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视频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已经拥有了庞大的创作队伍与作品规模,将其进行类型化的界定有利于微视频创作的规范化及其质量的提高,有利于我们探索出更多与商业结合的盈利模式和方法,进一步促进微电影创作市场的繁荣。
笔者认为,根据创作内容与表现手法的不同,微视频可以分为三大类:剧情类、纪实类与实验类。
剧情类作品以故事展示为主,具有虚构性的特点。此类微视频是内容最丰富的类别,因其更适应受众的审美心理需求,对受众的吸引力更强,故而与商业的结合也更为紧密,而商业对剧情类微视频的繁荣发展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剧情类微视频的类型化也相对更加成熟。
纪实类作品是运用纪实手法对人物的生存状态、事件的来龙去脉进行再现与表现的视频短片。相对较短的时长决定了纪实类微视频作品无法像纪录片那样具备完整的表现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尾,只能表现一个过程或者段落,但即便如此,其中也应当具有适当的情节、少量的人物、凝练的故事以及细节的展现。传统纪录片的社会功能通常表现在认知、宣教、商业和娱乐四个方面,尤其是前两者更是突出的重点,但是纪实类微视频与之不同,而是更加重视商业和娱乐的功能。在表达内容和形式上也更加丰富自由,受到的约束更小。
实验类作品彻底摒弃了商业盈利的目的,强调个性化的主观表达,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具有非理性、超现实、反叙事的特点,秉持非主流、前卫的态度,风格往往较为抽象、怪诞。潜意识、意识流、梦境等是此类作品常用的表现手法,并多具有反叙事特点以吸引观众关注的内心体验。
目前,微视频的类型化仍不成熟,但它与商业的密切关系注定其向类型化发展是不可逾越的必经之路,类型化微视频是成熟的微视频产业链与商业模式优化需求之下的必然产物。
下面将针对纪实类微视频和剧情类微视频进行重点分析。
作为微视频的一种形态,纪实类微视频具有微视频的审美特性,同时又继承了纪录片创作的传统,是专门运用在各种新媒体平台上播放的、适合在移动状态和短时休闲状态下观看的视频短片,内容融合了幽默搞怪、时尚潮流、公益教育、商业定制等主题,可以单独成篇,也可以系列成剧。
作为微视频的一个种类,纪实类微视频在对真实性的探求上继承了纪录片真实性的传统。当然,纪实类微视频既可以是一种纪录真实,也可以是一种新闻真实。纪录真实和新闻真实有着许多共同点,如内容的真实性是第一位的真实,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过程必须真实准确,事物的发展变化以及与其他事物之间的联系必须真实,情节的描述、人物的语言必须真实,等等。总之,事件的描述要合乎客观事实本身的逻辑。但是,两者又有着明显的区别:纪录真实是在一个统一的主题下对纪录影像进行有序的组合,从而传递其观点,而新闻真实则更多关注事件本身的真相,以达到引起观众兴趣的目的。纪录真实可以融合情感和情理,投入创作者的情感,在客观真实的原始素材的基础上进行叙事,而新闻真实却不宜这样。
纪实类微视频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既可以是新闻类微视频,强调素材的原生态,也可以以真实自然素材为基础进行选择,体现创作者的主观意向,表达作者的主观态度。
剧情类微视频以故事展示为主要内容,具有虚构性的特点。此类微视频是发展最丰富的类别,因其更适应观众的审美心理需求,对受众的吸引力更强,故而与商业的结合也更为紧密。而商业目的对剧情类微视频的繁荣发展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剧情类微视频的类型化也相对更成熟,可以根据内容的不同划分为爱情片、成长片、家庭片、惊悚片、喜剧片、科幻片、警匪片、武侠片、音乐片等。
尽管微视频从产生至今不过数年时间,但俨然已经成为新的商业掘金点与满足人们休闲娱乐的新方式。随着微视频创作的繁荣发展,种类样式也越来越多。各种学术著作与教材中的分类标准也不尽相同。目前,根据微视频创作目的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四大类:(www.daowen.com)
这类微视频的创作目的是为了实现产品的推广营销,通常由企业方、运营商等出资和策划,与播放平台合作来招募创作人员。此类微视频的剧情设计一般植入品牌的营销理念、产品形象和功能作用等,使受众在观赏微视频的同时接触并认可企业的品牌理念或产品的形象功能等,从而扩大产品或品牌的影响力和认可度,达到提升其商业价值的目的。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广告无处不在,要想从中脱颖而出并实现理想的商业效果,必须使用更加喜闻乐见的方式。微视频把动人的故事情节、精彩的视听效果与产品的形象或理念巧妙地结合起来,更灵活,也更容易被受众接受,不会产生拒绝或排斥的心理。而且,微视频比传统广告的针对性更强,受众通常是具有较强购买力的年轻人。益达木糖醇的“酸甜苦辣”系列、七喜的“穿越”系列等都是人们耳熟能详的微视频广告。这些灵活、有创意、更贴近消费者的微视频广告不仅成本相对较低,而且传播效果明显,确实使广告主能取得更高的回报率,因此受到越来越多广告商的青睐。
此类微视频作品通常是专业影视创作人员的艺术创作,大多是为影视作品创作比赛或为配合某些大型活动的举办而创作的。艺术水平较高、制作专业精良、具有深刻的思想文化内涵是此类微视频作品的统一特点。
微视频作为新兴事物,有着比传统影视作品更为宽松的创作空间,为有志于影视创作的专业人员和爱好者提供了更多表达自己的机会,也更有利于他们实现各自不同的艺术理念与自我价值。比如当年基于真实故事改编的伍仕贤的《车四十四》(拍摄于2001年,后获得第58届威尼斯电影节评委会大奖)、宁浩早期的《星期四,星期三》《绿草地》,都引发了许多共鸣。他们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和独特的个人风格对提升微视频的艺术品位和格调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此类微视频是为了配合社会公共道德宣传,倡导良好的社会风尚、提高社会道德水平等,围绕明确的主题和目的而进行创作的。指向性、思想性强是其最鲜明的特点,如反映“空巢老人”的《零元招租》、聚焦福利院孤儿的《我爱考拉》、反映中国乙肝感染群体的《十分之一的幸福》,等等。在《十分之一的幸福》中,周冬雨饰演一位备受歧视的乙肝病毒携带者,在黄磊的关怀下,终于重拾生活的信心,露出甜美的笑容。
图2-1 《十分之一的幸福》剧照
公益宣传微视频从社会公众的切身利益出发,提醒公众对于社会的责任和态度,凸显了正能量,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已经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创作者加入其中,但还需要进一步宣传推进,以利用微视频的影响推动社会的进步。
用户的广泛加入是微视频得以普及并繁荣发展的基础。此类视频是网民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创作的,内容多样,形式宽泛,不受商业利益的约束,具有自娱自乐的特点,但作品的艺术性与专业性往往不足。
用户原创微视频最大的价值是反映了普通民众的诉求,折射出普通网民群体的生活与心理需求。数字技术带来的便捷让草根不再只是充当衬托经营的背景,而是能够通过微视频等影像的方式展现自我,并通过个体化传播宣泄个人情感、表达个体特征、追求个人价值,这是个体尤其是在传统社会中没有话语权的个体实现社会文化权利的重要体现之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