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如何创作优秀的纪实类微视频?

如何创作优秀的纪实类微视频?

时间:2023-06-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于时长较短、体量较小的纪实类微视频而言,微小题材往往是其首要选择。纪实类微视频关注的大多不是重大的历史事件,而是将镜头更多聚焦于微生活、微事件,而这些事件恰恰和普通人的生活联系更为紧密,更易获得共鸣。纪实类微视频的创作也应立足于表现普通人的小事,发掘微题材中的“大”。每个人都有权利进行影像记录和书写,由此,创作的个体化、纪录语言的多样化成为纪实性微视频创作的重要特征。

如何创作优秀的纪实类微视频?

完成一部纪实类微视频,如同电影一样,也同样需要经过前期策划、拍摄期、后期编辑,以及成片之后的运营等环节。成功的纪实类微视频并不是用手机随便一拍,或者心血来潮时一拍就可以完成的,而是要经过认真的筹划,拍摄期间摄像、灯光、录音等环节的默契配合,后期的剪辑加工,结合视频的运营宣传等一系列程序才能完成的。

纪实类微视频是微时长的纪录片,更是一种叙事艺术。微时长对纪录片的创作有着多方面的影响,而影响最为明显的当属叙事。

叙事时间分为四类:事件时间、叙事时间、放映时间和接受时间。

事件时间是指纪录片中的事件在现实生活中发生的过程时间,是现实生活中事件过程的时间流。纪录片创作是对原始影像素材的处理,纪录片的事件时间则是纪录片叙事的基础。从叙事时间角度看,纪录片的艺术创作是对事件时间的变形性处理,是事件时间畸变的结果。

叙事时间是指纪录片中所叙述的故事中呈现出来的时间,是纪录片的创作者在事件时间的基础上重新安排处理的时间。纪录片的叙事时间是对事件时间的压缩或者扩展,如将一件发生在较长时间内的事件用一段较短的时间展现出来,或者将一个短时间内发生的事件进行扩展。就纪录片而言,还有一种极致的、类似现场直播般的展现方式,就是叙事时间等同于事件时间,这也被称为纪录片创作的一种类似自然主义表现的风格。

放映时间是指纪录片中影像画面依次展现所需要的时间,是纪录片播放的时间,也是观众观看时所花费的时间。

接受时间是指纪录片在观众心理上形成的时长,这是一种主观时间,不同的观众甚至是同一观众在不同的心境下对同样一部纪录片的接受时间都可能不同。

对于时长较短、体量较小的纪实类微视频而言,微小题材往往是其首要选择。纪实类微视频关注的大多不是重大的历史事件,而是将镜头更多聚焦于微生活、微事件,而这些事件恰恰和普通人的生活联系更为紧密,更易获得共鸣。但是,微小题材并不意味着思想内涵简单,所谓以小喻大,以大见小,正是在尺水之中见波澜。纪实类微视频的创作也应立足于表现普通人的小事,发掘微题材中的“大”。

体量微小的纪实类微视频主要釆用微观视角对生活进行记录。所谓微观,可从两方面理解:一是对大主题的事件从微视角去表达,二是对寻常人和事的平民化视角展现。

纪实类微视频的个体化创作特征,从外在来看,是由于技术门槛的降低,让更多的非专业人士可以从事纪录片的创作,从而打破了传统媒体话语权的垄断。从内在来看,则使个性化影像创作成为可能。

由于制作技术门槛的降低,让更多人可以参与到纪实类微视频的创作中来,开启了个体化记录影像创作的时代。每个人都有权利进行影像记录和书写,由此,创作的个体化、纪录语言的多样化成为纪实性微视频创作的重要特征。

同其他拍摄一样,拍摄一部纪实类微视频,策划的工作主要包括:第一,确定拍什么内容,即选题策划;第二,在确定主题之后,要通过调研评估拍摄的可行性和确定拍摄的重点;第三,撰写摄制计划书,规划拍摄等细节,这也是策划阶段最重要的部分;第四,组建拍摄组,并进行准备工作。

纪实类微视频最为关键的要素就是选题,一个不成功的选题往往让人事倍功半。选题策划就是要解决“拍什么内容”的问题,这是所有创作者在创作过程中都必须面对的第一个问题。然而,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它包含了宇宙、自然、社会、科学、历史、人物,等等,这些都可以纳入创作者的取材范畴。什么样的选题才算是好的选题?这就如一千个人心目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创作者自会有不同的答案,很难给出一个统一的标准。否则,就很难解释,为什么面对相同的选题,有的人可以拍得妙趣横生,而有的人却将其表现得索然无味。即使没有统一标准,对于初学者来说,以下基本原则和价值取向仍可以作为选题策划时的重要参考。

选题策划的基本原则是:选择自己熟悉的、能触动你的或者能让大众产生共鸣的题材进行拍摄,并从独特的视角切入。

尽管纪实类微视频的时间长度使其创作自由度受到了一定的束缚,但其创作仍和其他形式的创作一样,是一个将创作者对客观事物的感悟与思考进行艺术化表达的过程。表达的效果如何、深刻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创作者对客体对象的认知水平。作为一名导演或者编剧,如果对即将拍摄的题材毫无感觉,很难想象他能创作出有深度、有感染力的作品来。与此相反,只有当那些人物、故事或事件与创作者个人的思想认识、情感经历、人生体验、审美情趣相吻合时,才有可能真正触发创作者的灵感和激情,也才有可能创作出优秀的作品。或许可以这样认为,好的选题到处都是,就看你表达得有没有个性、够不够独特。因此,细心观察周围的人和事是很重要的,好的选题可能就在身边。

纪实类微视频选题策划价值取向有以下重要参考指标:

纪实类微视频要想取得共鸣首先应该敏锐地把握当下的脉搏,触及社会的矛盾,揭示时代的本质,体现时代的精神。

当今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各行各业、各个领域都在经历着不同层次的变革。这种时候,社会的结构形态、价值体系,人们的生存状态、精神世界,都是动态变化着的。关注、见证这种时代的变迁,记录这种大的时代背景之下人们的生活境况、情感经历以及精神追求,记录我们的民族、我们的文化在世界性的潮流面前的处境和走向,既是纪实性微视频工作者的职责所在,也是微视频作品的市场所在。

当然,必须要注意的是,引起观众的共鸣绝不是一句空话,更不是创作者可以任意张贴的标签,对它的把握需要创作者深入社会、深入生活,用认真的态度和敏锐的触角去探索和发现。

新颖性和独特性是微视频引人关注的关键性因素,在这里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指在选题策划时应该着力寻找那些新鲜的、人们不太熟悉或异于平常的内容。新鲜、奇异的事物不仅能够激起人们与生俱来好奇心,而且还可以帮助人们增长知识、开阔眼界,因此广受欢迎。二是指善于以独特的视角从看似平常的生活中挖掘不同寻常的故事和情节,从而体现出作品的与众不同。新鲜、奇异的事物毕竟只是少数,我们更多的时候要面对平淡的生活。但平淡的生活其实并不平淡,只不过习惯性思维经常蒙蔽了我们的双眼,使我们不能够发现平淡生活中独特的事物。只要有足够的细心和耐心,我们总能从平淡和相似之中寻找到一些独特的东西。中国导演陈晓卿的系列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图3-1)对微视频的创作者很有启发。作品将镜头聚焦于中国美食,虽然我们每天都在吃饭,却没有真正深入地认识它们。本片通过讲述关于食物的故事,以及各类美食的做法,使我们对传统美食有了新的认识并产生了兴趣。由此可见,拍好微视频,敏锐的观察力和逆向思维、发散思维能力必不可少。

从叙事角度来看,纪实类微视频作品同样是一门叙事的艺术。把一个人物、一件事情讲述得有趣,是纪录片的基本要求。特别是在网络竞争日趋激烈,娱乐化倾向越来越明显的今天,凸显故事性和趣味性更是纪实类视频市场化生存的重要策略。在众多选择面前,现在的观众很少有耐心去观看冗长而乏味的影片—即便它的题材非常重大、意义非常深刻。而不会讲故事、缺乏趣味性恰恰是国内纪实类视频常见的弊病。我们的纪实类视频要么注重宏大叙事,喜好大谈哲理或意义,要么偏爱“跟腚”镜头,过分强调对冗长过程的“原生态记录”,这两者无疑都很容易使纪实类视频陷入单调枯燥的境地。随着网络的普及,大众的视野越来越开阔,对以往冗长无趣的纪实类视频日渐排斥,不愿花费时间观看。纪实类微视频用更少的时间展示了更多元、情节更有趣的生活,弥补了以前传统纪录片和纪实类视频的不足。

图3-1 美食类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以其独特的创作视角引发收视热潮

要想提高纪实类微视频的故事性和趣味性,选题的把关非常重要。那些本身就具有丰富而曲折的故事情节或戏剧性元素的题材总是更容易俘获观众的心,在组织作品结构时也更容易做到跌宕起伏。其实,现在传统纪录片或纪实类视频在制作上差别已经不大,甚至是非常程序化的,比如到多长时间要形成一个兴奋点,到多长时间要达到一个小高潮,这些都有明确规定,制作人员只需要根据固有程序或套路操作即可,差别主要体现在对选题的筛选上,一部影片如果没有足够的故事性或趣味性,是很难获得公司的制作许可和资金投入的。

有一点需要明确的是,纪实类微视频同纪录片一样,必须是真实的故事,是通过对生活的细心观察精心挑选出来的故事,绝不能是虚构出来的故事。

视觉冲击力,主要指选题内容具备适合于画面表现的生动而又新奇的形象因素。客观事物所表现出来的形象是不一样的,并不是所有的人和事都有生动自然且富有个性的形象特征。一般来说,技术性、理论性很强的内容不太容易用生动的形象加以表现。当然,这并不是说纪实类微视频排斥这些选题,而是说应该尽可能地发现其中有表现力的形象因素或与之有关的形象因素(如环境、物体等),使其具有独特的形象表现力。

在考虑选题的形象因素时,可以着重关注以下内容:

(1)人物的职业、活动或事物的特点是否具有较丰富的视觉特点。

(2)所涉及的场景是否有变化。

(3)现场环境是否具有可视性。

(4)人物的生活或事物所涉及的面是否丰富多彩。

以上这些方面如果都有较好的基础,那么微视频作品至少在画面形象上是不会单调枯燥的。

选题策划初步解决了“拍什么”的问题,但实际上,选题的具体内容还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需要通过预访和实地调研来解决。当然,有时这项工作也可以与选题策划同步进行。原则上,预访和调研应该宁缺毋滥、宁细勿粗,越全面、越深入细致越好。具体地说,预访和调研的基本任务应包括:

(1)传达拍摄动机,确定拍摄的可行性。这需要提前获得拍摄许可和采访嘉宾的许可。

(2)熟悉被拍摄对象和场景。像天气、气候、地理、环境、光线等因素是必须事先考察的,它们会直接影响到人员配置、行程安排、资金预算、设备使用等诸多问题。(www.daowen.com)

(3)确定拍摄重点。纪实类微视频虽然也是对现实生活的记录,但它绝不是纯自然主义的记录,而是有重点、有选择性的记录。这就需要创作者通过大量的调研,发掘出有个性的人物和行为,了解什么是常态与非常态、谁是最好的被摄者、谁不适合被拍摄等。

(4)进行参与性采访。即与被拍摄对象进行有效沟通,建立信任关系。只有建立在信任基础上的摄制才能令被拍摄对象进入最佳状态。有些人在镜头前特别会作秀,有些人则因为太紧张反而说不出话,这些因素都可能会干扰拍摄。因此,建立彼此之间的信任,让被拍摄者了解你的拍摄意图,对拍摄是有利的。

(5)搜集背景材料和更多的事实信息以及细节。仅仅掌握表层的事实远远不够,那样只会使影片流于平庸和缺乏特色。创作者应当发掘出比题材本身更多的且超出观众预料的东西,如利用互联网、报纸杂志搜集有用的观点与评论,观看同类题材的影片(但要避免过多地受它们的影响),和相关专业人士交流,分享他们的意见等,都是有效的做法,有时候,一个不经意的背景事实或细节可能会为整部影片增色不少。

前两个阶段完成之后,就可以进入具体设计阶段了,创作者要用书面形式将文案具体表述出来、以便实施时有操作的依据。

编制策划书就是把整个纪实类微视频策划的构思用文字和图表确定并表述出来,形成一份可操作、可供审批的“施工图纸”。根据这个要求,策划书的写作内容大致可分为以下五个部分:

主要表明拍摄这部纪实类微视频的初衷是什么,让团队工作人员迅速了解为什么这么做,认识到作品表达的内涵,等等。

主要是让策划者阐述他的创意,这是策划书的关键部分,通常可以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来介绍这个创意。内容包括表现手法、制作技巧、技术手段以及包装推介等,也包括题材、选题、主题思想、背景材料以及相关内容;形式包括表现手法、制作技巧、技术手段以及包装推介等。

这一部分主要是明确人员分工,例如,什么时候完成前期准备、什么时候进行拍摄、什么时候进入后期制作,等等。

大概估算整个作品人员及拍摄的费用,等等。

做完这些计划后,还需要预测一下作品在网络平台或者电视平台播出后可能引起的反响,并根据实际情况决定之后的规划。

最后,写作方案要注意两点:一是语言应简洁明了,突出亮点;二是应根据不同的拍摄对象撰写不同的拍摄方案。

纪实类微视频创作通常有两种模式:一种是相对保守的模式,这种模式在开拍前就会制订一个比较详细的拍摄方案,类似于故事片的剧本,包括拍摄提纲、采访及拍摄的风格与样式、线索的安排、结构的设计等。拍摄过程中除非遇到特殊情况,基本上是对原计划的一个实现过程。另一种则是相对开放自由的模式,没有具体的拍摄大纲和实施计划,拍摄者选定了某个题材后,边拍边看边想,在拍摄过程中寻找线索、安排结构、确立主题。

很明显,后一种模式享有更高的创作自由度,不过前提是创作者要有充足的创作时间、经费以及设备。这种创作模式多应用于纪实风格的作品之中,伴随生活同步前进,向未知取材。因此,其优势就在于“过程”和“悬念”,这就要求导演对所拍摄的内容要有较强的把控和应变能力。从另一个角度来分析,这种创作模式也有明显的弊端:一方面,题材受限制;另一方面,作品风格不统一,难以保证品质。

随着网络的极速发展,纪实类微视频量产已是大势所趋。而量产的一个基本要求就是作品质量应该相对稳定,风格应相对统一,甚至时长也要基本一致。为了达到这些要求,导演和摄制组在拍摄前的筹备工作就变得异常重要。

在作品拍摄之前,人员分工是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而在所有工作人员中,导演是核心,是进行集体创作的唯一负责人。在创作过程中,必须建立导演现场负责制的指挥系统,以保证全组工作目标明确、操作步骤清楚,要以导演为核心来促进创作人员的工作热情并监察其工作质量,用制度化与人性化相结合的管理来保证摄制组的工作效率。每部优秀的作品都要有一个优秀的创作集体,且对于每一位成员都有较高的要求和明确的分工。

摄影师的重要性仅次于导演,他的基本素质是具备拍摄的影响判断力、现场的决断能力以及应变能力,他的工作职责是负责调试设备,思考用光、选景、构图、拍摄角度和准备供电装置等。录音师的作用也十分重要,他必须事先检查声音设备,在拍摄现场要录清楚谈话内容,而且必须保证声音的品质,还要确保麦克风在动态摄影时不会“穿帮”。灯光师往往要与摄影师密切配合,在拍摄现场,他需要与摄影师协商如何步光,甚至导演也应该征询灯光师对拍摄效果的意见。

制片人是指在项目中对内容、人员组成和经费运作进行把关的人,是项目的总负责人,制片人的作用主要是实现科学管理、落实责任、合理配置资源。有时制片人也要担任制片。制片要为摄制组提供后勤保障,其主要职责是负责所有后勤工作,比如安排摄制组在外景地的交通食宿,确保创作人员的正常生活;与导演商量拍摄日程与计划,确保创作人员的工作进度;负责摄制组的对外联络。制片要具备良好的社交能力和组织能力。

制片人在拍摄前的计划安排包括以下五项内容:

(1)人员配置。一个纪录片工作小组通常人数较少,一般2~6人就可以了。最简单、最常见的配置是编导和摄影师各一名,如果摄制要求比较高的话,还可以陆续加入第二摄影师、录音师、灯光师、助理等。像《故宫》《复活的军团》《郑和下西洋》这样拥有庞大制作班底的项目目前在国内还不多。

(2)设备清单。使用什么样的设备要依据拍摄的具体任务、环境和要求而定。有的片子用一台简单的DV就行,有的则有特殊的设备要求,如高清摄像机、轨道车、摇臂、组合灯光、斯坦尼康等。这些设备平时很少用到,但对于某些高投入、高标准的片子来说则是必不可少的。

(3)预算草案。预算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人员报酬、设备租借、交通食宿、杂费等。控制预算最重要的就是要估算好拍摄地的数量与远近、所需的时间以及每一次拍摄要花费的天数,这些将决定总成本的高低。一般情况下,高估而不是低估花费是一种明智的做法。

(4)行程安排。周密合理的行程安排可以保证拍摄的顺利进行,可以大大提高拍摄的效率,还可以估算出大致的周期和费用。当然,再周密的安排也会因为种种不可预知的因素而被打乱,但适度的调整总比无序要好得多。

(5)应变措施。拍摄纪录片是一项系统工程,环节众多,无法保证每个环节都不出意外。正因如此,事先制定应变措施就变得十分重要。摄制组人员变动、拍摄人员变更、交通出现问题、设备出现问题,还有拍摄计划调整,甚至拍摄题材的调整等,这些都有可能发生。一旦发生变化,必须有作为第二套方案的应变措施进行及时补救。

拍摄提纲是对准备拍摄的纪录片提出假设性的工作方案,也就是解决“怎么拍”的问题,它是整个摄制的行动指南。对于一些小型纪录片来说,简单的几个场景,数十个镜头就能解决问题,或许用不着兴师动众地撰写提纲与计划,但对于那些规模稍大、制作周期较长的纪录片而言,若没有一个拍摄纲要和计划安排,恐怕就会乱成一锅粥。一份最终的提纲可能要经过反复撰写、多次修改,但一般来说,提纲至少应涵盖以下一些内容:

(1)阐明主题。通过提纲可以看出作品的主题是什么,以及它要向人们说明什么问题,这是整个创作中应遵循的基本出发点。只有主题明确,才能使创作者在创作过程中始终保持清晰的思路,及时纠正失误与偏差。

(2)确定主要内容。根据主题要求,决定选用哪些内容来表现它,这些内容是选取形象素材(镜头)的基本依据。

(3)形成大致的段落层次。根据内容的性质,考虑具体的结构形式,如确定哪部分应在前、哪部分应在后、内容之间如何过渡,最终形成作品的雏形。这个雏形也是后期编辑制作时的重要依据。

(4)确定风格样式。根据题材的性质和个人的喜好,决定作品的表现风格与形式,如确定是用纪实的方式,还是用表现的方式;是以叙事吸引人,还是以情感人;是介入式采访,还是旁观式拍摄;是倚重同期声,还是依赖解说词,等等。风格样式决定了影片的拍摄方式和结构方式。

(5)确定综合处理方式。在提纲中要体现出同期声、音乐、音响和解说词综合处理的设想,特别是重点段落和高潮部分,如何发挥综合效果的作用,要尽量考虑周全。

至于提纲写作,一般没有一个统一的格式,可以根据选题内容的差异和个人的喜好而采用不同的形式。但应注意的是,在内容的选择和段落的安排上,不能以个人的意志机械地去套生活情节,更不能以自己的主观臆想去随意地导演生活,否则就成了闭门造车。另外,也要注意不能强求具体细节,否则有可能作茧自缚。这里介绍常见的三种提纲写法:

(1)粗线条式。只记录与表现对象有关的主要因素、段落、上下文的连接方式以及创作风格等。

这个粗线条式的提纲只是提供一个创作的总体指导精神,在具体拍摄时,需要根据这个精神和实地情况来决定镜头的景别、角度、顺序等具体设计。在最后编辑和完成时,可能会有很大的改变。

(2)段落式。把影片要表现的主要内容按结构层次的发展排列出来,把每段要表现的大致内容和要点简明扼要地写出来。

(3)分镜头式。把纪录片的画面内容和解说词同时写出,每一部分都有较细致的设计。根据创作者掌握的情况和习惯的不同,有些纪录片以解说词为主,镜头只表现影片的大意;有些纪录片以镜头为主,解说词只表现影片的大意。这种提纲写作方法一般在专题片中最为常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