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魅力影像在微视频中的重要性

魅力影像在微视频中的重要性

时间:2023-06-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作为一种视觉艺术,影像无疑是微视频最为重要也是必不可少的传达手段。从功能上来讲,影像既能交代叙事,也能表情达意,还能渲染气氛,并传达出美感,充分体现出微视频的影像魅力。因为微视频作品是属于时间的艺术,镜头一闪而过,观众不可能单个镜头慢慢欣赏,所以必须使其对主次一目了然。如拍摄高于或低于这个高度的人或物,拍摄者可以相应调整摄影机的高度和身体姿势。仰角还能突出摄影机与被摄主体之间特殊

魅力影像在微视频中的重要性

作为一种视觉艺术,影像无疑是微视频最为重要也是必不可少的传达手段。从功能上来讲,影像既能交代叙事,也能表情达意,还能渲染气氛,并传达出美感,充分体现出微视频的影像魅力。因此,拍摄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摄影师是拍摄现场最重要的人,也是导演最有价值的合作伙伴。摄影师的工作就是将导演的创作意图通过摄影机的画面、照明、调度等艺术手法实现出来。摄影师既要保证画面效果,同时还要保证后期制作的剪辑师有足够的素材能够将情节连贯地表达出来。

构图是指摄影师为了表现一定的内容或达到一定的视觉效果,将被表现的对象以及各种造型元素,如线条、光影、影调、色调等有机地布局安排在整体画面中。画面作为视听语言的基本元素,每一幅画面都具有自身的严谨结构,并承载了丰富的相关信息,向观众传达出特定的含义。

在画面布局的过程中,导演要想把线条、形状、色彩、影调等元素有机地组织安排在一个矩形平面上,就要处理好主体和陪体、前景与后景、运动与静止之间的关系。构图既要多样,又要统一,要做到疏密得当、宾主各得其所。

不同的构图方法具有不同的表达意义,常用的构图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直线构图:充分显示事物的高大和深度。

水平构图:平静、稳定、开阔的感觉。

斜线构图:具有运动、失衡、紧张、动荡等感觉。

S型构图:优美,突出韵律感。

X型构图:透视感强,将视线从四周引入中心,或从中心向四周扩散。

井字构图:容纳较多背景与配体,感觉较为稳定。

向心构图:四周向中心集中,突出主体,也可能有压迫感。

放射构图:主体处于中心,景物向四周放射。多用于要突出主体而场面又较为复杂的情况。

三角构图:三个视觉中心组成一个稳定的三角形。

对称构图:具有平衡、稳定、相对的特点。

构图的具体方法有很多,摄影师可以根据作品的需要、导演的意图,以及自身的特点进行各种尝试,但通常都要牢记黄金分割的原则,利用黄金分割来确定画面长宽比、地平线的位置、光影色调的分配、画面空间的分割,以及视觉中心等,往往更符合观众的视觉心理。

(1)传达主题

每一个画面都是为了表达剧情而设置的,因此在拍摄时要以剧情和主题的需要作为第一决定要素。导演对作品主题的思考感受只能通过影像画面传达出来,观众也只能通过画面领会导演的思想意图,把主题通过画面传达,而不需要各种注解和介绍,这样的画面才有它存在的意义。

(2)风格统一

作品的题材内容与导演的创作风格会决定摄影的画面风格,在构图上运用的技巧手法也就会产生相应的变化。摄影的风格基调要前后统一,一方面能够更好地表达主题,另一方面也为观众提供了一致的观赏感受,有助于对作品深入理解。

(3)突出主体

画面的主体通常是反映作品主题和内容的主要载体,因此也是画面构图理所当然的视觉中心,要给予重点表现。因为微视频作品是属于时间的艺术,镜头一闪而过,观众不可能单个镜头慢慢欣赏,所以必须使其对主次一目了然。如果画面以强调丰富多样为由,不讲求主体的突出,必然会造成凌乱的感觉,干扰和分散观众的注意力。

(4)视觉美感

作为视觉语言,是否具有视觉美感决定了观众对作品的第一印象,因此要注意画面的构图符合视觉心理,比如构图均衡,画面紧凑,合理利用线条、色块的各种可能性,使观众在画面的变化流动中始终感觉到和谐完整。

景别是指被拍摄对象在画面中呈现的大小范围。景别作为一种重要的造型语言,是叙事和画面造型的重要手段,影响作品节奏变化,并且是显示导演风格的重要元素之一。

景别主要是由摄影镜头与拍摄对象之间距离远近的不同,以及焦距的不同产生的。它可以分为大远景、远景、全景、中景、中近景、近景、特写、大特写等不同种类,其中最常用的是远景、全景、中景、近景和特写这五种。

远景:被摄主体在画面的远处,看不清演员具体的表情动作,主要用于表现广阔的空间环境或群体场面。远景通常用来交代环境或借景抒情。

全景:呈现被摄主体的全身或场景全貌,强调被摄主体与环境的关系,具有描述性、客观性的特点。全景常用作进行空间或人物关系定位的镜头。

中景:呈现被摄主体膝盖以上或场景局部的画面,观众能看清人物的半身形体动作和情绪交流。中景同时兼顾了人物的表情动作和周围环境,常用作叙事性的描写镜头。

近景:被拍摄主体胸部以上或物体局部的画面,能看清人物面部表情和细节动作,有利于表现人物的内心活动,多用于叙事性强的动作镜头。

特写:被拍摄主体肩部以上或局部细节的画面,把被摄主体从周围环境中突显、独立出来,能够清晰地展示人物的表情、目光、神态等,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由于景别是构成画面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决定了画面信息量的大小、表现内容的主次与创作意图的指向,因此在拍摄时要进行精心的设计。

画面要具有视觉上的冲击力,就需要采用令观众感到新鲜的拍摄角度,角度的选取是摄影师表达思想、刻画人物、营造视觉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拍摄角度主要由拍摄的高度和方向决定,在拍摄距离不变的条件下,不同的拍摄高度和方向可以呈现出不同的构图变化,产生不同的画面造型效果。

高度的不同形成了平角、仰角和俯角三种基本拍摄角度。

(1)平角

平角即摄影机与被摄主体位于同一个水平线上,这是较为常规的拍摄角度,符合人们的视觉心理和视觉习惯,画面的效果客观、中性、平和、稳定,但如果水平拍摄角度贯穿整个作品,则会由于缺少变化而显得单调乏味。

在常规拍摄中,如果被摄主体的高度与拍摄者身高相当,那么拍摄者身体站直,把摄影机放在胸部到头部之间拍摄,被摄对象不易变形,容易产生平等亲切的印象,同时这个高度也是握着摄影机最舒适的位置。如拍摄高于或低于这个高度的人或物,拍摄者可以相应调整摄影机的高度和身体姿势。

(2)仰角

仰角拍摄时摄影机处于被摄主体的下方,从下往上拍摄。近处景物醒目、突出,后景通常被前景遮挡,得不到表现,因而有净化背景的作用。仰角是富有表现力的拍摄角度,画面造型感强,有利于突出被摄主体的高大气势,多用于刻画伟人、英雄等。

如果是近距离的仰拍,透视效果更强烈,会使被摄人物显得更具有威慑力和压迫感,但是要格外注意分寸,因为容易造成透视变形,人物的面部表情会过于夸张,对人物起到丑化作用,若运用得当则能渲染气氛,增强视觉效果。仰角还能突出摄影机与被摄主体之间特殊的空间关系,为观众交代环境,增强真实可信性。

(3)俯角

俯角是指摄影机的位置在被摄主体的上方,镜头向下方拍摄,仿佛人站在高处向下看的视觉效果。俯拍镜头会削弱人物的气势,显得人物渺小孤独,使观众对画面中的人物产生居高临下的优越感

超高角度配合俯拍视角用来展示大场景,会给人辽阔的感受,因此常用来拍摄大场面,如战争、球赛等。由于俯拍镜头会出现地面,因此容易缺少纵深的透视感。

拍摄方向是指以被摄主体为中心,在同一个水平面上围绕被摄主体选择拍摄点。不同的拍摄方向能够展示被摄主体不同的侧面形象,以及主体与陪体、主体与环境之间的不同关系。由拍摄方向决定的拍摄角度有正面、斜侧、侧面、反侧、背面等。

(1)正面

正面是指摄影机处于被摄对象的正面方向,展现其正面特征,画面端庄稳重。用正面角度拍摄建筑物,画面左右对称,凸显其雄伟庄严;用正面角度拍摄人物,则有助于观众迅速捕捉人物的长相特征、表情神态、形体动作等,容易与观众形成面对面的交流关系。尤其是需要通过人物的面部表情传达丰富信息时,可以采用正面平视角度结合近景或特写镜头来表现。

(2)斜侧

斜侧是指摄影机偏离了正面角度,或左或右在被摄对象的正面与侧面之间的范围内选择适当的拍摄位置。斜侧角度既能展现出拍摄对象一定的形象特征,又有利于表现景物的立体感和空间感,并可使被拍摄对象产生明显的形体透视变化,因此被誉为“最好的角度”。

(3)侧面

侧面是指摄影机位于被拍摄对象的侧面,镜头的光轴与被拍摄对象一般呈标准的90度夹角。侧面角度能勾勒出拍摄对象的侧面轮廓或身体曲线,使画面形式产生多样的变化,而且能更好地表现动作,如对话、拥抱、打斗等场面,因此又被称为“动作/运动角度”。

(4)反侧

摄影机从被拍摄主体的侧面环绕到背面,在侧面与背面之间的范围选择拍摄位置。与其他角度相比,这个角度具有一定的反常效果,因此往往能把拍摄对象的精神特点表现出来。

(5)背面

背面是指摄影机拍摄被摄主体的背面,丝毫看不到拍摄对象的面部特征和表情,传达的信息量相对较少。它经常用于悬疑、惊悚等类型的作品中,用来渲染紧张情绪,是设置悬念的有效手段之一。

作为重要的造型手段,拍摄角度要根据作品主题内容与拍摄对象的要求而变化,不同的拍摄角度之间并没有优劣之分,而应当相辅相成、互相配合,才能相得益彰。

焦距是指从镜头的镜片中间点与光线能清晰聚焦的那一点之间的距离。焦距的长短决定镜头的视野和景深的范围,画面中景物的透视关系也会受到影响。如果在同一距离上拍摄一个物体,镜头的焦距越短,背景的物体与前景相比显得越小;反之,镜头的焦距越长,背景的物体与前景相比会显得越大。

根据焦距的不同,镜头可以分为标准焦距镜头、长焦距镜头、短焦距镜头。

(1)标准焦距镜头

标准焦距镜头是指焦距接近或等于画面画幅对角线长度的镜头,通常是指50毫米的镜头。标准镜头是模拟人眼制造出来的镜头,拍摄出来的影像内容真实、自然,通常不会出现变形,透视效果也正常,多用来交代客观真实环境和人物关系。需要注意的是,标准焦距镜头用来近距离拍摄特写,会造成人物变形。

(2)长焦距镜头

长焦距镜头是指镜头焦距长于50毫米的镜头。用长焦距镜头拍摄,纵深空间中的景物只有在聚焦点前后很少的范围内形成清晰影像。由于压缩了真实的纵深空间,透视关系被削弱,背景虚化,因此画面主体被凸显出来。长焦距镜头还经常被用于从远距离拍摄近景镜头,可以把远处景物拉近,因此非常适合偷拍,以产生纪实效果。

(3)短焦距镜头

短焦距镜头又称为广角镜头,是指镜头焦距小于50毫米的镜头。常见的有35mm、28mm、1.85mm、0.9mm等几种规格。短焦距镜头有视角大、视野开阔、景深范围大、纵深感明显的特点,画面中的影像近大远小。用短焦距镜头拍摄物体或人物在画面内的横向水平运动速度感较弱,纵向运动速度则比较强烈。用35mm、28mm的镜头拍摄近景,既能把人物向观众推近,又能交代一定的环境,但是焦距越短的镜头内画面的线条越容易出现畸变,可以通过这种手段达到特殊的艺术效果。

根据焦距的可变程度,可以分为定焦距镜头和变焦距镜头。

(1)定焦距镜头

定焦距镜头是指只有一个固定焦距的镜头,没有变焦功能。定焦距镜头设计简单,具有对焦速度快、画面质量稳定的优点。

(2)变焦距镜头

变焦距镜头是指摄影机位置不变,通过安装在机器内部的变焦距镜头的内部变化就能够得到不同的视场角、不同影像的范围和大小的镜头。摄影师可以通过焦点的变化,有意识地控制景深范围,构成画面纵深空间中两点之间的情节线。倍数越大,镜头延伸的功能就越强。另外,变焦距镜头还可以通过推拉的手法,形成特殊的运动节奏,从而造成视觉冲击力。

景深是指距离摄影机镜头最近清晰影像到最远清晰影像的距离,即对焦清楚的范围。景深与焦距、光圈、物距等因素有关,短焦距镜头的景深长于长焦距镜头。物距越短,景深越小;物距越长,景深越大;光圈越大,景深越短;光圈越小,景深越长。

(1)大景深

大景深是指摄影时位于调焦平面前后并能结成相对清晰影像的景物之间相对较大的纵深距离。小光圈、短焦距可获得大景深。

大景深具有纵深感和立体感,能够清晰地交代画面中被摄主体与环境之间的关系,适合用来表现宏大的场景,如大型体育比赛、山河风光等。

(2)小景深

小景深是指摄影时位于调焦平面前后并能结成相对清晰影像的景物之间相对较小的纵深距离。大光圈、长焦距可获得小景深。小景深能够虚化背景与环境,使画面简洁明了,被摄主体更为突出,从而引导观众的注意力。

(1)叙事

不同的焦距镜头叙事方法不同,长焦距镜头用于指向明确的叙事,而短焦距镜头往往应用于更加复杂、丰富的叙事。

(2)抒情

用于主观镜头时,长焦距镜头给人以心理上的亲切、熟悉的感觉;短焦距镜头让人感觉生疏冷漠。异常的变焦速度有助于表达特殊的情感情绪。

(3)风格

导演与摄影师的创作风格在很大程度上会通过焦距的使用技巧呈现出来。

微视频作品的最大魅力就是能够在短时间内为观众展示运动的影像,并通过运动影像传情达意。因此学会如何使用运动镜头是微视频拍摄的关键步骤。

(1)推镜头

推镜头是指摄影机沿着拍摄方向接近被摄对象,摄影机的光轴与移动路线之间角度不发生变化。推镜头可以分为机位推和焦距推两种方式,虽然两种方法都是向一个主体目标运动,拍摄目标都会逐渐放大,但是前者透视关系发生了变化,而后者画面中所有部分的大小变化几乎相同。

推镜头具有明确的指向性,可以用来展示被摄主体和整体环境的关系;也可以用来强调被摄主体,起到突出细节的作用;还可以用来刻画人物的心理活动。

使用推镜头时要注意画面构图的完整统一,保证被摄主体始终清晰地位于画面结构中的视觉中心,起幅、落幅要平稳,推镜头的运动速度也要与画面的内容和情绪相吻合。

(2)拉镜头

拉镜头是指摄影机沿着拍摄方向远离被摄主体,摄影机与被摄主体的距离越来越远,画面主体由大变小,周围环境逐渐加入。拉镜头也可以分为机位拉和焦距拉两种方式,二者的相同之处是主体目标都会缩小,不同之处在于前者透视关系发生变化,而后者只有焦距的改变,画面没有运动透视感。

拉镜头可以用来表示一个场景或作品的结束,也可以用来从局部到整体加大信息量,还可以用来制造比喻、对比、衬托、讽刺等修辞效果。

(3)摇镜头

摇镜头是指摄影机不发生位移,而只是借助一定的设备(如三脚架、云台或身体),使镜头沿着上下、左右或斜线、旋转等方向作运动拍摄。拍摄过程中摄影机的位置和拍摄对象的距离不发生改变。

摇镜头可以完整地展现空间环境,适合表现开阔的场景;可以用来拍摄连续的运动过程,保持空间的完整统一;还可以用来制造戏剧性效果,形成紧张的戏剧冲突。

使用摇镜头时要力求平稳匀速,速度要与剧情需要相吻合;还要把握摇镜头的起幅和落幅,并略作停留,为观众留出注意时间。

(4)移镜头

移镜头是通过移动摄影机而拍摄的镜头,可以是横移/平移、纵深移/竖移、斜移、曲线移等,能够造成跟随、环视等不同的动态效果,参与感和现场感较为强烈。

移镜头适合表现开阔、多层次的宏大场面,取得全方位的视觉效果;移镜头还适合展现运动的过程;移镜头完整、流畅、富有动感和变化,画面造型丰富连贯。

由于移镜头持续时间较长,拍摄时要注意时间和节奏的把握,还要注意对灯光和构图的控制,尽量将不需要的物体排除到画外。

(5)跟镜头(www.daowen.com)

跟镜头是指摄影机与被摄对象保持等速运动拍摄。拍摄微视频作品多用数码摄像机,轻便小巧,非常适合跟镜头的拍摄。根据摄影主机在被摄主体的前方、后方、侧面等方位的不同,主要可以分为前跟、后跟、侧跟三种方式。

跟镜头能够连续而详尽地表现运动中的被摄对象,既能突出主体,又能交代主体的运动方向、速度、体态及其与环境的关系,保持了时空的连贯性、整体性,而且观众与被摄对象之间的视点相对稳定,现场感和参与感更为强烈。

拍摄跟镜头时要注意被摄主体的构图位置,避免主体跑出画面然后再入画的低级错误;还要尽量做到背景的影调、色调与主体的反差,以加强画面的视觉效果。

(6)升降镜头

升降镜头是指摄影机由低到高或由高到低的移动拍摄,可以作垂直、斜向、横向或弧形的移动,也可以与不同方向的运动结合起来,构成更复杂的运动方式。

升降镜头适宜拍摄大场景,以营造恢宏的气势;还能把被摄主体拍摄得更加完整和清楚;升降镜头也常用来表达抒情和象征意味。由于升降镜头通常使用摇臂等较大型的机械工具,因此在微视频作品的拍摄中用得相对较少。

在任何一个微视频创作中,都离不了运动镜头的拍摄,但是也要注意运动镜头是一种有意义的表达方式,要避免过于随意使用。而画面的稳定清晰则是拍摄运动镜头最起码的前提。

光线是影像造型语言的重要元素之一,不仅直接影响到微视频作品的视觉效果,而且对作品的基调和风格也起到一定的作用。

光线有不同的分类方法。每一种光线都具有自己的特点及功能作用。

(1)按照光线的性质可分为硬光、软光

硬光又称为直射光线,是指由太阳、聚光灯等从一个方向直接照明的光线效果。硬光与被摄对象之间没有阻挡物,光线的强度和反差都较大,被摄对象的表面形成明显的受光面和背光面,并产生清晰的阴影和边线。硬光多用作画面的主光。

软光又叫散射光或柔光,是指柔光灯和发光面较大的光源发出的与画面反差小的光线。软光没有明显的投射方向,光线柔和,照度均匀,被摄对象的阴影和边缘都不明显。

(2)按照光线的方向可分为顺光、侧光、逆光、顶光、底光

顺光是指光线的投射方向与摄影机的拍摄方向一致,灯光高度和摄影机高度相近,基本处于同一水平面上。顺光的特点是被摄对象受光均匀,画面明亮,能够清晰地呈现出被摄对象的样貌,较好地还原被摄对象的固有色彩。阴影则被被摄对象自身所遮挡,画面影调柔和,没有强烈的明暗对比。

侧光是光线从侧面照射到被摄对象上,光源的投射方向和摄影机拍摄方向基本呈90度角。被摄对象会形成明确的受光面、背光面和阴影部分,构成强烈的明暗对比,能鲜明地表现被摄对象表面的凹凸结构和立体形状。

逆光是光线位于被摄对象的后方,光源的投射方向和摄影机的拍摄方向基本呈180度。被摄对象大部分处于阴影之中,只能看到背光面和投影而看不到受光面,画面的影调较暗,但被摄对象的边缘会显得异常明亮,可以鲜明地勾勒出被摄对象的轮廓特征。逆光能使主体从背景中有效分离出来,起到突出主体的透视效果。

顶光是指光线来自被摄对象的上方。垂直面照度较小,可以突出被摄对象的顶端特征,如突出人物脸部的骨骼,凸起部分如眉弓、鼻梁、颧骨等处明亮,而眼窝、鼻翼处阴影浓厚,形成反常规效果。

底光是投射方向由下向上,从低处照明被摄对象的光线。底光会突出人物深陷的眼窝,使面部形象狰狞可怕,经常用来营造惊悚氛围,增强悬念,因此又被称为“骷髅光”或“魔鬼光”。

(3)按照光线的来源可以分为自然光、人工光

自然光是指自然发出的光,如阳光、月光等。自然光的范围广,画面效果真实自然,但无法控制亮度、角度、距离等因素,因此使用自然光时,要注意季节、气候、地理位置等条件。

人工光是指由灯光、反光器等加工制造的人工器械发出的光线。人工光能够完全按照需要来控制,不必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因此能够增加画面的写意倾向,从而表达出创作者的主观意图。

常规布光的基本步骤是:

第一,确定主光位置,对被摄对象做初步造型。一般主光源放在摄影机左右两边约30度角的位置,与地面成40度角,略高于主体。

第二,布置辅助光,以弥补主光的不足。辅助光通常设置在相对于主光位置的摄影机旁边,用来补充主光表现不足之处,平衡画面亮度,减弱主光投射时产生的阴影。要注意辅助光不能超过主光的亮度。

第三,布置轮廓光,用来区别主体和背景,以增强空间感。轮廓光放置在被拍摄对象的后方或侧后方,灯位比主光稍高一些,能够对被摄主体的边缘与头发起修饰作用,能够突出主体,并使画面层次更分明。

第四,布置背景光,用来交代环境背景。背景光能够营造环境气氛,设置背景光要注意整体光调的和谐统一,亮度不能超过主光。

(1)前侧光照明:

第一步,用一盏灯做主光,从摄像机一侧与拍摄方向大约30~60度的位置照明,形成前侧光。

第二步,若阴影面太重,加一盏灯或用反光器材进行辅助照明,提高亮度,保持适当光比。若使用反光板,则位于被摄者阴影一侧;若使用灯光则尽量靠近摄像机。辅助光不能太高,被摄对象黑眼球上形成的光点位于瞳孔上沿时最佳。

第三步,若需调整背景的明暗,则加减背景灯进行调整。

第四步,主光灯通常略高于被摄者头部,但不能太高,要避免眼窝、鼻影、下巴投影过重。

(2)顺光照明效果:

第一步,可用两盏灯,也可用一盏灯完成。用两盏灯时,一般用加了柔光纸的两盏功率相同的灯,从靠近摄像机左右两侧的位置以同等距离,略高于摄像机的高度投向被摄者,两灯不能太高,以避免脖子、鼻子下方的阴影过重;用一盏灯时,应略高于摄影机,从其后方投向被摄者,如果面部两侧阴影太深,可以用反光板冲淡。

第二步,脸型匀称适用顺光照明;若被拍摄者脸型宽大,或两侧明显不匀称,则宜用前侧光与侧光,利用阴影对过宽位置进行遮挡。

(3)侧光照明效果:

第一步,主光从被拍摄者一侧与摄像机镜头呈90度方向投射。由于阴影面积较大,经常用到辅助光线。

第二步,主光灯与辅助光灯均不宜太高,否则脸部上方受光多而下部受光少,显得影调不均匀。辅助灯光位置尽量靠近摄影机。

第三步,脸型太胖或左右两侧明显不对称时,可用侧光照明利用阴影进行遮挡。

作为重要的造型因素,色彩不仅可以再现客观世界,还能将内心世界外化表达出来,增强感染力。因此在处理色彩时,不仅要准确还原色彩,还要考虑如何充分发挥其艺术表现力。

(1)色别,即色彩的差别,是某一色彩区别于另一色彩的主要特征。又称为色相。

(2)饱和度,即色彩的相对纯度和鲜艳程度。

(3)明度,即色彩的明亮程度。反光率、透光率越大的颜色明度越大,反之则越小。

(4)色调,即一部影片在段落或整体的色彩运用上所体现出来的比较鲜明的倾向。

从创作者的角度来讲,色彩基调能够赋予作品或明朗或压抑、或庄重或活泼等不同的情调,使色彩成为创作者刻画人物、表情达意、渲染气氛的有力手段。

从观众的角度来讲,色彩能使画面中纷繁复杂的颜色和谐统一,给人愉悦的视觉感受,并有助于观众更加深刻地理解影片的内容与主题。

红色:波长最长,对人眼的刺激性最强,令人感到兴奋、激动。对中国人而言,红色代表喜庆、生命、活力和革命;对西方人而言,红色却往往是暴力、血腥和危险的象征。

黄色:对中国人而言,黄色象征着荣华富贵,尤其是明黄色在封建文化中专属于皇室贵族;对西方人而言,黄色的寓意是邪恶、疑惑、不安、狂躁等。

蓝色:营造寂寥、凄凉的意境,给人忧郁、绝望、冷酷的心理感受;也可以象征着平静、安适、自由。

绿色:象征着希望、和平、稳定、安宁。

黑色:带给人的直观感受是阴暗、凶险、邪恶、压抑、神秘,象征着死亡、绝望、悲哀、恐惧等。

白色:可以代表纯洁无瑕、高雅尊贵;也可以喻示苍白无力,表现人物的病态或虚弱、怯懦;或隐喻梦幻的超现实时空,或直接表现虚幻的梦境。

(1)色彩的对比与和谐

视觉的和谐是色彩处理时首先要注意的,不管采用怎样的方案,同类色、相似色、消色等都要达得和谐的效果,既要有不同色阶的变化,又不能过于突兀。

(2)讲究色彩的布局

画面上不同的色块不能等量分布,而要有轻有重,将视觉重点凸显出来,这样才能做到突出主体,从而起到传达创作意图的作用。还要注意不同的色块要避免零碎杂乱,要对其进行精心的设计安排。

(3)找准色彩基调

要找到适用于主题情绪的色彩基调,或具有抽象与象征意义的色彩,不仅在单幅画面中予以展现,在上下衔接中也要体现出来,并在作品中一以贯之。

(1)运用场景、道具、服装、化妆

调节作品的色调,首先要考虑如何运用拍摄环境或道具中的色彩因素;其次要考虑服装、化妆等因素进行色彩调节,以适应主题和剧情的需要。

(2)运用色温、滤色片、照明

可以根据色温通过调节白平衡的方式实现色调调节,也可以加滤色片改变画面色彩,还可以通过照明对拍摄现场的光线进行修正,以满足色彩呈现需要。

(3)运用后期合成技术

拍摄完成后,还可以通过后期合成手段对作品进行调色。

轴线是由被摄主体的运动方向、视线方向和被摄主体之间的关系所形成的一条假想的直线。轴线的运用是进行连贯调度的基本组织形式,也是串联叙事内容、人物关系、表达情绪和创作意图的重要手段。拍摄中应遵循空间统一的规律,即规定摄像机拍摄总方向限制在轴线(被摄主体)同一侧,如越过轴线,就会破坏空间同一感。

由被摄主体的运动方向、视线方向所形成的轴线叫方向轴线。方向轴线又可以分为运动轴线和视线轴线。

运动轴线是由动态方向形成的,可以是直线也可以是曲线。拍摄被摄主体的运动镜头时,选择的摄影位置应该在运动轴线的同一侧。常规拍摄中,通常为了叙事的需要,或者是拍摄环境的客观限制,被摄主体的运动过程往往被切分为若干个镜头,这时一方面要注意镜头的数量要合适,太少无法充分展现运动过程,太多则会影响运动的连贯性;另一方面要注意分割点的定位,要在被摄主体出画、动静转换或运动转向不久之后,等等。

由被摄主体之间的关系所形成的轴线叫关系轴线。不同的场景中,关系轴线的处理方式不同。

(1)两人对话场景

两人对话场景要遵循三角形原理。即两人之间存在一条轴线,通常在轴线一侧设置三个机位,这三个机位形成一个底边与关系轴线平行的三角形。三角形顶端角上是主机位,另外两个点是副机位。

两人对话场景有几种机位布局:

①外反拍机位

位于三角形底边的两个机位分别处于两个对话主体的背后,镜头向内侧分别把对话者摄入画面。外反拍镜头的画面中,两个人物互为前后景,画面的空间透视效果较为强烈。需要注意的是,背向观众的人在画面中的脸部一般不露出鼻尖。

②内反拍机位

位于三角形底边上的两个机位分别处于两个对话主体的背后,靠近关系轴线,镜头向外,分别把两个对话者摄入画面。内反拍镜头在画面中只有一个主体而无陪体,常以近景别出现。

③平行机位

位于三角形底边上的机位的视轴与关系轴线垂直,相互平行。大多是中景、近景或特写,被摄主体为侧面。

④正反打机位

三角形的底边与关系线重合,底边上的两台摄影机背对背拍摄,拍摄的画面是另外一个人的视点。

(2)三人对话场景

①一条轴线处理方式

即把三人对话场景处理成两人对话场景。先用主机位交代三人空间关系,然后用外反拍、内反拍、平行、正反打等机位分别拍摄一个人和另外两个人。一般而言,单个镜头拍摄的人物即三人中的主角。

②多条轴线处理方式

当三人呈三角形位置站立时,就会形成三条轴线,此时可先用主机位交代三人的空间关系,然后分别拍摄三人的单个镜头。

(3)多人对话场景

如果对话主体少,可处理成单轴线方式,即两人对话模式。可以是一个人对一群人,也可以是几个人对几个人;如果对话主体多,可处理成多轴线模式,先用主机位交代空间关系,再分别拍摄每个主体。

越轴是指摄影机在镜头转换过程中冲破虚拟界线,到轴线的另一侧拍摄。越轴会造成画面上动作方向或人物之间位置关系的混乱,给观众带来视觉混淆与理解困难。因此如果摄影机确实需要到轴线的另一侧拍摄,就必须借助一定的方法进行合理越轴,以避免越轴所产生的视觉冲突感。

在越轴前所拍摄的镜头和越轴后所拍摄的镜头之间插入一个远景或者全景镜头。因远景或全景镜头中,被摄主体的空间总体位置比较明确,因此可以减弱相反方向运动所产生的冲突感。

突出局部或人物情绪反应的特写可以暂时集中观众注意力,从而减弱相反方向运动所产生的冲突感。

中性镜头是指骑在轴线上拍摄的镜头。由于中性镜头的方向性不明确,从而能够产生视觉上的过渡作用。

主观镜头代表画面中人物的视线,可以引导观众进行观察或思考,从而缓解越轴的冲突感。

在两个运动方向相反的镜头之间插入一个被摄主体运动路线可以合理越轴。

摄像机通过自身的运动越轴,在画面中能够清楚地显示出越轴的过程。

在某些特定场景中,可能既存在关系轴线,又存在运动轴线。如果是小景别构图,通常以关系轴线为主;如果是大景别构图,通常以运动轴线为主。

轴线是影视画面中形成人物位置关系、视线关系、运动方向关系的重要表现手段,能够清楚地表明相关逻辑关系,有助于观众对作品的理解。因此在拍摄时要给予重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