶加高等不利条件下,防渗墙变形显著。防渗墙向基坑方向累计变形增加504.8mm,占总累计变形增加量的92%,平均变形速率达6.01mm/d。这阶段的详细变化可参见表4-9。
2)1998年9月15日至12月29日:随着基坑抽水结束,江水回落并趋稳,防渗墙变形速率较限制性抽水期明显下降,防渗墙累计变形增加27.8mm,平均变形速率为0.26mm/d。
表4-9 1998年上游围堰防渗墙墙体变形(IN03EWS)观测成果统计表
3)1998年12月29日至1999年6月15日:由于堰体逐渐密实,外界受力条件相对稳定,防渗墙变形亦趋于稳定。其累计变形量维护在570mm左右,日均变形速率为-0.05mm/d,并有略向长江上游变形的趋势。
4)1999年6月15日至9月21日:为长江汛期,随着上游水位升高,防渗墙向基坑方向累计变形量增加21.5mm,平均变形速率为0.22mm/d。
根据1998年8月28日防渗墙IN01EWS变形沿高程的分布曲线(见图4-26)计算可知:防渗墙底部高程3.5~9.5m的挠度变形为1.83%,防渗墙顶部高程70.5~73.5m之间的挠度变形最大,为3.43%,其他部位挠度变形在1.8%以下。图4-26中,防渗墙挠度变形曲线平滑,未见位有错现象,说明防渗墙工作形态正常。
(3)0+492断面(陡坡段)IN01EWS上游防渗墙。IN01EWS于1998年6月22日埋设,6月25日取得初始值。从1998年6月25日至1999年9月21日,墙体最大变形增加543.30mm,其中在1998年限制性抽水期间最大变形量增加493.98mm,平均变形速率为5.95mm/d,变形方向向基坑内方向。发生高程在70m左右。其抽水期变形增量与0+522断面的IN03EWS变形增量基本相同,变形速率的变化及变形规律也与IN03EWS基本一致,变形过程线见图4-25,墙体变形分布见图4-26。
(4)0+483断面(陡坡段)IN02EWS下游防渗墙。0+483断面(陡坡段)IN02EWS埋设在下游防渗墙体,1998年8月26日取得首次值。最大变形量为127.68mm(1999年9月11日),与上游墙体最大变形量比较其数值小很多,基原因是在下游墙形成之前,上游墙已经完成绝大部分变形,下游墙变形量的初始日期为1998年8月底,按同时段内变形增量比较来看,下游墙体的变形增量大于上游墙的变形增量,在1999年汛期下游墙的变形量增加约20mm。其变形过程线见图4-25。
2.堰体变形观测
位于度汛子堰上的汛期监测点于1998年7月开始观测,至1998年11月8日停止观测。
监测点水平位移量成果采用大坝坝轴坐标系,水平位移:X方向向下游方向为正,Y方向向左岸方向为正;垂直位移(H方向)下沉为正。典型测点位移过程线见图4-27。
图4-27 0+516断面堰顶高程88m,子堰顶高程82m测点位移过程线(www.daowen.com)
(1)垂直沉降分析。1998年7月基坑抽水前开始观测,二期上游围堰经历了基坑抽水期、1998年汛期和1999年汛期,测点垂直位移没有显著周期性变化,沉降趋势明显。
从监测成果来看,深槽段测点沉降量较大,向两侧漫滩方向沉降量逐渐减小。度汛子堰堰顶测点OM03WES(0-516.87,高程82.7m)自1998年7月10日取得首次值。1998年7月10日至1998年9月27日1998年汛期累计沉降量为523.14mm,占总沉降量755.32mm的69%,其位移位速率为6.62mm/d。
(2)水平位移分析。从监测结果来看,堰体水平位移向基坑方向,深槽段测点水平位移量较大,两漫滩较小。度汛子堰堰顶测点TP03EWS(0+516,高程82.7m)自1998年7月10日取得首次值至1998年9月27日1998年汛期测点累计水平位移量为317.56mm,其位移速率为4.02mm/d。1999年6月29日至1999年8月27日,1999年汛期测点累计水平位移量仅为11.47mm,其位移速率为0.19mm/d。至1999年汛期后,深槽段监测数据表明堰体向基坑水平位移趋势显著收敛,状态基本稳定。见表4-10。
表4-10 TP03EWS向基坑方向变形统计表
与深槽段防渗墙测斜管IN03EWS监测成果进行对比分析可看出。堰体与墙体基本同步向基坑内方向变形,其数据基本接近,内观值稍大于外观值,以此相互印证了其观测成果的可靠性与精确性。同时说明防渗墙的变形与堰体的变形具有整体性。
从围堰运行一年多来的变形监测资料分析,防渗墙墙体和堰体变形具有以下特征:
1)深槽段和陡坡段防渗墙体和堰体向基坑方向变形明显大于漫滩段,前者比后者大一个量级。
2)堰体与防渗墙墙体水平向变形具有整体性,两者在同一时段,变形量级、变形速率基本一致。
3)实测墙体和堰体水平向变形主要发生在1998年9月底以前,1998年汛期抽水期间变形速率最大,之后,随着堰体逐渐密实,并形速率明显减小,并趋于稳定。
4)第一道防渗墙最大变形590mm,但小于设计根据实际情况复核计算的最大位移值674mm,从变形沿高程分布曲线可知,防渗墙变形曲线平滑未见位错现象,说明防渗墙工作形态正常。
5)堰体垂直沉陷,深槽段沉陷量明显大于漫滩段。目前实测最大累计沉陷为755mm,其沉陷速率逐渐减缓,但其收敛程度略低于水平位移。
3.上游防渗墙墙体应变观测成果[15]
在图4-28示出了0+500断面高程35.2m墙体上下游面的应变过程线,从图4-28可以看出上游水位的变化对墙体应变的影响是比较明显的。上游水位上升时,墙体压应变减小;上游水位下降时墙体压变位增大。墙体最大压应变出现在上游水位最低时。
图4-28 0+500断面高程35.2m处应变过程线
4.渗流监测成果分析
(1)堰体水位变化情况。基坑抽水期间,防渗墙后堰体的水位随基坑水位下降而同步下降,图4-29中H07EWS为深槽段堰体测压管,其水位变化与基坑水位变化一致。1998年9月基坑水位抽干后,上游围堰墙后堰体地下水位分布呈两岸高、中间低,上游围堰河床深槽段地下水位在高程24.90~25.44m之间,两岸漫滩段地下水位在高程54.17~65.00m之间。
图4-29 H07EWS、上游围堰堰前水位、基坑水位过程线
(2)两墙间水位情况。上游围堰第二道防渗墙于1998年8月9日修筑完成。8月17日完成防渗墙帷幕灌浆,至此围堰基坑形成了。1998年9月18日两墙间水位除0+480深槽陡坡段的水位高程32.0m偏低外,其余测压管水位在高程53.39~62.76m,但在1998年8月下旬上游水位较高时,两墙间出现最高水位67.38m(H05EWS)和68.90(H18EWS)。该水位比上游最高江水位滞后1~5d。
1999年7月20日,上游出现最大洪峰江水位为高程77.54m时,两墙间的水位除0+480陡彼段水位高程35.48m处偏低外,其余均在高程56.78~71.70m,两墙间水位与汛前6月15日相比,除陡彼段上升1.74m外,其余在7.1~11.37m间变化,为1999年汛期最高水位,该水位比最高江水位滞后1d。具体情况见表4-11和图4-30、图4-31。
表4-11 两墙间水位变化表
由上可见,两墙间水位变化与上游江水位变化密切相关。1998年、1999年两年两墙间水位分布及变化规律基本一致。
从图4-30和图4-31中可知:①第一道防渗墙的水头损失为9.8m(占19%),第二道防渗墙的水头损失41.78m,(占81%),两道墙共削减水头51.58m,这说明防渗墙防渗效果是显著的;②防渗墙后堰体渗透比降为0.069,远小于设计提出的粉细砂水平破坏比降0.66~0.83;③两墙间水位偏高,按设计计算二道防渗墙分担水头为1/3~2/3,即水位约高程28.3~56.7m之间。
图4-30 上游围堰两墙间测管水位过程线
(H05、H14、H18、H19、H20均为两墙间测管)
图4-31 深槽段两墙间测压管沿堰轴线分布图
(a)立剖面布置图;(b)平面布置图
注:1号、2号、…表示隔墙编号;H05、H14、…表示测管编号。
(3)围堰浸润线情况。1998年8月31日,上游围堰浸润线分布见图4-32,防渗墙后堰体的渗透比降较小,约为0.05。浸润线平缓且较低,说明防渗墙防渗效果良好。
图4-32 上游围堰河床段堰体结构及浸润线图
(4)渗透流量情况。基坑抽水抽干后发现渗漏量较小,上游围堰渗水量约15L/s。1999年10月10日实测基坑渗流量约为26L/s。表明围堰渗漏量是很小的。
5.爆破震动监测成果分析
基坑开挖爆破时对围堰的震动影响进行了监测。1998年9月23日基坑内X=19+950~19+980,Y=49+049~49+065开挖爆破区对上游围堰进行了监测,此次爆破最大单响药量300kg。在同一断面上布设在高程63m坡顶,堰体高程79~70m坡脚,高程87m堰顶平台端部的3个监测点实测水平振速分别为5.6cm/s(距爆区20m,高差8m)、0.28cm/s(距爆区80m、高差15m)、0.10cm/s(距爆区125m、高差32m),可见爆破震动沿堰体边坡衰减较快,离爆区较远的测点,实测振速均在1cm/s以内。
根据上游围堰爆破监测资料反映,基坑开挖爆破未对围堰稳定造成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